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你所站立的地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 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崔卫平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歌德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角 度自选,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责任 当国家的命运牵动每一位国人的心弦,那是责任;当民族的兴亡植根于每一位族人的心底,那就是责任;当地区的发展铭记在每一位居民的脑中,那就是责任;当学校的荣辱深刻在每一位学生的脊骨,那就是责任;当家庭的和睦萦绕在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心间,那就是责任…… 责任是普遍的,责任,他是在万千世界中深深打下烙印的浓郁气息,无论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总能听得到、看得到、感觉得到。大到总统首脑,小到平民百姓,他是人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每年每月每日、每时每分每秒,无时无刻不在上演“责任”的情景剧,那是人性的光辉,不是虚伪的面具。 责任是耀眼的。他是父亲的肩膀,是母亲的怀抱,是老师的教导,是朋友的关怀……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彼此所付出的,都是责任,即使是陌生人,一个微笑,一双援手也读得到责任。不管是在大地震、海啸、水灾中,还是在马路边、商场中、家庭里,只要有责任,他便会跨越时空和空间的局限,照耀每一处角落,温暖每一个心房,责任是沉重的。背负上了责任,就像背负上了巨山,有数不完的辛劳,道不清的苦衷。责任就是世界,责任就是生命,责任牵动着身上每一处神经,联系着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人拥有了责任,才拥有了人生的意义:拥有了这块巨山,才拥有了无比的高尚。它是我们需要背负的,也是必须背负的,即使很沉重…… 我们是宇宙中渺小的一点,但我们身上的责任却是那么的伟大。它存在于世界,存在于国家,存在于民族,存在于家庭……责任是一种心态,一种气魄,更是一种品质,他需要我们去承担、去品味…… 责任是一种美德,一种人格的升华,一种心灵的洗礼,一种人性的光耀。我们还有很多的责任需要去承担,对社会,对家庭,对朋友……愿我们承担的责任将带给世界和平,带给国家安定,带给民族兴旺,带给地区繁荣,带给家庭和睦,带给人生幸福……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三句话。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崔卫平“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歌德“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 考生要把握好题干要求: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角度自选,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此文,应该先努力将三个材料的共同点把握准。第一则材料讲一个人的社会责任,应该为了社会、为了祖国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第二则材料是一首小诗,全诗围绕“你”和“中国”展开,可以看出,材料探讨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开头两句“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的中国”点明“你”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是“你的”,所以“中国”是你的“依靠”,而“你”对“中国”有着责任和义务。接下来四句,“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则进一步说明了“你”与“中国”密不可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连,但显然这四句诗强调了“你”对“中国”的影响,也就是强调了个人对国家的影响。最后两句“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是把个人对国家的影响形象化,提出对个人的期许和要求,个人应为国家的光明而奋斗。材料三中歌德的名言告诉我们应该凭借自己的能力,扛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勇于担当。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题考生应围绕“个人与国家”来写作,而且要侧重谈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和影响。考生可以分析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如:个人的形象代表国家,个人强国家才能强等;还可以谈在国家建设中个人应如何去做,表现家国情怀,如:个人应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应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应勇于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等等。 【立意】 (1)勇于担当,实现中国梦; (2)国家复兴,我的责任; (3)个人的形象代表国家; (4)个人强,则中国强; (5)个人自尊,则国有尊严; (6 )每个人都应有家国情怀; 【素材】 (1)苏武持节: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李陵的软话攻心,单于的漫长折磨,都没能让他叛国。他持节不,因为他知道,他是国家的代表,他的尊严就是国家的尊严。 (2)老革命家吴玉章,维护国旗,也就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人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3)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结构】 本题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如写议论文,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如此题可围绕“国家复兴,我的责任”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提出论点后,可先引用袁隆平等人为国奋斗的事例,论证个人应以国家复兴为己任;再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寄语,论证青年人应勇于承担国家民族建设的重任,最后联系自身,表达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决心,突出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回扣中心论点。注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几位同学的对话,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写一段评论性文字,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合理充分,不超过80字。

甲:我特别想读些经典著作,但现实是时间太紧,只能利用学习间隙翻翻杂志,一次还只能看几篇,一点都不过瘾。

乙:看看杂志也挺好的,不占用大块的时间,读一篇可以,读两篇也可以,想停就停,多方便啊!还可以积累作文素材呢!

