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9月29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引起社会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9月29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则公示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而与弃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考研这场招生大战中,仍有大量学生未能获得录取资格。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准研究生的弃读也不免令大部分落榜考生“心绪难平”。也有网友表示理解。如果学生对录取学校、专业不满意,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或者限于家庭条件等因素,做出放弃报到的选择,这份自主选择权,应该被尊重。不论是高考还是读研,“录而不读”的情况在国内外都很普遍。“录而不读”,是言而无信还是合理选择?谁来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和失信带来的责任?这样的行为该不该制约、规避?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自选对象,写一封信,表达你真实独到的见解。注意: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特征明显,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真实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给“录而不读”的准研究生的一封信 各位考上研究生而弃学的同学: 你们好!近日,我看到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公示,公示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湖南大学研究生院拟取消这69名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不知你们对此有何感想,我认为这种“录而不读”的现象不仅破坏了高校正常招生秩序,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你们随意爽约,出现了招生名额不满,甚至研究生导师无学生可带的尴尬局面。虽然我国的法律法规目前对高校新生“录而不读”行为还没有相关制约条款,杜绝“录而不读”似乎陷入了无法可依的境地。但是,不能简单认为“读不读是我的权利”。 或许你们选择“录而不读”并非是无理取闹,而是基于实际的利益考虑。你们认为,自己选择考研究生或是考公务员,这是你们的权利,不能限制你们只考一个。对于优秀的你们来说,极有可能研究生考上了,公务员也考上了,这两者只能选择一个。更何况在当今这种竞争压力如此大的社会,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大学生的最大难题。很多大学生即使上了研究生也同样会面临就业问题,所以你们认为,如果大学毕业可以遇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工作,那么研究生可以不读。但是如此“随性”的放弃入学,难道就真的好吗? “人无信不立”,自古以来诚实守信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研究生考录工作本就是双方选择的结果,并不是单方行为,就如同找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样。不及时到岗上班,必然会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录而不读”就可以择高枝而去,不承担任何后果吗?很明显,在这一现象背后,学校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录而不读”不但让其他渴望这次学习机会的人望而不及,浪费了教育资源,也影响学校本身的科研人才储备,继而影响次年招生计划和科研产出。因此我认为你们这些“录而不读”的准研究生有必要也有责任为自己行为“买单”。 最后,希望你们在随意报考、任性爽约前考虑一下招生学校的利益,考虑一下那大量未能获得录取资格的同学的感受,更要考虑做人的诚信,希望您能对爽约望而却步。 一名高三学生 2019年11月 【解析】 一、审题要点 从内容要求上看,本次作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旨在着重考查考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对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本次作文要求考生自选对象,写一封信,给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分析“录而不读”,是言而无信还是合理选择?谁来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和失信带来的责任?这样的行为该不该制约、规避?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解题思路 1、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从“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可知要写成议论文; 2、内容驱动----内容的规定,本次作文重点内容:而与弃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考研这场招生大战中,仍有大量学生未能获得录取资格。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准研究生的弃读也不免令大部分落榜考生“心绪难平”。也有网友表示理解。如果学生对录取学校、专业不满意,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或者限于家庭条件等因素,做出放弃报到的选择,这份自主选择权,应该被尊重。考生从主要内容确定写信对象; 3、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录而不读”,是言而无信还是合理选择?谁来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和失信带来的责任?这样的行为该不该制约、规避? 4、对象驱动----本次作文,考生可选“录而不读”的准研究生,录取高校,或者负责研究生录取的相关部门作为写信对象;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分为两部分,阅读材料审题和任务写作部分。要注意: (一)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我们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进行写作,所以第一步阅读非常重要;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考生去发表议论的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所以,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 二、立意要点 1、从写信对象是“录而不读”的准研究生的角度看,可从诚信方面立意 2、从写信对象是高校的角度看,可从尊重他人的选择方面立意 3、从写信对象是相关部门的角度看,可从应该完善健全制度方面立意 三、主要素材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更何况已经成人的准研究生?如果我们硬要把这种选择行为当成失信行为,并对涉事者作出信用处罚,难逃“绑架”之嫌。毕竟,解决好准研究生放弃报到导致的教育资源浪费问题,不应是限制他们的选择权,而应该进一步改革当下的研究生招录制度。同时,高校也应该反思被考生放弃的原因,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吸引考生选择,以减少考生录取后放弃报到的现象。 2、如何既考虑考生权益,又兼顾高校权益?在我看来,其一,需要依法对恶意造成“录而不读”行为进行信用方面的惩罚,从而形成守信者得益、不守信者失利的导向;其二,让“录而不读”者有一个申请不读的机会。比如学校和考生进行沟通,给予他们一个上交书面材料的平台和机会,他们可以选择不读,但却需要申请,手续完备之后,学校也可以有一个补录的机会,不致于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3、站在考生角度上想,高校录取通知书,不过意味着他们成功拿到了高校“入场券”,收到了高校的“邀约”,并不等同于他们与学校签订了“入学契约”。在未入学之前,他们仍然保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要知道,这些考生无不是经过认真艰苦的备考,才成功从日益壮大的“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的。想来做出放弃入学的决定,对他们而言也并非易事,估计也经过了反复纠结和几番权衡。 四、作文结构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开头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可以设立分论点,如此题可围绕自己选择的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进行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也可采用层进式,开头写出中心论点,然后用“首先……”“其次……”“再次……”的结构组织行文,最后总结观点,照应开头;还可用正反对比的方式组织文章。无论采用哪种结果,安排行文时都要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本次作文要求写一封信,考生在完成作文时要注意写信的格式及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请给“文创产品”下定义。要求不超过40个字。

