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信息时代,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各种电子屏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信息时代,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各种电子屏幕,我们便可以把这种阅读方式称为读屏。信息社会给阅读带来了变化,创造了很多新价值,这是无疑的,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价值,这些负价值构成了潜在的危机,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需要警醒。

大量的信息蜂拥而来,让人应接不暇,它让人感觉接触的信息多了,而积累的知识却少了。一来是因为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构成知识,不是所有信息都具有价值和意义,“真正重要的讯息会湮没在一大堆不太重要的讯息中而难以识别”;二来因为构成知识的那部分信息,若要积累下来,并成为人们智慧的一部分,需要认真理解、品味,光靠浏览是不够的。一位法国哲学家、控制论专家这样写:“信息社会中存在这样一个悖论——我们仿佛拥有了关于这个世界越来越多的信息,但这个世界在我们看来却越来越缺乏意义。”信息因为有意义和价值才成为知识,知识转化成改变世界的工具时,它才成为智慧。在今天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无知不是错读了许多书,而是错误地被无意义、无价值的信息包围,而无法静下心来真正地阅读。

在信息时代,在数字互联网时代,充斥网上的海量信息有的简直连信息都不能算,只能将其视为垃圾,因为它们要么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花边”或“八卦”,要么是耸人听闻、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假信息或假知识,要么是质量低劣的胡编乱造。虚假信息、不准确不科学的知识在网上肆意传播,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互联网为所有人提供了写作和发表的平台,本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不设任何门槛、没有任何严把质量关的“守门人”,使这件事情有了变坏的风险。另一方面,便是经济原因或市场利益驱动。“信息可以同时表现得太廉价和太昂贵”,“当信息变得太廉价时,注意力就变得昂贵了”。大量真真假假的廉价信息甚至免费信息,却隐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其实售卖虚假信息的危害丝毫不亚于售卖假药。不同只在于,假药毒害身体,假知识毒害精神;假药的后果可能立竿见影,假知识的后果犹如慢性毒药。

人们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着应有尽有、跨越时空的信息,应用这些信息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生产和生活活动,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因而充满着兴奋感和满足感。但久而久之,人们便对大数据和搜索引擎产生了依赖,仿佛离开了它们自己便无法行动了。还有另外一个事实,即当人们开始搜索或试图在网上获取信息时,有关个人的信息就随之被记录了,个人便成为大数据本身被计算和运营,个人的思想也被有意识地“启发”和导引着,个人被“大数据”运营着,成为任由信息摆布的奴隶。其实,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已经沦为了信息的奴隶。例如,离开了电脑和电子邮件,我们无法工作了;不依靠导航系统,我们不会走路了;离开手机,会产生孤独感甚至恐惧感,好像自己被世界抛弃了似的。

(摘编自于殿利《阅读的三个时代·读屏时代与信息革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社会给阅读带来的是负价值构成的潜在危机,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和警醒。

B.在信息时代,在数字互联网时代,大量信息涌入会对真正的阅读造成影响。

C.网上充斥垃圾信息的原因是难以严把信息质量关以及各种经济利益的推动。

D.我们变得无法独立生活是看似提高了我们效率的大数据和搜索引擎导致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指出读屏时代无法更好地进行知识积累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B.文章重点论述的是信息浏览与知识积累的矛盾以及虚假信息泛滥这两大问题。

C.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等多种手法来论述读屏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D.文章采用总分的方式论述信息革命后读屏这种阅读方式产生的诸多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认真理解、品味才能积累知识,所以浏览信息会让人逐渐变得无知。

B.网上的虚假信息如同慢性毒药正毒害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严重后果。

C.如果我们不再被大数据所牵引,就能摆脱沦为信息的奴隶的命运。

D.读屏的方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只要我们警醒就可以避免它带来的危机。

 

