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说新语·品鉴》中记载:“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说新语·品鉴》中记载:“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你跟我相比,怎么样)?殷云:我与我周旋(和自己打交道)久,宁作我!”桓公,桓温;殷候即殷浩。桓温与殷浩是东晋士人中的一时瑜亮,二人既是从小的朋友,又是政治上的竞争对手。殷浩北伐失败后,桓温甚为得意,所以有此一问。

针对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根据以上故事,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例文 竞争使人成功 狮子的追逐使羚羊拥有矫健的步伐,礁石的阻遏,使大海激起壮美的浪花。酒逢知己千杯少,棋逢对手趣亦多。有了对手的竞争,我们才有了更大的动力,有了不断的进步,有了更大的成功。 康熙执政六十一载,建立了无数伟业,创造康熙盛世的大一统局面。可他晚年却说,其最重要感谢的是鳌拜,是吴三桂,是郑经,是戈尔丹。正因有了对手的竞争,才使康熙迅速成长,换句话说,没有竞争便没有如今的康熙圣祖。是竞争成就了康熙的一代帝王之业。 个人如此,一个集体,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当今中国知名的乳制品企业,蒙牛伊利,他们是我们最为熟知的“死对头”,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死死咬住对方的步伐,不断的追求更优的品质,更好的服务,两者在竞争中蓬勃发展,成为了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企业。 所有这些,无一不在告诉我们:是竞争,教与我们拼搏;是竞争,促进我们发展;更是竞争,推动我们走向成功。 睁眼看看世界,一个民族的复兴,也无不印证出这个道理。德意志民族更加注重竞争,懂得竞争对手存在的重要性。当它羡慕法国古典音乐并将其视为竞争对手的同时,德意志民族为人类孕育出了海顿、贝多芬、巴赫、舒曼这样的音乐大师;在敬仰英国文学将其视为对手的同时,德意志民族为世界出了叔本华、黑格尔、尼采、马克思这样的哲学大师;在钦佩美国汽车制造全球第一的同时,德意志民族为全球制造了宝马、奔驰、大众、保时捷这样知名的汽车名牌。面对竞争,他们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使自己一直屹立世界之林的尖端。 生活中都充满了竞争。当我们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我们就想要成为全班甚至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我们想要获得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赞美。当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我们不但要和同事竞争还要和其它公司的人进行竞争来获得更大的利润。所以竞争的对手是无处不在的,竞争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竞争磨炼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发奋图强;竞争锻炼我们的精神,让我们开拓创新。感谢竞争,是它使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解析】 审题: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题目。写材料作文必须要准确细致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从材料中找出关键性的语句进行具体分析,这是写作的关键。材料中“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你跟我相比,怎么样)?殷云:我与我周旋(和自己打交道)久,宁作我!” 的意思是桓公年轻时与殷侯声名相当,但常有与之比高下的心意。桓公曾问殷侯:“你跟我相比,哪一个更强一些?”殷侯回答说:“我与我打交道的时间长,宁可还是当我自己。”由此可以看出,桓温常常有竞争之心,而殷浩更乐于做自己,活出自我。审题时从以上两个人的各自角度的得出立意即可。 立意:1.人要少一些竞争心,活出自我。 2.人有竞争心又何妨。人有竞争之心,才能推动各项事业进步,推动社会进步。 素材: 1、世间人,如桓温者众,常负“竞心”,不惜与人当面短长的大有人在。世间人,如殷浩者少,能够从容对待挑衅、机智地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化解矛盾的人毕竟寥寥。所以,世间本已经纷杂的事务之外,又多了一份困扰。因区区“竞心”而生是生非者,比比皆是,大大小小,世间事、世上人,不胜其扰。 2、退一步,天高海阔。如果世间人都能够象殷浩那样“宁作我”,岂不是少了许多烦恼?人必须接受自己的境遇,然后立足现实,努力通过自己的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境遇,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来实现自己的抱负。既然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来做,又何必时时不放“竞心”,自寻烦恼?需知善处世者,与“竞心”不相关。 3、在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都是在竞争中成长的。比如马云、刘强东等人,他们就是在竞争不断进步,并取得很大的成功。有竞争才会有发展。竞争对手帮助自己不断发现软肋,推动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向事业的高峰迈进。 4、有了竞争,才能有动力。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初期,如果不是有弦定理的存在,他也不可能去否认、假设、研究,提出相对论。没错,双方在竞争当中,总会层层深入,否定对方的同时,深入研究、创造,最终,在动力的驱使下,才会越积越大。不能否认,无竞争也有大成就,可是,竞争之中的成就远比无竞争之成就更经得起时间之磨练。在生活当中,竞争愈激烈,往往愈精彩。 5、有了竞争,才能有乐趣。梁启超说过:“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所谓的“骈进”就是竞争。双方在竞争当中,每当一方有较大突破之时,乐趣自然而生,这种乐趣,正是竞争当中的那种成就感,有了成就感,竞争便成了一种体验、一种乐趣。