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我校某文学社社长给校长写的一封信,其中有五处在表达上不妥当,请找出并改正。...

下面是我校某文学社社长给校长写的一封信,其中有五处在表达上不妥当,请找出并改正。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我是贵校XX文学社的社长,我社想出版一本名为《青春足迹》的书。这本书收录了我社同学的88篇大作,是我们文学社全体成员智慧的结晶。请您抽出时间拜读,并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您是著名的教育家,能得到您的鼎力相助,我社一定会蓬荜生辉。希望您能同意,在此先表歉意!

祝您工作顺利!

XX文学社

2018年11月7日

 

①“贵校”改为“咱们学校”(或“学校”,或删掉“贵校”)。 ②“大作”改为“作品”(或“文章”或“习作”)。 ③“拜读”改为“阅读”。 ④“蓬荜生辉 ”改为“倍感荣幸”。 ⑤“歉意”改为“谢意” 【解析】 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贵校” “大作”“拜读”均是敬辞,用在此处不当,应该用谦辞。“蓬荜生辉”用于家中,此处不当;文段中没有表达抱歉的意思,不合语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从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地球生命历经了五次演化: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大约有85%的物种灭绝;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是3.65亿年前,海洋生物遭到重创;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是2.5亿年前,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第四次物种大灭绝是1.85亿年前,80%的爬行动物灭绝了;而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使得存在于地球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灭绝了。(    )。

在地球生命演化中,在所有灭绝的物种里,恐龙是最重要也最    的。40多亿年间发生的无数偶然事件造就了今天地球上的    。与地质历史上远古生物的多样性相比,人类只是   

地球在承载着生命与人类文明的同时,在过度开发、水质污染、植被破坏的影响下,地球已经    数量庞大的人口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然而,地球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和强度,地球会不会有“弹尽粮绝”的一天?当前最为急迫的事情就是维护、保护好物种之间的多样性平衡,使整个自然界保持蓬勃生机。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五次物种大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

B. 恐龙等物种被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

C. 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是造成地球上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D. 造成地球上主要物种灭绝的原因是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难以置信     大干世界     沧海一粟     疲惫不堪

B. 确信无疑     芸芸众生     九牛一毛     不堪重负

C. 确信无疑     大干世界     九牛一毛     疲惫不堪

D. 难以置信     芸芸众生     沧海一粟     不堪重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数量庞大的自然资源,巨大的生态压力让人难以承受。

B. 数量庞大的人口在分分秒秒、日日夜夜地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地球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

C. 数量庞大的人口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使得地球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

D. 人们在分分秒秒、日日夜夜地向地球索取数量庞大的自然资源,还要承受着巨大的生态压力。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命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则是代代相传,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就体现了这一哲理。

(2)李白的《将进酒》中突出表现作者对富贵奢华生活鄙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杜甫《登岳阳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创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描写洞庭湖湖水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梅花引①·荆溪阻雪

 蒋捷②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释:①梅花引:古代的词牌名。②蒋捷: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为时人所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词首句“白鸥问我泊孤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白鹭的口,说出了词人孤舟夜泊的境况。

B. “花外楼,柳下舟”一句虚实结合,写了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借繁华景物抒发愉悦之情。

C.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渲染了词人此刻所处的环境之恶劣:天色昏黄,雪花纷飞,冰冷刺骨。

D. “有梅花,似我愁”一句再次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梅花愁于寒雪,更烘托出词人心境无限凄凉。

2.本词中,词人的“愁”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人也。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日:“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

三府辟,皆不就。除侍中、安西军司,并称疾不起。遂屏居墓所,几将十年。王濛、谢尚犹伺其出处,因相与省之,知浩有确然之志。既反,相谓曰:“深源不起,当如苍生何!”庾翼贻浩书曰:济一时之务,须一时之胜,何必德均古人,韵齐先达邪!”浩固辞不起。建元初,简文帝时在藩,始综万机,卫将军褚裒荐浩。浩上疏陈让。自三月至七月,乃受拜焉。

时桓温既灭蜀,威势转振,朝廷惮之。简文帝以浩有盛名,朝野推伏,故引为心膂,以抗于温,于是与温颇相疑贰。王羲之密说浩,令与桓温和同,不宜内构嫌隙,浩不从。

胡中大乱,朝廷欲遂荡平关、河,于是以浩为中军将军。浩既受命,以中原为己任,上疏北征。次山桑,而襄[注]反,浩惧,退保谯城,器械军储皆为襄所掠,士卒多亡叛。桓温素忌浩,及闻其败,上疏罪浩。竟坐废为庶人

浩少与温齐名,而每心竞。温尝问浩:“君何如我?”浩曰:“我与君周旋久,宁作我也。”温既以雄豪自许,每轻浩,浩不之惮也。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永和十二年卒。

(选自《晋书·殷浩传》,有删改)

[注]襄:姚襄。羌人,后归东晋,与殷浩不合,判而北归。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

B. 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

C. 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

D. 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 文帝,文中指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 中原,文中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华夏民族的摇篮。