所谓文创,是指基于具备广泛受众并系统化的文化主题,通过创新的方式进行再解读与创造(即创意转化)的行为过程与相关产物。产品则是指一种能满足人类某种需求和利益的物质实体。近年来故宫积极尝试用文创产品讲述自身充满深厚底蕴与文化积淀的故事,让人们通过文创产品直接触摸文化,亲身感受文化。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夫、M·斯坦利·威廷汉、吉野彰,以奖励他们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贡献。诺贝尔化学奖虽然听上去“高冷”,___,很多研究成果都在悄然改变着日常生活。___。霓灯能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就是靠充入玻璃管内的低压惰性气体。1904年,英国科学家拉姆因发现6种惰性气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煎荷包蛋时为什么不会粘锅?雨衣为什么能防水?……这些问题都能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研究成果中找到答案,科学家的发现,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日,华为自主________的操作系统“鸿蒙”正式落地。鸿蒙,是庄子虚拟出的人物。鸿蒙即元气也。因此,后人把鸿蒙当作元气未分、混沌初开之时的朴素境界,这与老子“返本复初”的概念________。

鸿蒙之境重要的文化含义在于开辟二字:开辟一条专属于自己的道路,向知识空白区域延伸。用传统文化元素命名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科研工作者借此展示了自己的浪漫。除了鸿蒙之外,据说华为公司用上了一本《山海经》给科技成果命名:饕餮服务器、凌霄路由器、鲲鹏处理器芯片……其实,如此浪漫情怀在我国科研领域________。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登陆器名唤“嫦娥”,为其提供信号的中继服务器名曰“鹊桥”,着陆点周围三个环形坑分别叫做“织女”、“河鼓”和“天津”。我们的发动机,或泰山、太行、或秦岭、昆仑,当我们的名山大川奔向千百年来古人仰望的星河,(   )。

激动,不仅因为过去一百年那段沉重的历史,更因为它们拥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名字。前两次工业革命发生之时,我们尚处于蒙昧当中。而今天,科研创新给了我们更足的底气,有了更多元的方式去传播文化。中国有了鸿蒙系统,也可以________般将卫星命名为“悟空”,正是得益于几代人的努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研究        殊途同归        俯拾皆是        举重若轻

B.研发        不谋而合        比比皆是        举重若轻

C.研究        殊途同归        比比皆是        举足轻重

D.研发        不谋而合        俯拾皆是        举足轻重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除了“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之外,还有少量词汇也能摹写出这份激动

B.除了少量词汇之外,“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也能摹写出这份激动

C.除了“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之外,很少有词汇能摹写出这份激动

D.除了“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还有不少词汇也能摹写出这份激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激动,不仅因为它们拥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名字,而且因为过去一百年那段沉重的历史。

B.激动,不仅因为过去一百年那段深重的历史,更因为它们拥有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名字。

C.激动,不仅因为它们拥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名字,而且因为过去一百年那段深重的历史。

D.激动,不仅因为它们拥有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名字,更因为过去一百年那段沉重的历史。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巧用比喻,将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紧密相连,写出了亡国孤臣的飘零沉痛之感。

(2)荀子《劝学》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用对比的手法阐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青泥岭是千年蜀道上的历史文化名岭。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二句形象地写出了青泥岭曲折盘旋、峰路萦回的样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书愤二首(其一)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释)①西汉时,苏武被困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改。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不屈而死。②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卧”字刻画诗人闲置家中的情形,为下半句的抒情做铺垫,并起到衬托作用。

B.颔联运用苏武和张巡的典故,意在说明自己同他们一样坚贞不渝,又流露出为苏武和张巡鸣不平的愤懑之情。

C.颈联运用想象虚写春雨中长满杂草的上林苑和夜月下残垣断壁的洛阳宫,实际上是借长安、洛阳两座古都的荒凉来喻指沦陷的都城汴京。

D.尾联与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壮心未老。

2.这首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