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中学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中学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

 

(1)(示例)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 (2)(示例)学生以学业为主,父母关心成绩没错;但我们的成长路上不仅只有学习成绩,强健身体、培养兴趣、磨炼意志、塑造品格等都应该成为交流的话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压缩语段和时事评论的能力。压缩新闻主体时,要突出新闻的基本要素,尤其是主体和主要事件;写对新闻的看法时,要审清题意,问题是要求从自我的角度入手,考生和材料中的被调查者是一类群体,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这样写出的内容才符合题目的要求。 (1)这是一道说明性语段压缩题,说明的对象是“学生与父母”,这是由“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这句话分析出的;对象如何,下文的内容就重点围绕“学生和父母之间没有话题可说”而展开,据此分析出两个词“学习”和“代沟”。由此,这个“一句话”可概括为一个是“代沟”的问题,一个是“学习”的问题。由此可概括为“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之间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2)本题是针对现象说观点题,考生作答时不要脱离开“学习”和“代沟”。可先正面肯定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然后表明自己的见解,要努力消除代沟,学习不是沟通和交流的全部,除学习之外还有好多方面,如兴趣、品质、健康等也需要与父母沟通交流,子女理解父母,父母也要理解子女,既要做到学生(子女)身心健全发展,又不能让亲情疏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就地球上的生物来说,虽然品种形态多种多样,①____。因此科学家们探索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时,都是以是否有碳氢化合物存在为前提依据的。②____,那么这个星球上至少有了同地球生命相似的信息存在。宇宙间普遍存在碳氢化合物,只要具备了适合的条件,③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迅猛发展,广大书法教育工作者在键盘和触屏的夹缝中知难而进,推进了书法教育的逆势发展。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心。当下,书法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也是时代使然,       ,但不应以损害书法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价值为代价。海内外书法界对于书法之美,在仁智互见的同时,也应当对其哲学及美学的基本内涵具有相对统一的认识,否则,既无益于获取书法理论与实践的真知灼见,亦无助于在全球各地教授书法,弘扬书艺。

当前,社会上某些机构对于一些公众场合的所谓书法,蓄意炒作,      。把只有幼儿习字水平,牙牙学语式的题词,吹捧为独具一格;(     );把医用注射器喷墨,吹嘘为现代王羲之之作;甚至把具有裸露之嫌的涂抹行为,美化为标新立异。当今社会“草书”盛行,这同许多学生书写违规逾矩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书法教育应当以启功先生为楷模,坚持对楷书教学的重视,以楷为楷,楷则近本。不应弃楷崇草,对草书      ,视为成名成家的      。在这一方面,学校加强早期楷书书法教育显得举足轻重。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我们也值得关注。

B. 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C. 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心。

D. 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无可非议 指桑骂槐 趋之若鹜 旁门左道

B. 无可厚非 指鹿为马 趋之若鹜 终南捷径

C. 无可非议 指鹿为马 争先恐后 终南捷径

D. 无可厚非 指桑骂槐 争先恐后 旁门左道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把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说成气韵生动

B. 把毫无章法的涂写夸耀为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C. 把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说成毫无章法

D. 把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夸耀为气韵生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

B.“伏波故道风烟”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

C.“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的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

D.“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剌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调侃、自嘲之意。

2.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二)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政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塘之鱼,以利平民。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1.对于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B.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C.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D.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2.下列对文段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古代最高爵位名,也用来尊称长辈男子或年老的人。

B.“都尉”,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秦汉时是重要的中高级五官。

C.“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多次叩拜,表示感谢的意思。

D.“骑”,一人一马的合称,也泛指骑马的人。

3.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

B.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可见此时的项王对沛公是有防范的,害怕他逃跑。

C.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

D.“鸿门宴”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2)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