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很多年前,在华为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华为不需要科学...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很多年前,在华为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华为不需要科学家,华为需要工程商人。”对此,任正非比喻称,沙漠里是不能种郁金香的,但是改造完的沙漠土壤,是可以种植的。库布齐、塞罕坝、以色列不也是遍地绿茵吗?他说:“当年,华为是急着解决饭碗问题,顾不及科学家的长远目标。……今天我们已经度过饥荒时期了,有些领域也走到行业前头了,我们要长远一点看未来,我们不仅需要工程商人、职员、操作类员工……,也需要科学家,而且还需要思想家。”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 生活需要创新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学者画了四种不同的图形,让人们在其中选出一种与其余三种不同的图形。于是人们便根据自己对此不同的认识,各抒己见。这样, 一道题得出了不同答案。这件事足以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创新,答案就会笼统单调;没有创新,世界就不会丰富多彩;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 创新是丰富生活的手段。没有创新,我想 ,世界上第一盏电灯还没有诞生,我们还要在煤油灯暗淡的光下生活-辈子;第一架飞机还没有出现,人们要经过几个月乃至几十年的功夫历经艰辛,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没有创新,社会便不会如此现代化,人们之间的联系也不会如此紧密。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美是生活, 美是创新。 ”这一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应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去装饰我们的生活。古之人尚知创造,今天我们又哪里能抛弃创造,抛弃创新呢?创新是生活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争相创新。不创新就会落伍,不创新就会滞后。我国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要想求生存,要想使我们的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更要加快创新的脚步要使创新落实到社会每个行业、每个角落。教育要创新,改革要创新,科技要创新。我们应当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克服前边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向创新这个方向迈进。 我们的生活需要创新,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我们要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正如那位学者出的一道题会得出不同的有理有据的答案那样,其实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若是只能得出一种答案,那么我们就要从主观方面看看我们是不是思想僵化,是不是被局限在框框里了。因此,创新还应破除旧观念,老框框,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迈出前进道路上坚实的步伐,走向新世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材料作文能力。这是一道富有思辩色彩的作文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进行理性分析,思考蕴含其中的哲理,进而确立最佳立意角度。从关键语句“当年,华为是急着解决饭碗问题,顾不及科学家的长远目标”“今天我们要长远一点看未来”可以确定立意。 【立意】 ①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指导思想。(任正非语。) ②随着时间推移与形势发展,必须创新策略。(《吕氏春秋·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③一成不变,不思改革,无疑会伤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成语:刻舟求剑,缘木求鱼。) ④要根据时势的变化着眼长远走向未来。(《红楼梦》第四回:“大丈夫相时而动”。) ⑤自身改善之后,则要进一步追求卓越,努力实现自我完善。 ⑥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科学与思想来支撑和鼓舞。 【素材】 1、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国家根据综合国力,制定了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如从第一个五年计划一直到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在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确立以来,国家也制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样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在走好每一步之后,清楚地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 2、在科学研究领域,我国也制定了不同阶段的目标,如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之后再进行载人登月计划。 3、在人类发展进步的历程中,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4、名人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结构】 以上立意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不同的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目标;第二类是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第三类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科学与思想来支撑和鼓舞。第一类立意的作文,可以写成论述类文章,先从材料中引出论点,如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指导思想(或者从自身写起,“新的时代,新的目标”),接着运用论据进行论证,论据选用要兼顾古今中外,兼顾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然后,结合时代特点,联系自身实际,谈对主题的理解,这是深化主题所必须。最后是结论,强调论点,并提出对未来的展望。其他两类立意的作文,结构与之类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名著知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1)《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房东密考伯夫妇是狄更斯以他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密考伯夫妇那种“债多不用愁、乐天知命”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被称作“________主义”。

(2)《家》在揭露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也表现了以____为代表的觉醒了的青年一代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3)《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_______”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是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

(4)《红楼梦》中_________这一情节揭开了贾府败落的序幕,也揭示了贾府妯娌间、婆媳间、下人之间的重重矛盾。自此后,大观园诸芳流散,贾府无可挽回地走向败落。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世界读书日”广播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广播稿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感谢大家倾听今天的节目,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作者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死去的日子。书籍是进步的阶梯,是智慧的源泉,是我们的精神食粮。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甚巨,在“世界读书日”莅临之际,希望大家能在有事没事的时候多多阅读,打开智慧之门。

 

查看答案

习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曾经,科幻大片一直被好莱坞垄断,从四十多年前的《星球大战》到近年来          的《星际穿越》和《火星救援》,中国影迷在赞叹的同时无数次发出疑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科幻大片?2019年,我们终于可以          地说:“我们也有了可以比肩好莱坞的科幻大作——《流浪地球》!”

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所有人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知:原来我们自己也能拍出这样          的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科幻大作!《流浪地球》中有句这样的台词:“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没错,(        )。当空间站A1告诉人类已经无路可走时,当人们陷入绝望时,有人站出来说:“我们去救另外一台发动机!”当被告知成功的概为零时,他们认为,即使这样,也要试一试。这样的故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从盘古开天辟地、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再到愚公移山,中国人面对灾难时所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战天斗地、不服就干!这部中国式的硬科幻大作,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见证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口皆碑     义正词严     美轮美奂     擢发难数

B. 炙手可热     理直气壮     气势磅礴     擢发难数

C. 炙手可热     义正词严     美轮美奂     数不胜数

D. 有口皆碑     理直气壮     气势磅礴     数不胜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正是永存希望,正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倔强和坚韧,拯救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B. 正是中国人骨了里的倔强和坚韧,正是永存希望,拯救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 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得到了拯救,是因为中国人永存希望,骨子里有倔强和坚韧

D. 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得到了拯救,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有倔强和坚韧,永存希望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这部中国式的硬科幻大作中,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见证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

B. 这部中国式的硬科幻大作,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阐释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

C. 在这部中国式的硬科幻大作中,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表达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

D. 这部中国式的硬科幻大作,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说明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尖锐对立的现象;在他一千年后,唐朝诗人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示了相似的情形。

(2)《论语》中,孔子说:“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而荀子在《劝学》篇以“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也指出了学与思的关系。

(3)《左传·庄公十一年》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之语,在《过秦论》中,作者贾谊用“_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概括了秦王朝“其亡也忽焉”的过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哀郢二首(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注)①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附近。②徂岁:言岁月流逝。下阪轮:下坡的车轮。③章华:指章华台,楚国离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先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了,接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光的流逝比作下坡的车轮。

B. 颔联紧承首联,由岁月轮转联想到人事代谢,感叹有很多像屈原一样被放逐的人,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

C. 颈联意境苍凉而悲壮,抒发了诗人心中那无法排解的报国无门的孤独、怨愤、惆怅、苦闷,深化了颔联的悲情。

D. 这首诗首联和尾联皆写景,遥相呼应,思路缜密,结构严谨;中间两联直抒胸臆,感情浓郁,情因景而发,主旨鲜明。

2.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