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
B.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要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功的评价标准。
C.通过东西方文化合璧、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使香港这颗“东方之珠”璀璨夺目,成为世界级的文化融合成功范本。
D.在治理体系的革新中,人是最重要的,不仅他们要在发展理念方面作自我革命,还要在能力上不断自我革新。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出演多部经典军旅题材电视作品的青年演员赵荀有幸受节目组的邀请,为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回顾了他过去的峥嵘岁月。
B.武汉军运会游泳比赛中,汪顺前期落后于队友覃海洋,但青出于蓝,最终夺得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并刷新赛会纪录。
C.《2019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汇聚了一群风华正茂的有志青年,他们用热爱作舟,以梦想为帆,手握话筒挥斥方遒。
D.当年杜甫在白帝城最高楼前茕茕孑立,叹“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的人生,从个人的命运演化为他对艰难时世的感叹。
下列各项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颓圮(pǐ) 寥(liáo)廓 弩(mǔ)马 百舸(gě)争流
B.跫(qióng)音 舆(yú)马 句读(dòu) 锲(qì)而不舍
C.跬(guī)步 经传(zhuàn) 饿殍(piǎo) 木直中(zhòng)绳
D.戕(qiāng)害 静谧(mì) 赭(zhě)色 桂棹(zhào)兰桨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位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
(4)《雨巷》中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沙扬娜拉[注]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注]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意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巧妙地捕捉了生活中最常见的镜头,极为生动地写出了一瞬间的感受。
B.第二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刻画了凉风中的水莲花摇曳多姿的羞怯姿态。
C.“道一声珍重”反复出现,表达出告别时眷怀依恋、难以割舍的情感。
D.全诗韵律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2.“蜜甜的忧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乔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夏四月,公北救刘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后者,袁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公从之。绍果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绍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送之。绍谋臣许攸来奔,说公击琼等。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琼等望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中,得许都及军中人书,皆焚之。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至是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选自《三国志·武帝纪》,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世人未之奇也 奇:认为……奇特
B.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 趣:奔赴,奔向
C.此所以饵敌 所以……的原因
D.天下莫敌矣 莫:没有人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B.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C.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土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D.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不说避忌的意思,我国古代常在人的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
B.字,的表字,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通常有某种关系的称呼。
C.骑,文中是骑马的意思。也可以用作名词,指一人一马的合称。
D.官渡,位于河南省中牟县,曹操曾在此以弱胜强打败袁绍,史称官渡之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年少机警。曹操年少时机警有谋略,但放纵不羁,不从事操行的修养和学业的研习,大家都不看好他,只有乔玄、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
B.曹操善于纳谏。曹操北上救刘延时,兵力不如袁绍,他听从荀攸诱敌分兵的建议,袁绍果然分兵西应,曹操日夜兼程直奔白马,最终大破敌军。
C.曹操胆识过人。在延津南面敌人的骑兵很多,属下建议撤回辎重守卫军营,曹操说这是诱敌之计,不能撤回去,他最终抓住战机,以少胜多。
D.曹操宽宏大度。袁军全面溃败后,曹操从收缴的袁绍的信件中,得到了一些许都和自己军中的人给袁绍的信件,他却把这些信件全部都烧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2)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