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有三个人,分别姓刘,姓王,姓陈,三个人的六种职业是作家、音乐家、美术家、话剧演员...

有三个人,分别姓刘,姓王,姓陈,三个人的六种职业是作家、音乐家、美术家、话剧演员、诗人和工人,同时还知道以下事实。请根据以上提示,推断三人分别兼有哪两种职业。

A.音乐家曾经对工人谈过古典音乐的欣赏

B.音乐家出国访问时,美术家和姓王的曾去

C.工人的爱人是作家的妹妹

D.作家和诗人曾经讨论过“百家齐放”的问题

E.美术家曾与姓刘的看电影

F.姓陈的善下棋,姓刘的和那作家跟他对弈时,屡战屡败

 

王:作家,话剧演员;刘:音乐家,诗人;陈:美术家,工人。 【解析】 此题考查逻辑推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本题先给出了三个人物可能的身份,然后要求考生依据所提供的信息推断三人的职业,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所给句子,找出能够体现人物职业特点的信息,再根据句子中体现出的逻辑关系,做出正确判断。 由A可知音乐家不是工人。 由B可知王不是音乐家也不是美术家。 由C可知工人不是作家,再结合A可知工人也是美术家,再结合B可知,王不是工人。 由D可知,作家和诗人不是一个人。 由E可知刘不是美术家,再结合C可知,刘不是工人,王不是工人,据此可推断出陈是工人和美术家。 由F可知,刘不是作家,再结合D可知,刘是诗人;再结合B可知王不是音乐家,据此可推断出刘是诗人和音乐家。 确定了刘和陈的职业,也就可以推断出王的职业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中国天气网一则应用文的一部分,在标点、字形、语法和语言得体方面都存在问题,请找出其中的五处并修改。

《中国天气网》天气新闻征稿启示

《中国天气网》内容涵盖丰富,其中《天气新闻》栏目尤其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天气新闻在报道突发天气事件和提高防灾减灾常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自本网2008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每天都需要发布大量全国各地重大天气新闻。由于网站影响不断扩大,公众对各地天气新闻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不断提高,而本网编辑人数有限,现特向各省、市、区级气象局征稿,请务必踊跃投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       ,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       ,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每每可见,而且诗的内容中也鲜明可感;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       ,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

B.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

C.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

D.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D.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不仅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每每可见,而且在内容中也鲜明可感

B.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这不仅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每每可见,而且内容中也鲜明可感

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蓬”“雁”自比,暗写出诗人内心激愤和抑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劝学》篇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钜鹿赠李少府

高 适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①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②。

(注)①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矢,胜者罚负者饮酒。②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

B.“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C.尾联中“神仙”指李少府。诗人以此称之,包含着对李少府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D.全诗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意,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

2.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林兴祖字宗起,福州罗源人。至治二年,登进士第;授承事郎、同知黄岩州事,三迁而知铅山州。铅山素多造伪钞者,豪民吴友文为之魁,远至江淮、燕蓟,莫不行使。友文奸黠悍鸷,因伪造致富,乃分遣恶少四五十人,为吏于有司,伺有欲告之者,辄先事戕之,前后杀人甚众,夺人妻女十一人为妾。民罹其害,衔冤不敢诉者十余年。兴祖至官,曰:“此害不除,何以牧民!”即张榜禁伪造者,且立赏募民首告,俄有告者至,佯以不实斥去;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鞫之款成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须臾,来诉友文者百余人,择其重罪一二事鞫之,狱立具,逮捕其党二百余人,悉置之法。民害既去,政声籍甚。升南阳知府,改建德路同知;俱未任。至正八年,特旨迁为道州路总管,行至城外,撞贼已迫其后,相去仅十余里。时湖南副使哈剌帖木儿屯兵城外,闻贼至,以乏军需,欲退兵,兴祖闻,即夜诣说留之。哈剌帖木儿曰:“明日得钞五千锭、桐盾五百,乃可破贼。”兴祖许之。明日甫入城视事,即以恩信劝谕盐商,贷钞五千锭。且取郡楼旧桐板为盾,日中皆备。哈刺帖木儿得钞、盾,大喜,遂留,为御贼计。贼闻新总管至,一日具五百盾,以为大军且至,中夕遁去。永明县洞瑶屡窃发为民害,兴祖以手榜谕之。皆曰:“林总管廉而爱民,不可犯也。”三年不入境。春旱,虫食麦苗,兴祖为文祷之,大雨三日,虫死而麦稔。已而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敛,郡中大治。宪司考课,以道州为最。以年老致仕,终于家。

(选自《元史·良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鞫之/款成/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

B.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鞫之/款成/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

C.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鞫之款成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

D.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鞫之/款成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治,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知府,别称“太守”,是中国古代地方官职名,是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

C.考课,考,就是考察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课,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

D.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与此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致事”“休致”“休沐”等。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明县的少数民族听说林兴祖廉洁爱民,看见了林兴祖亲自写的劝谕的榜文,三年没有进入道州境内。

B.林兴祖颁布禁伪钞令不久,就有一个人前来告发,他假装用不符合实情的理由将那个人斥责离去。

C.林兴祖为百姓铲除祸害,声誉大振。升任南阳知府,改任建德路知府,但他都没有到任。至正八年,升任道州路总管。

D.湖南副使哈剌帖木儿在城外驻军,听说敌人到了,以缺乏军需物资为借口,想要撤兵,后在林兴祖的反复劝说下,才答应不撤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甫入城视事,即以恩信劝谕盐商,贷钞五千锭。

(2)已而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敛,郡中大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