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某公司的一份声明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

下面是某公司的一份声明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近日,有不法分子假扮我公司人员在网上发布假的招聘信息,严重损害了我公司声誉。特别警告广大网友,切勿轻信。我公司如有招聘,将在正式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特此公告!

 

“假扮”改为“假冒/冒充”;“假的”改为“虚假”;“警告”改为“提醒”;“正式”改为“正规”;“公告”改为“声明”。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对应用文的格式、表达习惯等有一定了解,首先仔细审读题干,再依据题干仔细阅读题目,特别注意有无语病,表达是否得体,格式是否正确等。“假扮”“假的”过于口语化,不够正规,应分别改为“假冒/冒充”“虚假”;“警告”表达不得体,改为“提醒”;“正式招聘网站”搭配不当,改为“正规招聘网站”;“公告”不符合声明的格式,改为“声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8 年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首演。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们感受到“悬崖村”近年来发生的      的变化。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      )。舞台背景上,山民世代攀爬的藤梯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舞剧中,新生代的表演热情奔放,老一辈的表演       ,塑造出一个个饱满鲜活的形象,如柔美温婉的阿果、隐忍顽强的阿达、庄重贤惠的阿嫫……他们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     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程。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证明,《大凉山的回响》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心灵回响”。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       ,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暖的大山深处,走进那遥远而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串联故事,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B. 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C. 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表演故事,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D. 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串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翻天覆地    丝丝入扣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B. 翻天覆地    有条不紊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C. 前所未有    丝丝入扣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D. 前所未有    有条不紊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

B. 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的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C. 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D. 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面对世人责难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在世间,他可谓没有什么追求。

(2)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刘裕北伐中原收复河山的雄壮气势。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______”,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 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一剪梅 宿龙游朱氏楼

(宋)蒋捷

小巧楼台眼界宽。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

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梨花月底两眉攒,敲遍阑干,拍遍阑干。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阕点明登临,楼台虽小,视野却开阔,词人登楼眺望,内心酸楚忧愁之感油然而生。

B. 词中“迷漫”一词构成重复,形成复沓之美,词人急切地想望见故乡,却只见到云烟、流水茫茫一片。

C. 作者创设独特的时空情境,“宽”对应“小”,拉开视野的宽度,“暮”呼应“朝”,拓展时间的长度。

D. 下阙写春天寒气袭人,让人难以安歇,词人不堪忍受春寒,故站在月下面对洁白的梨花双眉紧蹙。

2.词中“敲遍阑干,拍遍阑干”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两者有何异同?请从情感表达与手法运用方面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念奴娇·过洞庭

宋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写下这首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紧扣题目,点明地点与时间,“更无一点风色”强调没有一丝微风,为后文对水面的描写作铺垫。

B.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是上阕的结语,同时巧妙地引出下阕写景——词人对自己岭南岁月的回顾。

C. “细斟北斗”是说以北斗星为酒器,细斟慢饮,化用了屈原《九歌》“援北斗兮酌桂浆”的意思。

D. 这是一首豪放词,整首词想象奇特,意象壮大,在写景中融入词人自己独特的感受,圆融统一,让人回味。

2.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不忽木,字用臣。资禀英特,进止详雅,世祖奇之,师事太子赞善王恂。恂从北征,乃受学于国子祭酒许衡。览诸经,日记数千言,衡每称之,以为有公辅器。十五年,出为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帝遣通事脱虎脱护送西僧往作佛事,还过真定,箠驿吏几死,诉之按察使,不敢问。不忽木受其状,以僧下狱。脱虎脱直欲出僧,辞气倔强,不忽木令去其冠庭下,责以不职。脱虎脱逃归以闻,帝曰:“不忽木素刚正,必尔辈犯法故也。”继而燕南奏至,帝曰:“我固知之。”十九年,升提刑按察使。

二十四年,右丞相桑哥奏立尚书省,诬杀参政杨居宽、郭佑。不忽木争之不得,桑哥深忌之,尝指不忽木谓其妻曰:“他日籍我家者此人也。”因其退食,责以不坐曹理务,欲加之罪,遂以疾免。车驾还自上都,其弟野礼审班侍坐辇中,帝曰:“汝兄必以某日来迎。”不忽木果以是日至帝见其癯甚问其禄几何左右对以病假者例不给帝念其贫命尽给之。

二十八年春,帝猎柳林,彻里等劾奏桑哥罪状,帝召问不忽木,具以实对。帝大惊,乃决意诛之。罢尚书省,复以六部归于中书,欲用不忽木为丞相,固辞。帝曰:“朕昔听桑哥,致天下不安,今虽悔之,已无及矣。朕识卿幼时,使卿从学,欲备今日之用,勿让也。”不忽木曰:“朝廷勋旧,位居臣右者尚多,今不次用臣,无以服从。”帝曰:“然则孰可?”对曰:“太子詹事完泽可。向者籍没阿合马家,其赂遗近臣,皆有簿籍,唯无完泽名;又尝言桑哥为相,必败国事,今果如其言,是以知其可也。”乃拜完泽右丞相,不忽木平章政事。大德三年,于官,年四十六,谥文贞。

(节选自《元史·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忽木果以是日至/帝见其癯/甚问其禄几何/左右对以病假者例不给/帝念其贫命/尽给之。

B. 不忽木果以是日/至帝见其癯/甚问其禄几何/左右对以病假者例不给/帝念其贫/命尽给之。

C. 不忽木果以是日至/帝见其癯甚/问其禄几何/左右对以病假者例不给/帝念其贫/命尽给之。

D. 不忽木果以是日/至帝见其癯甚/问其禄几何/左右对以病假者例不给/帝念其贫命/尽给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祖: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太宗、高宗等。

B. 国子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C. 辇: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如:帝辇、凤辇。

D. 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古代帝王死日崩,有爵位的大官死日薨。

3.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忽木天资聪颖,博闻强识。曾先后师从太子赞善王恂、国子祭酒许衡。许衡常常称赞不忽木,认为日后其能成为王公辅相之人。

B. 不忽木廉正守职,执法公允。西僧横行无法,差一点将驿吏鞭打致死,不忽木毅然接受连按察使都不愿受理的案子,惩处了作恶者。

C. 不忽木不畏权臣、险遭报复。不忽木为被桑哥诬告杀害的杨居宽和郭佑辩护,因此得罪了右丞相桑哥。桑哥想加罪于不忽木,不忽木因患病而免遭加罪、报复。

D. 不忽木淡泊名利,让位于人。元世祖欲用不忽木为丞相,但是不忽木决然辞让,力荐完泽,世祖最终采纳了不忽木的建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辞气倔强,不忽木令去其冠庭下,责以不职。

(2)朝廷勋旧,位居臣右者尚多,今不次用臣,无以服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