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

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化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相信中国文化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化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08月23日05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的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它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B. 人工智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机器人专家对人工智能将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表示出了忧虑。

C. 人工智能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

D. “人机对战”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使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对立起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为分析对象,借用现实例子,探讨未来发展走向,体现了时评文章及时性的基本特点。

B. 文章既肯定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发展和机遇,又深入地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

C. 对于人工智能,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工智能领域作用。

D. 文章引用相关的文件规定和专家的观点,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我们能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深刻探索自身存在的本质,将会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

B. “人机关系”是人工智能时代最令普通人关注的问题,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

C. 我们应深入探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D. 只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人工智能,并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就能避免未来人工智能失控的风险。

 

1.C 2.B 3.C 【解析】 1.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未然”改成“已然”,原文是“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B项,缩小范围,原文是“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很多人”可以包括专家,也包括普通人。C项,原文是“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结合文意,人工智能在现在与未来都是人类工具,C项表述正确。D项,“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曲解文意,原文是“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①2014 年 8 月 31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将 9 月 30 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提醒人们铭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富强献出生命的英雄。

②雷锋被说成是造假,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碉堡被认为是假的,邱少云烈士、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也被质疑,刘胡兰被恶意中伤成“红军连长的小三”,江姐被人说成是出卖色相的风流女性……

③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并没有刻上某一个具体英雄的名字。不要窄化英雄的概念,只要足够努力,平凡的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姬文刚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但是,农业知识的表达十分复杂,行业内的“缄默知识”、经验方法等要转化为数字表达十分困难。__在这个区域、这个品种适合的农业数据,在另一个区域、另一个品种未必适合,这些都导致智慧农业的业务门槛相对较高。智慧农业早期投入大,回收期长,_____;但是科技巨头、上市公司更注重长期效益,他们将努力克服困难,布局智慧农业。中国农业未来市场规模巨大,会吸引更多的资源向智慧农业集聚。我们有理由相信,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公司的一份声明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近日,有不法分子假扮我公司人员在网上发布假的招聘信息,严重损害了我公司声誉。特别警告广大网友,切勿轻信。我公司如有招聘,将在正式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特此公告!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8 年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首演。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们感受到“悬崖村”近年来发生的      的变化。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      )。舞台背景上,山民世代攀爬的藤梯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舞剧中,新生代的表演热情奔放,老一辈的表演       ,塑造出一个个饱满鲜活的形象,如柔美温婉的阿果、隐忍顽强的阿达、庄重贤惠的阿嫫……他们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     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程。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证明,《大凉山的回响》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心灵回响”。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       ,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暖的大山深处,走进那遥远而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串联故事,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B. 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C. 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表演故事,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D. 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串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翻天覆地    丝丝入扣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B. 翻天覆地    有条不紊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C. 前所未有    丝丝入扣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D. 前所未有    有条不紊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

B. 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的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C. 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D. 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面对世人责难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在世间,他可谓没有什么追求。

(2)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刘裕北伐中原收复河山的雄壮气势。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______”,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 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