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
②不要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马云
③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钱学森
④没有比缺乏意志更大的困难。——拉美谚语
⑤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歌德
⑥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卡曾斯
世界各国文化多姿多彩,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则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19年6月15日,上海启动“两网融合”工作。所谓两网融合,就是把城市环卫系统和再生资源系统两大体系有效衔接、融合发展。其中,建设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位于嘉定区马陆镇的集散中心,是上海首座全品类再生资源集散中心。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站长杨龙斌介绍说,运到这里的垃圾被送到分拣车间,根据类别不同,会进入对应的操作间,由工作人员进行精细分类。“比如,废弃塑料瓶会去掉标签和瓶盖,再进行打包;废纸会分成硬板纸、报纸、书本等等,由全自动打包机进行压缩,放入堆垛区。”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唐家富表示,“两网融合”工作的持续推进,将有效促进垃圾分类后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艺术家的认真,生活也是如此。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些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①____。在锤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一笔一画也不肯苟且。②____。曾子临死时记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门人把它换过才瞑目。吴季札心里已经暗许赠剑给徐君,没有实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郑重地把剑挂在徐君墓旁树上,以见“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友谊。像这一类的言行看来虽是小节,而善于生活者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犹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③____。董狐宁愿断头不肯掩盖史实,夷齐饿死不愿降周,都能体现出古人在大节上的坚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________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络平台,每出现________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 )。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历史悠久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式微;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________,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很难找到“接班人”……
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二者定能________,携手向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寂寂无闻 推陈出新 层见叠出 交相辉映
B.鲜为人知 推陈出新 举不胜举 交相辉映
C.寂寂无闻 革故鼎新 层见叠出 相映成趣
D.鲜为人知 革故鼎新 举不胜举 相映成趣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B.不只是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C.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D.不只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甚至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大多都因缺乏保护而遭到严重破坏
B.无人关注传统文化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C.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
D.很多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都缺少创新和关注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了月夜洞庭湖水面的景致。
(2)面对无穷尽的浩瀚长江,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前的准备过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省试①湘灵②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③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参加的尚书省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通称省试。钱起参加的此次省试诗题为“湘灵鼓瑟”。②湘灵:传说中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舜死后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湘水女神。③苍梧:山名,今湖南宁远县境内,又称九嶷,传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此代指舜帝之灵。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倒装,内容照应诗题,点出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她轻抚“云和”之瑟,弹奏起哀伤的乐曲。
B.“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写水神冯夷闻瑟而舞,成了湘灵的知音;路过湘水的楚人因其悲而不忍闻。
C.“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乐曲进入最高潮,湘灵的哀怨随流水与悲风而远,绵延不绝,凄婉幽怨。
D.全诗驰骋天上人间、幻境现实,多角度描写,表现了湘灵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死在苍梧的舜帝的哀怨和思慕。
2.本诗结尾两句被赞颂为“神来之笔”,请结合全诗,从艺术效果的角度赏析这两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