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相亲记 阴历新年来了。一天,周太太跟方鸿渐说,张家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相亲记

阴历新年来了。一天,周太太跟方鸿渐说,张家把他八字要去了,请算命人排过,跟他们小姐的命"天作之合,大吉大利"。张先生请他去吃便晚饭,无妨认识那位小姐。鸿渐本不愿跟这种俗物往来,但转念一想,自己从出洋留学到现在,还不是用的市侩的钱?反正去一次无妨。这位张先生名叫吉民,但他喜欢人唤他Jimmy。他在美国人花旗洋行里做了二十多年的事,手里着实有钱。只生一个女儿,不惜工本地栽培,教会学校里所能传授熏陶的洋本领、洋习气,美容院理发铺所能制造的洋时髦、洋姿态,无不应有尽有。这女儿刚十八岁,中学尚未毕业,可张先生夫妇以为女孩子到二十岁就老了。夫妇俩磋商几次,觉得宝贝女儿嫁到人家去,总不放心,不如招一个女婿到自己家里来。那天张先生跟鸿渐同席,认为他颇合资格:家世头衔都不错。方家经这番战事,摆不起乡绅人家臭架子,这女婿可以服服帖帖地入赘到张府上。

方鸿渐下午办公完毕去张家,经过一家皮货铺子,看见獭绒西装外套,新年廉价,只卖四百元。鸿渐常想有这样一件外套,可是盘算一下,只好叹口气。到了张家,张先生热闹地欢迎道:"Hello! Doctor 方,好久不见!"张先生跟外国人来往惯了,说话有个特征    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他仿美国人读音,惟妙惟肖,也许鼻音学得太过火了,不像美国人,而像伤风塞鼻子的中国人。

鸿渐和张小姐没有多少可谈,只好问她爱看什么电影。跟着两个客人来了,一个叫陈士屏,是欧美烟草公司的高等职员。一个叫丁讷生,也在什么英国轮船公司做事。张太太说,人数凑得起一桌麻将,何妨打八圈牌再吃晚饭。方鸿渐赌术极幼稚,身边带钱又不多,不愿参加,宁可陪张小姐闲谈。经不起张太太再三怂恿,只好入局。没料到四圈之后,自己独赢一百余元,心中一动,想假如这手运继续不变,那獭绒大衣便有指望了。八圈打毕,方鸿渐赢了近三百块钱。同局的三位一个子儿不付,一字不提,都站起来准备吃饭。鸿渐唤醒一句道:"我今天运气太好了!从来没贏过这许多钱。"

张太太如梦初醒道:"咱们真糊涂了!还没跟方先生清账呢。陈先生,丁先生,让我一个人来付他,咱们回头再算得了。"便打开钱袋把钞票点交给鸿渐。

饭后散坐抽烟喝咖啡,鸿渐瞧见沙发旁一个小书架,猜来都是张小姐的读物。一大堆《西风》、原文《读者文摘》之外,还有原文小宇白文《莎士比亚全集》、《新旧约全书》、翻版的《居里夫人传》、《我国与我民》等不朽大著以及电影小说十几种。一本小蓝书,背上金字标题道:《怎样去获得丈夫而且守住他》。鸿渐忍不住抽出一翻,只见一节道:"对男人该温柔甜蜜,才能在他心的深处留下好印象。女孩子们,别忘了脸上常带光明的笑容。"看到这里,这笑容从书上移到鸿渐脸上了。抬头忽见张小姐注意自己,忙把书放好,收敛笑容。陈先生要张小姐弹钢琴,大家同声附和。张小姐弹完,鸿渐要补救这令她误解的笑容,抢先第一个称"好",求她再弹一曲。他又坐一会,才告辞出门。洋车到半路,他想起那书名,不禁失笑。丈夫是女人的职业,没有丈夫就等于失业,所以该牢牢捧住这饭碗。哼!我偏不愿意女人读了那本书当我是饭碗。想到这里,鸿渐把天空月亮当作张小姐,向她挥手作别。

客人全散了,张太太道:"这姓方的不合式,气量太小,把钱看得太重,给我一试就露出本相。好像怕我们赖账不还的,可笑不可笑?"

张先生道:"什么博士!还算在英国留过学,我说的英文,他好多听不懂。我不爱欧洲留学生。"

张小姐不能饶恕方鸿渐看书时的微笑,干脆说"这人讨厌!你看他吃相多坏!全不像在外国住过的。他喝汤的时候,把面包去蘸!。他吃铁排鸡,不用刀叉,把手拈了鸡腿起来咬! 吓!这算什么礼貌?"

