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地坠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变形,破碎的事物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的印迹。它们不可解释的一切,蕴含着难以诉说的悲欢离合,蕴含着沧桑世事中永恒的感伤和无限的苍凉。

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它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片冰心绘真醇 犹记汪曾祺先生在《读廉价书》中写道:“我们就怀了很大的兴趣,看凤穿牡丹被面,看铁锅,看扫帚,看茄子,看辣椒,看猪秧子。”汪先生无心底事,只一路看去,便在喧杂的街市上发现了简单的美。 我想,一个人要在一片冗杂中发现美,不仅需要一双懂得美、发现美的眼睛,亦需要眼界和境界。 我不禁想起了丰子恺先生,他活得简简单单,他的画作总能让我回归到故乡的村庄,感受到一种净化人心的恬静与清爽。 只寥寥数笔,一只缺了腿的螃蟹趴在另一只健全的螃蟹身上被驮着前行的画面,便被丰子恺先生栩栩如生地勾画出来。我总觉得丰子恺先生是最具审美趣味的艺术家了。他的画多取材于一般画家不屑的市井生活,片片落英蕴蓄点点真情。先生眼中的世界,除了喧闹浮躁的表面,更多的是那瑕疵与缺憾中的美。缺了腿的螃蟹 没有了完整的躯体,却向我们传达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关爱的真情。这何尝不是一种大美?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在喧嚣浮躁的生活中穿行太久,我们往往丧失了审美趣味。而丰子恺先生却能够在浮生中守护着美和初心。红尘里的一切风景在他眼里似乎都褪去了缺憾,变得生动起来。 和丰子恺先生画作的审美趣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山里人的生活审美观。如前人的两句诗:“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山里人在大部分时间处于辛勤忙碌的状态中,插梅便是过年,这种美是多么朴实,他们能在沉重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质朴的美,山里人也是别具审美趣味的! 尘世熙熙攘攘,生活百味涤荡。有人活得严谨而刻板,有人在追名逐利中丧失了审美的初心,有人甚至在复杂的泥淖中零落成泥。王开岭有言:“让灵魂从婴儿做起,像童年那样,咬着铅笔,对世 界也以纯真、好奇和汹涌的爱意……”我们为何不能多一些丰子恺、王开岭般的审美趣味,将冗杂的生活化成美的源泉? 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丰子恺先生的画,心中愈发温暖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此题是材料作文,首先分析材料是关键。 审题: 本材料第一段“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地坠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变形,破碎的事物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的印迹。它们不可解释的一切,蕴含着难以诉说的悲欢离合,蕴含着沧桑世事中永恒的感伤和无限的苍凉。”是讲“破碎”的过程,蕴含着“悲欢离合”,也蕴含着“感伤和苍凉”;但下一段是材料的关键。最后一句“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它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抓住关键词语“美丽”和“破碎”,“花”的“破碎”是“绽放”,“花”只有“绽放”才是“美丽”的,也就意味着“花的破碎”就是一种“美丽”。由花及人,意思是:人生哪一刻不美好呢?即使是残损;哪一刹那不该感激欢欣呢?即使是破碎。 立意: 1.破碎的美丽; 2.收藏生活中的美; 3.从残缺中发现美; 4.有时破碎才是人生真正的美丽; 素材: 1.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我喜欢断树残枝枯枝萎叶,也喜欢旧寺锈钟破门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阶面斜玉栏折裂,喜欢云冷星陨月缺根竭茎衰柳败花残。我甚至喜欢一个缺了口的啤酒瓶或一只被踩扁的易拉罐在地上默默地滚动,然后静止。每当我看到这些零星的人情事物,我总是很专注地凝视着他们,直到把他们望到很远很远的境界中去。他们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地坠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变形,然后破碎,然后走进我的视线中,走到辉煌已假借给别人的今天。 2.有时,我甚至相信,残缺的、破碎的、遗憾的。。。。。。。也是美丽的。你或许将目光停留在那参天大树浓密的绿叶上,却往往忽略了飘落满地的黄叶;你或许被繁华都市的高楼大厦所吸引,却忘记了田野乡村间低矮村舍;你或许只关注到山水之间的亭台楼阁,却遗忘了历史留下断墙壁残。 大街小巷,散落着许多你注意不到的美,静静的等候着你的发现。比如飘落在地上的一片落叶,一朵凋零的花瓣,一块破碎的玻璃,一块生锈的铜片;或许它也曾在枝繁叶茂的枝头歌唱,或许也曾在五颜六色的花丛中跳舞,或许。。。。。。。此时我们看到却是它们最落魄,最不尽人意的时候。然而我认为这时它们也依然有它们的美丽!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堕落下,慢慢沉淀,慢慢变形,然后破碎,然后走进我们的视线,走到辉煌已让位给别人的今天。 3.我虽然不知道他们曾经的美丽,但我依旧将它们小心翼翼的收藏。生活也不正是如此吗?记得一次比赛中我获得一个金光闪闪的奖杯,回家后将它高高的放置在书架的最高处,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感到由衷的自豪。那一段时间我被这种小小的满足占据了自己的内心,学习上停止不前,总是沾沾自喜,结果换来的却是学习上的退步,比赛中的名落孙山。这一次的失败虽然有它的不完美,但也恰恰是一个好的转折契机。当时的我好好的利用那个时期,从新振作起来,积极的制定计划,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最后又一次的赢回同学、老师、和父母的称赞和掌声。  