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黄河 ②郑和下西洋 ③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 ④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黄河

②郑和下西洋

③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

读了上面六个短语或诗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应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热爱祖国 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而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也许不必考虑“国家兴亡”,但我们应该把这个理念贯彻到爱国之中。 “以热爱祖国为荣”,我们从小就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中,岂能不爱国?《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讲述的是一个去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智对对话课教授“刁难”的事,他用机智和巧辩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在对话课中,教授问了他一个经精心策划的问题:“我可以知道你来自北京中国还是台湾中国吗?”中国留学生沉静地回答:“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这句话虽简短,却字字千钧,尤其强调了“教授”和“常识”两个词,言外之意不乏嘲讽。在最后,中国留学生对于教授提出的“中国富强的标准”之问题作出了精彩的回答:“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天所要承受的这类刁难!”借“中国富强的标准”之题,郑重宣告??中国人人格、中国尊严的不容侵犯,并给这场“刁难”和“反刁难”画上了句号。他??一名普通的中国留学生,在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学生和法国教授面前,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以危害祖国为耻”,我曾经从报纸上看到过两篇让我印象深刻的文章。一篇是说一些小学生将戴在脖子上的红领巾用来擦汗,擦桌子,使红领巾都快成了“万能抹布”。他们可知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他们这么做简直是对祖国的侮辱。另一篇是讲一个参加青年歌手大赛的选手竟不认识祖国的国旗!我们在笑之余,又不得不沉思:为什么中国人不认识中国国旗?为什么他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的常识却不知道?也有人说,他是因为紧张才出现这种情况的,但这未免也太荒唐了吧?简直是不可理喻!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时代,也许不能为祖国的兴亡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我们必须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尽自己的一份力。 【解析】 试题首先需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审题。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短语与诗句中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在写作时需要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①中“黄河”,可以从自然的母亲之河,生命的源泉;中华历史文化的象征;黄河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入手。②中“郑和下西洋”,可以从学科技术的发展,造船事业的发展,加强国际沟通与交流,善于吸收国外的精华等方面分析。如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一路一带”。③句“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结合中华的复兴,中国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应该有爱国意识等分析。④句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强调爱国、舍小家为大家等。⑤句主要讲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关心国家大事,负起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等。⑥句主要讲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服老。要放眼全局,站得高,看得远,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参考立意: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等;发展综合国力需要“走出去”和“引进来”等;每个人应该有爱国精神和责任意识;乐观面对生活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要求内容全面,不超过50个字。

作为一项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志愿服务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助力。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就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种途径。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封学生自荐信中的部分正文,其中有几处表达不恰当,请指出并修改。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诚挚地感谢您拨冗拜读我的自荐信!我是XX学院的一名后生,即将迈出校门。在校期间,我勤奋学习专业知识,曾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颇有建树。我积极投身学生会和广播站等学生组织,荣获校级“优秀三好学生兼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我真诚地希望加盟贵单位,我定会以饱满的热情,为贵单位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敬请斟酌,恳请垂怜,回函是盼!

自荐人:XXX

X年X月X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       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      ”。(     )——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      ,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      的收益。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B. 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C. 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 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D. 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B. 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

C. 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D. 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炙手可热    曲高和寡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B. 街谈巷议    曲高和寡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C. 街谈巷议    高山流水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D. 炙手可热    高山流水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子把婚期延迟到秋天,是因为对方“______________”。回顾婚姻生活,自评没有差错,可是对方“______________”,行为没有准则,三心二意。

(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结了士大夫之族师道不复的原因。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岩居僧

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1.下列对全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题,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

B. 颔联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颈联具体写其生活,虽无惊人之笔,但精练自然,无斧凿痕。

C. 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

D. 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主题思想的点睛。

2.颔联“过”“摇”两字生动形象,请结合诗歌分析其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