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一位中年男人为给自己的母亲过80大寿而给亲戚朋友发的邀请短信。其中有五处表...

下面是一位中年男人为给自己的母亲过80大寿而给亲戚朋友发的邀请短信。其中有五处表达有误,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改。

各位亲朋:

农历十月二十日,是令堂八十寿辰。我特意邀请您在日理万机之中,拨冗来我府上一聚,共表恭贺意。地点:向阳花园别墅12号楼。时间:当天上午10点。我们会家恭候您的到来。

 

①“令堂”改为“家母”;②“日理万机”改为“百忙”;③“府上”改为“家”;④“恭贺”改为“祝贺”;⑤“地点:向阳花园别墅12号楼。时间:当天上午10点”改为“时间:当天上午10点。地点:向阳花园别墅12号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一位中年男人为给自己的母亲过80大寿而给亲戚朋友发的邀请短信。其中有五处表达有误,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改。”,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 本题: ①令堂:敬词,称呼对方的母亲。谦敬错位,此处称自己的母亲,应改为“家母”;②日理万机:形容政务繁忙,多指高级领导人。对象用错,此处是给自己的朋友写的邀请信,应改为“百忙”;③府上:敬词,称对方的家或老家。谦敬错位,此处是称自己的家,应改为“家”;④恭贺:敬词,恭敬地祝贺。谦敬错位,不用于自己,应改为“祝贺”;⑤时间和地点位置颠倒,应改为,时间在前,地点在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8年7月下旬,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B.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C.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D.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B.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C.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D.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

B.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

C.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

D.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巷》中丁香姑娘走过坍塌破败的墙,走出了雨巷,从而引发诗人无尽的惆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落日”来表情达意,如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①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残零落。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馀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太祖征徐州,张邈举兖州叛迎吕布。时大饥荒,洪将兵在前,先据东平、范,聚粮谷以继军。太祖讨邈、布于濮阳,布破走,遂据东阿,转击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十馀县,皆拔之。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扬武中郎将。天子都许,拜洪谏议大夫。别征刘表,破表别将于舞阳、阴叶、堵阳、博望,有功,迁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位特进;后徙封都阳侯。

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洪先帝功臣,时人多为觖望。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

(选自《魏书•曹洪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

B.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

C.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

D.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弟,同族的伯伯或叔叔的儿子中年纪比自己小的人,即堂弟。

B.迁,和文中的“拜”都与官职的变动、授予有关; “迁”意同“谪”。

C.文帝,后人写史,一般用谥号或庙号称帝王;“文帝”中的“文”即谥号。

D.薨,古代用来称诸侯之死,后世也用来称有封爵的大官之死。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洪识人且识大体。在曹操失去马的时候,他主动 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骑,自己步行跟随;预知曹操日后必定显达,自己就有了升迁机会;让马一事,极尽阿谀奉承之意。

B.曹洪善于利用人脉办事。他带着自己一千多家兵,在扬州刺史陈温那里以及丹杨招募到几千兵士,为曹操暂时解决了兵源不足的问题。

C.曹洪屡建奇功,多次升迁。他因征吕布等有功被授予鹰扬校尉,又升迁为扬武中郎将;迁都许昌,又被授予谏议大夫;征讨刘表有功,迁为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

D.曹洪家富裕却本性吝啬。文帝年少时向他借钱而不得,常常恨他,借曹洪门客犯法之事处他以死罪。群臣苦求但没有效果。多亏卞太后相救,曹洪才得以免死。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

(2)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

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不论别的,单说求学。我到英国是为要从罗素。罗素来中国时,我已经在美国。他那不确的死耗传到的时候,我真的出眼泪不够,还做悼诗来了。他没有死,我自然高兴。我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引诱,买船票过大西洋,想跟这位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认真念一点书去。谁知一到英国才知道事情变样了:一为他在战时主张和平,二为他离婚,罗素叫康桥给除名了。我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认识了狄更生先生。他看出我的烦闷,劝我到康桥去。那时我才有机会接近真正的康桥生活,同时我也慢慢的“发见”了康桥。我不曾知道过更大的愉快。

“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见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见你的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说实话,我连我的本乡都没有什么了解。康桥我要算是有相当交情的,再次许只有新认识的翡冷翠了。啊,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下游是从骞斯德顿下去,河面展开,那是春夏间竞舟的场所。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住惯城市的人不易知道季候的变迁。看见叶子掉知道是秋,看见叶子绿知道是春;天冷了装炉子,天热了拆炉子;脱下棉袍,换上夹袍,脱下夹袍,穿上单袍;不过如此罢了。天上星斗的消息,地下泥土里的消息,空中风吹的消息,都不关我们的事。忙着哪,这样那样事情多着,谁耐烦管星星的移转、花草的消长、风云的变幻?同时我们抱怨我们的生活、苦痛、烦闷、拘束、枯燥,谁肯承认做人是快乐?谁不多少间咒诅人生?

但不满意的生活大都是由于自取的。我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决不是我们大多数人仅仅从自身经验推得的那样暗惨。我们的病根是在“忘本”。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但我们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能生存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这是极肤浅的道理,当然。但我要没有过过康桥的日子,我就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 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睨吗?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

瑰丽的春放,这是你野游的时期。可爱的路政,这里不比中国,哪一处不是坦荡荡的大道?徒步是一个愉快,但骑自行车是一个更大的愉快。放轮远去,保管你这半天的逍遥是你性灵的补剂。这道上有的是清荫与美草,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你如爱花,这里多的是锦绣似的草原。你如爱鸟,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禽,你如爱儿童,这乡间到处是可亲的稚子。你如爱人情,这里多的是不嫌远客的乡人,你到处可以“挂单”借宿,有酪浆与嫩薯供你饱餐,有夺目的果鲜恣你尝新。你如爱酒,这乡间每“望”都为你储有上好的新酿,黑啤如太浓,苹果酒、姜酒都是供你解渴润肺的。……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綿綿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陆放翁有一联诗句:“传呼快马迎新月,却上轻舆趁晚凉。”这是做地方官的风流。我在康桥时虽没马骑,没轿子坐,却也有我的风流:我常常在夕阳西晒时骑了车迎着天边扁大的日头直追。日头是追不到的,我没有夸父的荒诞,但晚景的温存却被我这样偷尝了不少。

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医治病根的药方是不遗忘自然,使自己接近自然,融入自然,回归自然。

B.文章倒数第二段通过对比、比喻的手法,强调了作者在康桥感受到的快乐,不同于封建官场上因有轿马和功名而产生的快乐。

C.作者把读者当作面对面的朋友,亲切地和“你”絮语,把自己最爱的康桥向“你”和盘托出,让“你”仿佛和他一样置身于康桥的美景之中。

D.徐志摩凭借着对康桥景物的细致观察、深切爱念,以画作文,不仅画出了康桥的骨与肉,更画出了康桥的血脉与精气。

2.请解释文中画线句的含意。

(1)但不满意的生活大都是由于自取的。我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决不是我们大多数人仅仅从自身经验推得的那样暗惨。

(2)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这是极肤浅的道理,当然。

3.请根据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简要概括文中康河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