丙:我呢,更想读一些作文指导类的书籍,尤其是优秀作文选那种。花费时间不多,效果比看杂志要好。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夏季暑湿,蓉香正气水、蓉香正气液是家中常备药,尽管这两种药物仅一字之差,____。虽然表面看起来两者都是液体制剂,但从生产工艺到口感,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药。两者最大的差异就是,____,蓉香正气液不含乙醇。蓉香正气水的制法是将药材用60%乙醇做溶剂,浸渍后进行过滤,合并过滤液,混匀。而蓉香正气液的制法是将药材加60%乙醇加热提取,然后将提取液中的乙醇加热除去,只保留水溶液。其实,不论对什么药物,还是不妨花些时间阅读药品说明书,从而避免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段时间以来,词曲都带有浓厚中国韵味的“古风音乐”渐渐走红。当雅致的文字被谱成唯美的歌曲,诗词歌赋的意象,文人墨客的掌故,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耳边,人们发现:(    )。从十几年前贴吧的古风填词、游戏论坛的配乐翻唱,古风音乐在产生初期就有着网络的色彩。自发创作的歌曲层出不穷,专职、兼职的“古风圈大神”不断涌现。而“95后”甚至“00后”的“新人”,也________地变为古风音乐的主要受众。事实上,除了古风音乐,宽衣博带的古风服饰,裙袂飘飘的古风舞蹈,都获得了不少拥趸。或是对快节奏生活感到疲惫厌倦,或是被古典之美深深折服,选择古风,也是对中华文明的归属与认同。

但“古风”作为一个________的集合,内涵也需要甄别。先秦诸子是古,魏晋风骨是古,宣德红釉成化斗彩是古,八大山人桐城古文也是古,到底哪一阶段应该蔚然成“风”?其实,古风不同于古史。后者讲究准确,前者但求神似。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小人物的悲欢,还是宏阔的大历史,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建构与想象。所以,有的作品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夹杂了神怪小说、玄幻游戏,甚至________的爱情故事、堆砌辞藻的“大杂烩”时有出现。换句话说,“古风”走红,________的作品也就有了可乘之机,尤需受众提高鉴别力。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说是古风,却处处有新意,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B.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虽说是古风,却处处有新意

C.处处有新意的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D.古风音乐处处有新意,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水到渠成  包罗万象  矫揉造作  鱼龙混杂

B.水到渠成  一应俱全  无病呻吟  鱼龙混杂

C.顺理成章  包罗万象  无病呻吟  鱼目混珠

D.顺理成章  一应俱全  矫揉造作  鱼目混珠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构。

B.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建构与想象。

C.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小人物的悲欢,还是大历史的宏阔,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构。

D.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设。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劝学》中用 “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2)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在意外界评价的两句是 “ 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若定、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_____, 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注)邀往城外寻春

   

屋上山禽苦唤人,槛前冰沼忽生鳞。

老来厌逐红裙醉,病起空惊白发新。

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中。

曲栏出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

(注)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鸟儿殷勤召唤诗人,门前水池里的冰融化后水像鱼鳞泛起波纹,描绘 出早春时节鸟儿清脆啼鸣、池塘冰消水动的画面。

B.诗中“红裙”一词所用的修辞手法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红 巾翠袖”相同。

C.“惊”字写出诗人发现新增白发的震惊,“空”写出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无力 和无奈。

D.虽仍卧病在床,但听到友人邀约寻春的鼓角声便独自整衣外出,可见诗人对 友情的珍视。

2.结合全诗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