D. 庶人,文中指无官爵的平民。“废为庶人”意为被削去官职,成为平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浩才智出众。有人问他,为什么做官时梦见棺材,得财时梦见粪土,他的回答充满智慧,当时的人把他的回答作为名言。

B. 殷浩受到赏识。朝廷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很多人都希望他出来做官,庾翼还写信给他,希望他出来做官。

C. 殷浩不畏权贵。桓温灭蜀后,权势大涨,简文帝因为殷浩名声大,把他作为心腹,抗衡桓温,桓温派人求和,被他拒绝。

D. 殷浩遭人忌恨。他年轻时和桓温齐名,两个人有心结,在他受命讨伐胡人遭遇失败时,桓温趁机上疏谴责他。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濛、谢尚犹伺其出处,因相与省之,知浩有确然之志。

(2)温既以雄豪自许,每轻浩,浩不之惮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20万人,比去年多出25万,就业压力不小。我们在北京随机采访了一些应届高校毕业生,来听听他们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求职故事。

北京林业大学大四女生赵瑛琦说:“我比较随性,所以在找工作过程中,户口指标不重要,我可能在北京待几年,再去其他城市体验一下。”不少人表示,自己的将来有无数可能,不一定非被户口、城市“锚定”。

很多同学对薪酬比较看重,他们表示,人不能活在真空里,城市生活成本是真实的存在。但同时,许多人表示可以接受较低的起薪,只要有利于事业的发展,看得到将来的发展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郭金玲之前收到一家企业的录用意向,工作内容是写材料,被她婉拒,“我性格外向,更喜欢去采访调研、写新闻,不太适合坐办公室。”

一位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告诉记者,对高校毕业生来说,想找个工作其实不难,难的是同时满足内心多种需求的理想工作。“现实总追不上期望,期望是非常理想的嘛,很多焦虑是这么来的。其实理性一些,海阔天空。”

信息不对称是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中遇到的第一关。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卫星杓说:“很多时候,我们因为错过招聘信息而错失理想职位。”

此外,就业歧视也是毕业生的一大烦恼,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仍存在一些隐性要求。

(巩育华等《大学生想找啥工作》《人民日报》2018.5.2)

材料二:

(选自20018年05月02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企业是想要一来就能独当一面的“成品”,还是“潜力股”?

三元食品的选择是后者。李萍说,一方面,成熟企业的核心技术团队已经形成,他们具备了培养、传授专业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因此需求量基本趋于稳定;另一方面,成熟企业具有良好的、规范的培养环境与发挥平台,能够利用企业文化、管理制度、顶岗轮岗实习、工作成果展示、封闭式训练营、导师制等形式多样的内容,培养、引导新员工成为认同公司企业文化的合格员工。

阿里巴巴也认同这个选择,刘湘雯说:“新人可能并不是完美的‘成品’,但给企业带来了活力、新颖的思考角度。所以,目前我们的校园招聘是‘招培一体化’的,也就是说,我们会将招聘和对新人的培训结合起来。在大学生入职后的第一年,我们会通过各类培训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企业氛围,掌握职场所需的基本技能,完成从‘校园人’向‘职场人’的转变。”她介绍,目前,阿里巴巴的团队领导里面也有不少是从大学生入职开始,一路成长起来的。

(摘编自王昊男等《企业想招啥样人》)

材料四:

去年年初,武汉推出人才新政,推出建设和筹集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让他们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目前,武汉已经推出了超过7000套人才公寓,大学生经在线申报、审核、选房等步骤后,即可拎包入住。根据武汉当地媒体的报道,在落户新政实施后,武汉市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30.1万人,新落户14.2万人,分别是上年的2倍、6倍,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除了武汉外,包括南京、成都、西安、长沙、珠海、杭州、天津、北京、深圳、吉林、郑州、石家庄等多个城市也都相继推出人才政策,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吸引大学毕业生、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落户发展。

除了各地的人才政策,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和自主创业。比如,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等、自主创业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此外,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就在张博雅举棋不定时,清华大学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的老师给予了帮助,“了解了我的未来职业规划后,指导中心老师给我分析了3份工作的薪资待遇、发展前景和学术环境,眼前的路逐渐清晰了,我最终选择了回西安工作。”

(摘编自2018年5月8日《北京青年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材料二中的图一可以看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不再是毕业生必选项,更多的人看重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的二三线城市。

B. 从材料二中的图二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在就业时希望尽早了解企业更多的用人要求,这反映了他们就业时的功利心态。

C. 材料三表明,三元食品希望新人是“潜力股”原因有二:一是核心技术人才需求量渐趋稳定,二是拥有良好的培养环境。

D. 材料三中阿里巴巴与三元食品都具有良好的培养环境,这表明用人单位不仅要有“招人”能力,更需要强化“育人”能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加,就业压力增大,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不一样的就业期望和就业帮扶需求。

B. 大学生就业存在心理焦虑,这种焦虑更多的是来源于个人期望和社会现实的冲突,因此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C. 大学生作为企业的新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成品”,但是能给企业带来新颖的思考角度,这是老员工不具备的。

D.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最根本的是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到位,要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做好心理咨询等。

3.结合材料一中的采访实录,概括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整体特征和困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