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望帝春心托杜鹃 B.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望帝春心托杜鹃

B.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C. 百年多病独登台剑

D. 枯松倒挂倚绝壁

 

D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都是古今异义”,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设题,考生可以把今天的意思代入句中,看是否合乎语境。A项,“春心”,古义,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今义,爱慕异性的情怀。B项,“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C项,“古义”,借指晚年;今义,很多年,终身或一辈子。D项,绝壁,指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古今一样。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雄飞雌从绕林间

B.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C.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D. 转徙于江湖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城市车辆尾气排放量不断增大的今天,太原市提倡并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对改善大气污染、维护城市环境是大有裨益的。

B. 10年来,金砖五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加强合作,不仅给世界提供了解决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等问题的良方,而且也给五国人民带来福祉。

C.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严禁医疗养生类节目以介绍医疗、养生知识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发布广告、推销产品。

D. 电视剧《白鹿原》围绕白、鹿两家祖孙三代人的命运为线索,展现了渭河平原长达半个世纪的变迁史,受到观众热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黄惇先生的书法作品或如醉舞狂歌,或如行云流水,透射出一个文人博大雄壮的内在气魄和淡泊高雅的灵魂追求。

②瓷都景德镇是有名的污染之城,今年,该市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规划,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作,整座城市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③随着智能终端逐渐普及,“万物互联时代”正纷至沓来,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需要我们多加防范。

④人们表扬某人情商高,并不是认为其善于逢迎拍马,巧言令色,而是称赞其了解和管理自己情绪、经营人际关系的能力强。

⑤高考结束之后,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名为“状元笔记”的学习资料,这些资料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学生和家长一定要理性看待,防止上当受骗。

⑥第十三届全运会网球团体赛1/8决赛昨天在天津网球中心打响,天津男女两队势如破竹,以一局未失的战绩双双挺进八强。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兴八首(其一)》中,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锦瑟》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清明二首(其二)

杜甫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①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②。

十年蹴鞠③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④,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⑤山河锦锈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注:①偏枯:麻痹。②左书空:用左手在空中写字。③蹴鞠:踢球。④紫塞:泛指北方。⑤汉主:指唐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第二联近承首联,“系舟”应“飘泊”,“左书空”对“右臂偏枯”,将老病漂泊的境况具象化。

B. 第三联远承首联,“蹴鞠”“秋千”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儿时欢乐场景的追忆,以儿时之乐衬老境之苦。

C. 第五联里的“秦城”“汉主”含蓄深婉,真切动人地表达了诗人想念京华之深,欲归故都之切。

D. 本诗前三联侧重叙事,叙中融情,后三联重在写景,景真情切,两大部分双峰并峙,各显千秋。

E. 尾联以“春”“白”叠用见妙,春水归向洞庭,白苹逢春生长,让原本愁苦的诗人又顿感欣慰。

2.本诗四五两联虚实结合,动静兼具,可谓构思精妙。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