张家这婚事没结果,周太太颇为扫兴。可是方鸿渐记得《三国演义》里的名言:"妻子如衣服。"当然衣服也就等于妻子;他现在新添了皮外套,损失个把老婆才不放在心上呢。

(选自钱锺书《围城》,有删改)

(注)指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虽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采用全知视角,综合运用了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等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B. 张太太等三人打完麻将后并非不愿意出钱,而是为了试探方鸿渐,方鸿渐小气贪财是导致相亲失败的原因之一。

C. 张小姐开始对方鸿渐还抱有好感,后来发现他受邀来访的目的并非相亲,于是在方鸿渐离开之后刻薄地议论他。

D. 本文细致介绍了张小姐的书架,这一细节描写颇有意味,既表现出张小姐的家庭、文化背景,又暗示出人物特点。

2.从安排女儿相亲一事上可以看出张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3.讽刺手法的运用是《围城》的一大艺术特色,请结合本选段简要分析。

 

1.C 2.①迷信,请算命人排生辰八字。②传统守旧,给十八岁的女儿相亲,认为女孩子到二十岁就老了。③自私狭隘,怕女儿嫁出去受罪,希望招一个上门女婿。④势利庸俗,认为方家家世头衔都不错,但现在摆不起乡绅人家臭架子,方鸿渐会服服帖帖入赘张府。 3.①算命人说方鸿渐和张小姐的命是“天作之合,大吉大利”,但初次相亲便不欢而散,既对中国旧式的婚姻习俗进行了讽刺,也对张家的势利庸俗进行了嘲弄。②张先生说话里喜欢嵌着英文字,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辛辣地讽刺了张先生的崇洋媚外(附庸风雅)。③张太太打牌输钱不付账.想以此试探未来的女婿,结果方鸿渐却拿这笔钱买了皮大衣.这是对她工于心计、算盘落空的讽刺。④张小姐的书架上摆着《怎样去获得丈夫而且守住他》,这表明她虽然有知识,受过良好教育但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完全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体现了作者的讽刺。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选项“张小姐开始对方鸿渐还抱有好感,后来发现他受邀来访的目的并非相亲”错误,原文并没有说张小姐开始对方鸿渐还抱有好感,而且后来也没发现他受邀来访的目的并非相亲。故选C。 2.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由原文“一天,周太太跟方鸿渐说,张家把他八字要去了,请算命人排过,跟他们小姐的命‘天作之合,大吉大利’”可知张先生迷信。由原文“这女儿刚十八岁,中学尚未毕业,可张先生夫妇以为女孩子到二十岁就老了。”可知张先生传统守旧。由原文“夫妇俩磋商几次,觉得宝贝女儿嫁到人家去,总不放心,不如招一个女婿到自己家里来。”可知,张先生自私狭隘。由原文“那天张先生跟鸿渐同席,认为他颇合资格:家世头衔都不错。方家经这番战事,摆不起乡绅人家臭架子,这女婿可以服服帖帖地入赘到张府上。”可知,张先生势利庸俗。 3.本题考查了欣赏作品中艺术手法的能力。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手法的题目,题干中给出了手法,在文中找到例句分析,然后分析表达效果即可。由原文“客人全散了,张太太道: ‘这姓方的不合适,气量太小’”可知初次相亲便不欢而散,既对中国旧式的婚姻习俗进行了讽刺,也对张家的势利庸俗进行了嘲弄。由原文“"张先生跟外国人来往惯了,说话有个特征——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可知辛辣地讽刺了张先生的崇洋媚外。由原文“张太太道: ‘这姓方的不合适,气量太小,把钱看得太重,给我一试就露出本相。好像怕我们赖账不还的,可笑不可笑? ’”可知是对张太太工于心计、算盘落空的讽刺。有原文“一本小蓝书,背上金字标题道:《怎样去获得丈夫而且守住他》。”可知体现了作者对张小姐完全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的讽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围绕着“大数据杀熟”是否存在的争论延续至今仍无定论,但从去年初爆出到现在,“大数据杀熟”所指向的在线差旅平台风波难断。3月11日上午,携程针对微博网友“陈利人”订购机票遭遇的烦心事发表道歉声明,称二次支付显示无票是系统Bug所致,绝无“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这件事,基本还是各说各的理:消费者言之凿凿“这个可以有”,在线服务摊手表示“这个真没有”。回头看,2008年以来,爆料或控诉在线旅游、酒店、机票等电商平台的疑似“大数据杀熟”行为不胜枚举;乃至十年之后的2018年,“大数据杀熟”被评为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中消协甚至还将其列为2019年新春重点关注对象。但诡异的是,迄今没有认定出一个板上钉钉的杀熟案例。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如一堵厚重的铜墙铁壁,将真相阻隔在电商的最终解释权手里。

