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捐助大量金钱、物资,来支持国内抗战。他先到重庆,国民政府派出许多军政要员参与陪同,在豪华大饭店宴请他吃了一顿饭。他后来到延安,褂子裤子都打了补丁的毛泽东在家里招待陈嘉庚,吃的是门前菜园里自己种的蔬莱,毛泽东还反复表达没有好东西、不好打扰百姓的歉意。陈嘉庚一回到南洋,就发表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评论。
虽然时代在发展,物质在丰富,但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延安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理解、认识情感等。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经过不断地追求,今天,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正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最终在世界上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事实充分表明,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脱贫攻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_,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到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沿路贸易货物之中,
②_____,当然还有瓷器、茶叶及其他物品也有代表性。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的商旅进行经济活动,各国士兵、政要、外交家等沿着丝绸之路进行政治活动。又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政治、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因此,随着时代发展,后来的丝绸之路不仅仅局限于丝绸或者货物贸易,它已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③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西递、宏村坐落在皖南山区的黟县,它的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西递、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_____,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马头墙的高大奇伟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韵致跌宕飞扬;灰白的屋壁被时间_____出斑驳的线条,更有了凝重、沉静的效果;还有宗族词堂、书院、牌坊和宗谱。走进民居,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天井、花园、房梁等都在无声地_____着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手艺。( ),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西递和宏村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二次_____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抱村穿户 涂鸦 显示 登载
B.穿房入户 涂划 显示 登录
C.抱村穿户 涂划 展示 登录
D.穿房入户 涂鸦 展示 登载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马头墙的高大奇伟,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宕飞扬的韵致
B.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跌宕飞扬的韵致,也有骄傲睥睨的表情
C.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韵致,也有跌容飞扬的表情
D.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宕飞扬的韵致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自然与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
B.大自然与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富有情趣,更合乎科学的生活居住环境
C.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础,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
D.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佯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不仅富有情趣,更合乎科学的生活居住环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______,______”两句,追述自己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艰难,到如今几年过去,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2)荀子在《劝学》中说的两句“_____,______”,用刀刻木头来比喻,指出如果不努力,即使再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到。
(3)李白《蜀道难》中的两句“_____,______”,借景抒情,用鸟儿、树林等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①
苏轼
二更铙鼓动诸邻,百首新诗间八珍。
已遣乱蛙成两部②,更邀明月作三人③。
云烟湖寺家家境,灯火沙河夜夜春。
曷不劝公勤秉烛,老来光景似奔轮。
(注)①此诗作于熙宁六年的杭州西湖。述古:陈襄的字,苏轼的友人。周长官:钱塘县令周邠。②典出《南史·孔稚珪传》,南齐孔稚珪不乐世务,门庭之内,野草丛生,中有蛙鸣,他对别人说:“我以此当两部鼓吹。”③化用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显示,陈襄写了一首《过周长官夜饮》诗,苏轼按照陈襄的诗韵唱和了一首。
B.首联想象宾主宴饮时的奏乐声惊动了诸位邻居,赴宴者在美酒佳肴间作诗的情景。
C.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写朋友的生活状况,不乐事务,酷爱音乐,与众人聚会饮酒。
D.尾联写作者劝勉朋友要尽情秉烛夜游,因为人很快就会老去,不要错过美好时光。
2.诗歌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运用了哪些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