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课外文言文阅读。 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

课外文言文阅读。

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止复作__________       

(2)而视之__________

(3)为何声__________       

(4)以声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2)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使童子烛之”的“烛”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狼径去,其一坐于前(《狼》)

B.渔人甚之(《桃花源记》)

C.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

D.驴不胜怒,之(《黔之驴》)

 

1. 已经 打开 刚才 招致 2.(1)苏子在夜里坐着,有只小老鼠在咬(东西)。 (2)我听说生物中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 3.D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根据平时课内外的积累,然后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 (1)“既止复作”翻译为停止了又响起一次,“既”解释为已经,……之后。 (2)“发而视之”翻译为(童子)打开袋子来看里面,“发”解释为打开。 (3)“向为何声”翻译为那刚才是什么声音,“向”,解释为刚才。 (4)“以声致人”翻译为用假装咬袋子声音来招致人来,“致”解释为招致。 2.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夜”,在夜里;“方”,正,“啮”,咬。第二句话的得分点:“有生”,有生命的东西;“莫”,没有;“莫智于人”,介词结构后置句,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 3.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活用现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与“棋如故”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辨析活用类型。例句“使童子烛之”翻译为(苏子)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下,“烛”解释为照,由名词活用作动词。 A项,“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翻译为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犬”解释为像狗一样,由名词活用作状语。 B项,“渔人甚异之”翻译为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异”解释为感到诧异,为意动用法。 C项,“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翻译为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解释为巩固,由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D项,“驴不胜怒,蹄之”翻译为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蹄”解释为踢,由名词活用作动词。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冯公岂不伟,___________________。(左思《咏史》)

(3)___________________,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4)_____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5)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6)人行明镜里, 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清溪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亲近自己的双腿

①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紧走慢赶,也要40分钟。这么长的路,怎么走啊?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朋友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5元,?不是说3元吗?”我不想坐,可四周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就说:“上车吧,就收你3元。”

②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0岁的年纪。

③车前行着,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三轮车那么平稳,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左腿上。

④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我刚30出头,有130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着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⑤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了,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那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急!”

⑥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沉重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了。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到鼓舞。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⑦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80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怎么走那么远?”我问。“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恰巧坐了我的车。途中,他们想换车,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竟然一口气蹬到底!”

⑧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那条断腿。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那条独腿已经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

⑨别墅到了。我下了车,给他5元,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⑩返回时,我徒步走过了那段40分钟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第③段画线句子“我正觉奇怪”中,“我”“奇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我”的心理活动。请联系上下文,把“我”心里想的内容补充完整。

3.第⑤段中加点词语“挣生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中说,车夫的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从全文看,车夫的“尊严”具体表现在哪些细节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看,题目“亲近自己的双腿”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邂逅霍金(节选)

①(霍金的)车驶近了,我却        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②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③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④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⑤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⑥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⑦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⑧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⑨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1.第①段中填入空格的正确词语是:(        )

A.呆滞 B.停滞 C.呆住 D.停住

2.第②段中“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作者说“霍金是不幸的”,又说“霍金是幸运的”,霍金的“不幸”和“幸运”分别是什么?

不幸:

幸运:

4.文中第③段说:“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请根据上文,谈谈你对“霍金独特的形象”的理解。

 

查看答案

作文

近年来,花重金送低龄子女出国留学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国际化教育,拥有人生的高起点和美好未来。教育人士指出这是一轮新的“望子成龙潮”。

2018年,北京老字号鞋店内联升举行了一次“潮鞋快闪”活动,展出了100多双时尚布鞋。内联升的80后副总经理说:“我们希望内联升从百年老店发展为一个百年潮牌”。

据统计,目前生活在北京的韩国人和生活在上海的日本人人数都超过了10万,除北京和上海之外,受外国人欢迎的中国城市还有很多,世界正掀起一股“去中国生活”的热潮。

阅读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以“说‘潮’”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查看答案

微写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①请从“仁、智、勇”这3个词中任选一个,并结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一个或几个,贾诩、刘晔除外)谈谈对所选词汇的认识。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恰当。180字左右。

②座右铭是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如果让你从以下三则《论语》中任选一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会选哪则?为什么?要求:理由恰当充分,层次清晰。180字左右。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