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其实就是依据数据的精准分析,对于粘性强的用户,利用信息不对称不动声色加价或者拒绝优惠推送的差别化价格策略。消费行为往往就是这样,用惯了、用多了,价格反而不敏感了。因此,新客户50块钱就能买到的服务,老客户可能还是停留在100块钱的档位上。电商平台的这种策略偏好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在最大化利润的目标面前,大数据提供的便利是不可能受道德诚信制约的。

有人说愿打愿挨,谁让消费者不去货比三家呢?这话经不起基本逻辑的考量:首先,利用大数据来杀熟果真合法吗?且不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实施不久的《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亦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利用消费偏好选择性推送本就是一个过于精明的商业选择,更别说少数电商平台扭曲价格信息等主观恶意行为了。再说,市场进化得再高级,终究是“人”的市场。如果技术只是为卖方提供了耍心眼儿的机会,市场信用岂非要随着技术迭代而灰飞烟灭?

很多时候,个性化服务与“大数据杀熟”是叫人傻傻分不清的,消费者即便是熟谙“货比三家”的道理,恐怕终究逃不开数据的惦记。就比如这些所谓的“系统Bug”,谁来为之验明正身呢?有人说,拿过的折扣、用过的满减红包,最后总得通过“大数据杀熟”的方式吐出来。这话或有偏颇,却说破了一个道理:在宰客这件事上,线上线下是没什么差别的;监管若不到位,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现在最大的疑问是:在“大数据杀熟”这件事上,电商平台们异口同声说是假的,那么,就真的只是消费者的群体癔症吗?这个问题,职能部门应该及时出手,为迷茫的消费者解惑答疑。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3-21,作者邓海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数据杀熟”是一种“宰客”现象,是电商平台违背道德诚信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做法。

B. “大数据杀熟”是否存在,消费者和在线服务大体上还是各执一端,争论不休。

C. “大数据杀熟”问题由来已久,成为各媒体乃至中国消费者协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D. 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点而向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做法是不合法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面对“大数据杀熟”,相关职能部门不能袖手旁观,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态度。

B. 作者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从两个方面批驳了“大数据杀熟”的责任在消费者自身的说法。

C. 文章从“大数据杀熟”现象谈起,以呼吁职能部门监管到位结束全文,指出了解决“大数据杀熟”这一问题的具体做法。

D. 文章采用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方法,既阐述了“大数据杀熟’’的概念,又论述了电商平台推卸责任的错误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迄今为止,中消协尚未认定一个确凿的杀熟案例,这说明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

B. 消费者对某件商品或某项服务用惯了、用多了,对价格失去敏感了,就一定会掉入“杀熟”的陷阱里。

C. 利用对数据的精准分析,电商经营者可以掌握消费者的偏好,从而实现选择性推送。

D. “大数据杀熟”的真相之所以难以明了,原因是消费者没有掌握相应技术,卖方因而有了“杀熟”的机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水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太,不成一事又空枝。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__________。要知道,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后果。因为抗生素虽然可以治病,___________。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而造成耳聋;青霉素可引起皮疹和药物热,甚至过敏性休克。因此强调__________,重视抗生素的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查看答案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四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日前国防科工局发布的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二个月昼机构控制出现了异常的消息,让无数国人在产生了第三个月昼它能否正常自主唤醒的忧虑的同时,献上了希望它能经受住第二个月夜超低温考验的祝福。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喜剧有时也被称为滑稽剧,                                                               ,或者说,是一种严肃的喜。

①滑稽剧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小错误,不成功的事情,而喜剧却源自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表现旧的、假的、丑的、恶的一方的失败的本质

②滑稽剧主要是善意的戏谑、讥讽和批评,喜剧却是毫不留情地揭露、批判和犀利、辛辣、痛快地嘲讽

③因而会引人发笑

④但喜剧与滑稽剧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

⑤因此,喜剧比滑稽剧更具严肃性

⑥这是因为喜剧中存在着滑稽剧因素,如行为或语言的乖僻、夸张、倒错、变形及明显的虚假和假作        

正经、自相矛盾等

A. ③④⑥①②⑤ B. ⑥③④①②⑤

C. ⑥④②③①⑤ D. ③⑥④①②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