我的学习和生活中还曾经被现代科技时代的电子产品所蛊惑;被青春期的懵懂所迷茫;被自身不良的情绪所捆绑……但是,我总能尽快的调整自己,从新找准正确的方向,让这些不完美都能变成我成长中的动力! 4.世间一切,皆有定数,没有一朵花可以开到永恒,没有谁能够自始至终陪你走完一生。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也无法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持一份淡泊的心境,接受所有离别与伤痛,接受那些走过的对与错。人的一生,必然会经历风雨沟坎,那是一种心灵的洗涤,生命的历练。每走一步,无论结果是好是坏,都会给人以启迪和帮助。从残缺中发现美,从失败中寻找生机,阳光总在风雨后。 冬天的早晨,阳光透过纱窗暖暖的洒满我的小屋,心情顿时明朗了起来。抛却那些感伤,忘记那些烦忧,我依然,可以安静的坐在时光的一方庭院,那里月朗风清,留一缕融融的温暖,让写满字迹的暗香轻轻涌动。我依然,可以迈着轻盈的步履,走在雪舞阑珊处,期待生命的又一个春天。 5.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多变莫测的人世。悲剧刻骨铭心是因为它的真实,喜欢看圆满的喜剧,是因为它充满幻想。一块纯美的玉总认为缺少点什么,必然会对它进行雕琢。人生其实也是一样,在哀伤之余,遗憾之中,能品尝到一番别样的韵味。其实,破碎有时也很美丽。人们曾经以千百样姿势试图接上维纳斯的断臂,回归她的完美,结果反而画蛇添足。只有断臂的维纳斯才拥有无限美好的绝世想象,破碎铸就了她永恒的美丽。 6.能偶破碎的人,必定真正地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彻悟和超脱;梵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失聪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露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灵魂的破碎则如壮丽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我们从中汲取了多少人生的梦想和真谛啊! 7.每当看到,旧寺锈钟破门颓墙,庭院深深一蓬秋草,云冷星陨月缺柳败花残时,总是很专注地凝视着它们,直把它们望到很远很远的境界中去。有理由相信:破碎的东西比完整的东西更为真实,更为深刻,虽然它们是那么平常,那么清淡,那么落魄,甚至那么狼狈。它们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地坠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变形,然后破碎,然后走进人们的视线中。不知道它们曾经怎样美丽过,也无法想象它们的美丽。因此,深深沉醉于这种不可想象不可求源的美丽,挖掘着它们绚丽的往昔。然后,蓦然回首,将这两种生命形态拉至眼前,黯然泪下。这不可解释的一切蕴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风花雪月悲欢离合,蕴含着多少沧桑世事中永恒的感伤和无限的苍凉啊!破碎的事物就这样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的影迹,那么沉厚,那么绰约,那么美丽。 行文结构: 文章用了很多笔墨写画家丰子恺,文化气息浓郁,相对来说是比较大胆的尝试,因为这要求作者对丰子恺有相当的了解,且要筛选出丰子恺其人、其画和审美趣味相关的内容。 1.第一部分:开篇引用汪曾祺的话指出,他能在喧杂的街市上发现简单的美; 2.第二部分:正文中作者对丰子恺的一只残蟹被驮着前行的画作、山里人的生活审美观等素材加以分析,精准地扣住了“在瑕疵与遗憾中发现美”的立意,思路严密; 3.第三部分:结尾“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丰子恺先生的画,心中愈发温暖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一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位中年男人为给自己的母亲过80大寿而给亲戚朋友发的邀请短信。其中有五处表达有误,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改。

各位亲朋:

农历十月二十日,是令堂八十寿辰。我特意邀请您在日理万机之中,拨冗来我府上一聚,共表恭贺意。地点:向阳花园别墅12号楼。时间:当天上午10点。我们会家恭候您的到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8年7月下旬,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B.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C.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D.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B.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C.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D.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

B.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

C.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

D.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巷》中丁香姑娘走过坍塌破败的墙,走出了雨巷,从而引发诗人无尽的惆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落日”来表情达意,如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①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残零落。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