1.A 2.B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首先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信息社会给阅读带来的是负价值构成的潜在危机”表达不当,根据原文“信息社会给阅读带来了变化,创造了很多新价值,这是无疑的,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价值”可知,信息社会给阅读带来的还有很多新价值,选项只表述了其中一个,遗漏了“很多新价值”。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重点论述了两大问题”错误,由原文“大量的信息蜂拥而来,让人应接不暇,它让人感觉接触的信息多了,而积累的知识却少了。……在今天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无知不是错读了许多书,而是错误地被无意义、无价值的信息包围,而无法静下心来真正地阅读”可知,第二段主要论述了信息浏览与知识积累的矛盾的问题。由原文“在信息时代,在数字互联网时代,充斥网上的海量信息有的简直连信息都不能算,只能将其视为垃圾,因为它们要么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花边”或“八卦”,要么是耸人听闻、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假信息或假知识,要么是质量低劣的胡编乱造”可知,第三段主要论述了虚假信息泛滥的问题。由原文“人们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着应有尽有、跨越时空的信息,……但久而久之,人们便对大数据和搜索引擎产生了依赖,仿佛离开了它们自己便无法行动了。……其实,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已经沦为了信息的奴隶”可知,第四段主要论述了人们对搜索引擎和大数据的依赖性的问题。综上可知,文章除了重点论述信息浏览与知识积累的矛盾和虚假信息泛滥这两大问题外,还重点论述了人们对搜索引擎和大数据的依赖性的问题。 故选B。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浏览选项,然后结合文本确定相关区域,结合作者的观点从原文中找到依据加以分析。 A项,“所以浏览信息会让人逐渐变得无知”错误,强加因果,“认真理解、品味才能积累知识”与“浏览信息会让人逐渐变得无知”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浏览信息会让人逐渐变得无知”说法错误,由原文“在今天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无知不是错读了许多书,而是错误地被无意义、无价值的信息包围,而无法静下心来真正地阅读”可知,只有错误地被无意义、无价值的信息包围,而无法静下心来真正地阅读、思考,浏览信息才会让人逐渐变得无知。 C项,“如果我们不再被大数据所牵引,就能摆脱沦为信息的奴隶的命运”错误,“就能摆脱沦为信息的奴隶的命运”说法绝对,应该是“有可能摆脱沦为信息的奴隶的命运”; D项,“只要我们警醒就可以避免它带来的危机”绝对化,“警醒”是认识层面上的,真正避免还要有行动。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丈夫下班回到家,看见妻子正在揍儿子,没理他们。径直走到厨房,看见小矮桌上煮好一锅馄饨,于是盛了一碗吃。吃完看见妻子还在那里揍儿子,看不过去了,就说:“教育小孩不能老用暴力,要多讲道理嘛!”妻子说:“好好的一锅馄饨,他居然撒了一泡尿进去,你说气人不气人?”丈夫听后马上说:“媳妇你歇会儿,让我来揍! ”

如果你作为邻居正好去到这家串门,遇到此情此景,了解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你想对这位先生说点什么?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场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为某中学校团委拟写一则通知,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得体,格式规范,通知时间统一为“2月25日”。

通知对象

高一、二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主题

“守护斑马线”

活动时间

3月1日

集合地点

学校正门

出发时间

上午8点

相关要求

2月25日下午放学前上报名单(志愿者和班级小队负责人)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医院在病房张贴的《就医须知》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1)为了保证您及其他病夫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就医环境,请您及家属不要在病房喧哗,不要在病房内打牌、下棋……

(2)医院属于公共场所,请您小心各种不法分子,注意自身安全;请您好好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以免丢失。

(3)请您及家属不要宴请医务人员或向他们惠赠钱物。如发现有医务人员私下索要钱物,请及时向医院办公室报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带不带孙子,是个家庭伦理和习俗问题。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爷爷奶奶带孙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殊不知这并非法定义务,而儿女赡养老人则是法定的,二者并不是交换回馈关系。老人把子女成人,已经尽过义务了。按人类社会接力式延续的规律,“不管隔辈人”并非道德缺陷。再者,爱孩子有多种表现方式,没天天待在家里带孙子,并不等于不疼爱孙子。

让老人带孙子这类“家务啃老”已是社会上      的现象,(     )。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无力分担家务和带小孩儿,也是事实。老人与孙子孙女之间毕竟血浓于水,帮忙带小孩儿也是亲情使然。但是,毕竟父母年纪大了,精力也有限,他们有权享受生活,子女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老人不愿意带孙子辈,其实也是对子女责任意识的一种呼唤。

作为家庭成员,要认清各自的法宝责任。我们的许多习惯做法与法律对冲,往往忽视自己是否欠缺相关法律知识不是什么大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涵养法治精神,用法治思维来审视习惯,看清道德的边界。老人乐意带孙子孙女是人之常情,不愿意带也          。如果老人不愿意带孙子,做子女的也不应该突破法律底线,用过分的话对老人         

1.依次填入文中黄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抚养    平淡无奇     无可厚非     冷嘲热讽

B.扶养    司空见惯     无可厚非     反唇相讥

C.抚养    司空见惯     无可非议     冷嘲热讽

D.扶养    平淡无奇     无可非议     反唇相讥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情理和伦理的角度看,这类现象有存在的合理性

B.这类现象的存在合不合理,取决于其合不合情理、伦理

C.但是,这类现象十分反常,既违背情理,也不合伦理

D.但客观地讲,这类现象的存在合情理,但不合伦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许多习惯做法与法律对冲,但我们往往忽视自己欠缺相关法律知识这一事实。

B.我们的许多习惯做活与法律相冲突,但我们往往忽视自己欠缺相关法律知识这一事实。

C.我们有许多与法律相冲突的习惯做法,却往往忽视自己是否欠缺相关法律知识这一事实。

D.我们有许多与法律相冲突的习惯做法,但我们往往忽视自己欠缺相关法律知识不是什么大事。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用“_____________”来表明对待“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2)《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用来表现生杀大权在项羽手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