当一方在竞争中取胜时,“快感”便会因“竞胜”而获得。竞争自然变得乐趣横生,这种乐趣可不一般,它不像自娱自乐,也不像无稽之谈,它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生活当中,乐趣是普遍的,竞争也会因乐趣而完美,从而使生活愈发精彩。 6、有了竞争,才能有反思。虽然,竞争失败的感觉是悲伤的,但失败便会给人带来反思:“我为什么会输?我怎样才会赢?”只有反思过后,才会重整旗鼓,回头再来。就像下棋,必须多次反思,思考失败之因,才能有下次竞争,甚至下下次,生活当中亦是如此,必须经常反思,才能使竞争有价值,进而愈发精彩。 “有价值的价值才是精彩的竞争。”没错,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要在竞争中获取动力,并经常反思,竞争才会因我而不同,生活才会愈发精彩。 7、幸福使人麻木,而痛苦却让人成长。往往带给你幸福的人,我们记得不甚清晰,但是给予你巨大伤痛的人,我们却记得刻骨铭心。一个没有对手的人生是一个不完整的人生。每当我看《康熙大帝》时,看到康熙在千叟宴上敬酒,我都感动的热泪盈眶,他敬了三碗酒,第一碗是敬孝庄皇太后,第二碗敬各位臣工,而这第三碗酒,他这么说的:“这第三碗酒,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螯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还有那个朱三太子啊,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啊,他们造就了朕哪,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朕恨他们,也敬他们。哎,可惜呀,他们都死了,朕寂寞呀!朕不祝他们死得安宁,祝他们来生再世再与朕为敌吧!”有了竞争对手,时时怀有竞争之心,留给自己一个奋斗的目标,才能让自己永远充满活力,才能够获得今日的辉煌。 8、在高手如云的NBA赛场,姚明在他们中间便显得难以鹤立鸡群,姚明不单单要和顶级球星竞争,还要和中国文化陌生的美国文化,美国的社会竞争,姚明的努力,不单单是为了他自己,为了火箭队,更是为了全中国13亿人们而竞争,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NBA这块地属于美国人的领土上开创了一块属于中国人的一片天。他变成了中国篮球树立在NBA的一面鲜红的旗帜,姚明的竞争精神和在竞争中生存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9、李嘉诚也是在竞争中不断进步最后成功跻身于世界富豪之列。在竞争中生存,他的事业刚起步时,除了个人赤手空拳,没有比其他对手更优越的条件,一点也没有,这里面还包括资金,市场等等。很多人常常有一个误解,以为他们公司快速扩展是和垄断市场有关,其实他们公司跟一般小公司一样,都要在竞争中生存和成长。当他整理公司的文件时,最明显的是他们参与不同的行业的时候,市场内已有很强和具实力和的竞争,第二如何变成第一,第三如何变成第一。四、五如何变成第一,第二呢?在竞争中生存,就要付出努力和精心的准备,才能赢得胜利,取得成功,要和这些名人一样都适应自己现在生活的环境,要赶得上环境变化的脚步,要在竞争中生存。 10、始皇一扫天下,我相信他所得到不是万人唯我独尊的喜悦,而是无人能敌,无战可战的寂寞与苍凉,没有了竞争,他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同时也迷失了自己,最终秦朝二世而亡。刘邦虽然喜钱财,好美姬。但是项羽的存在,有了竞争对手,却使他常怀竞争之心,由一个街头混混,成长为一个帝王之才,我相信刘邦将死之年,最怀念的不会是别人,而必定是他一生的对手--项羽。正因为在与对手的不断竞争中成就了他的帝王之业! 结构:开头由物及人引出观点“有了对手的竞争,我们才有了更大的动力,有了不断的进步,有了更大的成功”;然后再从个人(康熙)、企业(蒙牛伊利)、民族(德意志民族)在竞争中不断进步成功举例分析,层层递进;最后联系自己也要不断竞争,结尾回扣观点“感谢竞争,是它使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2015-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总体规模及增速统计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从总体规模及增速两个方面概括这幅图的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非遗就像一个有故事、有内涵的人,再内秀,要想传承下去,也得会“表达”。①_______,第一个层次是以非遗传承人为主,向外界宣传自己的非遗项目。只有会“说话”,②_______。“表达”的第二个层次,也是更难的层次,则是在作品中更好地体现非遗项目的核心精神。传承人必须兼具悟性和经验,方有才华寻找到继承与创新之间 的平衡,创作出受欢迎、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可以说,③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烟火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其所沉积的宗教、民俗、神话、社会乃至美学意义,令人叹为观止。虽然烟火在天空_______,却以其华丽给人留下恒久的记忆。(    )。它是燃烧柴火以“敬神驱邪”的一种宗教行为。竹子在燃烧时,因受热会猛然炸裂,声音巨大,_______,最能达到爆的效果,所以竹子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燃料,“爆竹”也随之流行开来。但伴随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烟火与其在实践层面的冲撞、矛盾,远大于两者在文化上的依存。烟花爆竹四处燃放,让都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近年来,由艺术家、工艺师、城市管理者等合作的,以烟火为媒介的大型公共艺术,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案。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已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将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使烟火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功效。这一点与传统的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可谓是_______。

