下列选项中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中“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实写眼前所见江南物候,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
B.《滕王阁》中“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云在天上,潭在地上,俯仰结合。“日悠悠”,由空间转入时间,写出时日的漫长。
C.《从军行》中“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正面直接写战斗,写出征战士奋勇杀敌的坚强无畏的精神。
D.《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的“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写户外所见之景,衬托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为可以纾祸 纾:解除 予更欲一觇北 觇:窥视
B.殆例送死 殆:接近于 悲予志焉 悲:思念、同情
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请:请求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傫:捆缚
D.以老于户牖之下 牖:窗 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使屈身,倾倒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的思想中不仅有科学理性,也有人文主义的意象感知。在地理思想中,意象更贴近生活,贴近人生,贴近具体的个人。 ▲ , ▲ 。 ▲ , ▲ , ▲ , ▲ 。家乡情怀就是一种地理情怀。
①对一个人来说
②现在常说的“乡愁”
③无论这个人走到世界的什么地方
④其实就是一种家乡地理情感记忆
⑤家乡是大地上一个永久性的坐标
⑥心中永远驻守着对那个特定地方的深情
A.②④①⑤③⑥ B.①⑤③⑥②④ C.②③⑥④①⑤ D.①⑤②③④⑥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近年来,我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 的态势愈发突出,在不少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但我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不会 ,难免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掣肘,尤其是在核心技术上落后,就难免 ,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A.后来居上 一往无前 仰人鼻息
B.奋起直追 一帆风顺 受制于人
C.奋起直追 一帆风顺 仰人鼻息
D.后来居上 一往无前 受制于人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洞庭湖上烟雾消散,皎洁的月光洒在湖面上,“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月光下的美景。
(2)刘禹锡《陋室铭》中“________”句借孔明的房子来写自己的陋室,“________”句借孔子的话以表明自己的安贫乐道。
(3)《劝学》中以蚯蚓为例,正面论述学习用心专一的必要性,接下来用“__________,__________”反面证明这一观点。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代:岑参
火山②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碛(qì)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火山:又名火焰山,在今新疆。赤亭、轮台均在新疆,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③祁连城:在甘肃省张掖县西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起笔,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
B. 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悲伤的惜别之情感人至深。
C.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功名只向马上取”语气坚决,这是诗人对李副使的勉励。
D. 诗歌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并且有别于其他送别诗,令人耳目一新。
2.本诗塑造了李副使“英雄一丈夫”的形象,请结合全诗从三个角度分析这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