从爆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烟火让我们_______,触摸到了一个都市、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尺度。燃烧于夜空的璀璨景象,震荡于寰宇的爆炸之声,不仅唤醒我们古老的记忆,也让我们明天的道路熠熠生辉。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现代科技的支持,让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将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功效。

B. 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的烟火,已将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使之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功效。

C. 烟火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它的艺术与审美已经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功效。

D. 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已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功效。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先秦时期的烟火,被认为源自当时的“爆祭”

B. 作为烟花起源的“爆祭”,被认为始于先秦时期

C. 作为起源于“爆祭”的烟火,出现在先秦时期

D. 先秦时期的“爆祭”,被认为是烟火的起源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稍纵即逝  响遏行云  不约而同  管中窥豹

B. 转瞬即逝  响彻云霄  不谋而合  见微知著

C. 转瞬即逝  响遏行云  不约而同  见微知著

D. 稍纵即逝  响彻云霄  不谋而合  管中窥豹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3)《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不怕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然而还是不料,也不信竟有如此下劣凶残的事情发生,并进一步反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沉痛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注)①金掌: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20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此处代指汴京。②兰佩紫:即佩紫兰,紫兰,一种香草。③理旧狂:重又显出从前狂放不羁的情态。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句并非实景,借长安金掌露水成霜来写汴京已是深秋时节。次句实写秋空,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阵,云似乎也随之延长了。

B. “人情似故乡”一句,词人在重阳佳节感受到友人的温暖,这让词人想起了故乡,但友人不是故乡亲人,这让他既欣慰又心酸。

C. “兰佩紫,菊簪黄”一句,词人描绘了宴会上簪菊花佩秋兰的美人,写出了人物之盛与服饰之美,旨在渲染重阳宴饮的盛况。

D. “欲将”二字与“莫”字呼应,既将全词收束,更觉余韵悠然,在极尽回旋曲折、一咏三叹之中,表达了词人深沉复杂的情感。

2.这首词与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为重阳之作,请分析这两首作品在情感上的异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