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齐桓公之时,晋客至,有司请礼。桓公曰:“告仲父”...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齐桓公之时,晋客至,有司请礼。桓公曰:“告仲父”者三。而优笑曰:“易哉,为君!一曰仲父,二曰仲父。”桓公曰:“吾闻君人者劳索人,于使人。吾得仲父已难矣,得仲父之后,何为不易乎哉?”

或曰:桓公之所应优,非君人者之言也。桓公君人为劳于索人,何索人为劳哉?伊尹自以为宰汤,百里奚自以为虏于穆公。虏,所辱也;宰,所羞也。蒙羞辱而接君上,贤者之忧世急也。然则君人者无逆贤而已矣,索贤不为人主难。且官职,所以任贤也;爵禄,所以赏功也。设官职,陈爵禄,而士自至,君人者奚其劳哉?使人又非所佚也。人主虽使人,必以度量准之,以刑名参之;以事于法则行,不遇于法则止;功当其言则赏,不当则诛。以刑名收臣,以度量准下,此不可也,君人者焉佚哉?

索人不劳,使人不佚,而桓公曰:“劳于索人,佚于使人”者,不然。且桓公得管仲又不难。管仲不死其君而归桓公,鲍叔轻官让能而任之,桓公得管仲又不难,明矣。已得管仲之后,奚遽易哉?管仲非周公旦。周公旦为天子七年,成王壮,授之政,非为天下计也,为其职也。夫不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背死君而事其仇;背死君而事其仇者,必不难夺子而行天下;不难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难夺其君国矣。管仲,公子纠之臣也,谋杀桓公而不能,其君死而臣桓公,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

使管仲大贤也,且为汤武,桀、纣之臣也;桀、纣作乱,汤、武夺之。今桓公以易居其上,是以桀、纣之行居汤、武之上,桓公危矣。若使管仲不肖人也,且为田常。田常,简公之臣也,而弑其君。今桓公以易居其上,是以简公易居田常之上也,桓公又危矣。管仲非周公旦以明矣,然为汤、武与田常,未可知也。为汤、武,有桀、纣之危;为田常,有简公之乱也。已得仲父之后,桓公奚遽易哉?若使桓公任管仲,必知不欺己也,是知不欺主之臣也。然虽知不欺主之臣,今桓公以任管仲之专借竖刁、易牙,虫流出尸而不葬,桓公不知臣欺主与不欺主已明矣,而任臣如彼其专也,故曰:桓公暗主。

取材于《韩非子·难二》

注:①宰:厨师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使人                      佚:同“逸”,安逸

B. 以事于法则行                遇:适合

C. 此不可也                    释:放弃

D. 其君死而桓公                臣:我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闻君人者劳索人                 伊尹自以为宰

B. 桓公君人为劳于索人               授之

C. 使人又非所佚也                     若使管仲大贤也

D. 是以简公易居田常之上也           若使桓公任管仲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主虽使人,必以度量准之,以刑名参之。

君主虽然是使用人,但必须用法度来衡量他们,用名实是否相符来检验他们。

B. 夫不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背死君而事其仇。

不杀害幼君而去治理天下的人,一定不肯背着已死的君主去侍奉先君的仇敌。

C. 是以桀、纣之行居汤、武之上,桓公危矣。

这就好比有桀、纣一样的行为而处在汤、武之上,齐桓公是很危险的。

D. 桓公不知臣欺主与不欺主已明矣。

桓公不能识别臣子欺主还是不欺主,已经很明白的了。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齐桓公与优人的对话告诉我们得到贤才很不容易,得到贤才后做国君就很容易了。

B. 伊尹和百里奚二人蒙受羞辱为君主献计献策的事例证明君主得到贤才是很容易的。

C. 作者通过管仲和周公旦的对比,证明管仲不会背叛齐桓公,会尽心辅佐齐桓公的。

D. 用桀、纣处汤、武之上和简公处田常之上与桓公处管仲之上类比,说明桓公处境危险。

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管仲不死其君而归桓公,鲍叔轻官让能而任之。

②已得仲父之后,桓公奚遽易哉?

6.文段最后说:“故曰:桓公暗主。”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齐桓公是糊涂昏庸的君主。

 

1.D 2.D 3.B 4.C 5.①管仲不为他的主人公子纠殉身而归顺了齐桓公,鲍叔不看重自己的职位而让给有才能的管仲担任。 ②已经得到管仲之后,桓公哪里就很容易呢? 6.①在作者看来,寻求贤人并不是君主的难事,使用人也不是安闲的事。并不像齐桓公所说的,寻求人才很费力,使用人时就安逸了;②同时作者认为,齐桓公得到管仲并不难,但管仲不是周公旦,不管是管仲是大贤人,还是德行不好,对于齐桓公来说,都是很危险的。但齐桓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③历史已经证明,齐桓公像信任管仲那样使用竖刁、易牙,最终导致悲惨的结局。所以说齐桓公是糊涂昏庸君主。 【解析】 1.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词类活用现象。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项,“其君死而臣桓公”的“臣”是臣服的意思。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实词辨析一般带入原文自习推敲,也可以采用虚词的推断办法。一般采用排除法或者直选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项,“于”,第一处是介词,引进动作设计对象;第二处是介词,向。B项,“以”,第一处介词,认为,;第二处介词,把。C项,“使”,第一处动词,使用;第二处假使,连词。D项,两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独,助词不译。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B项,“夫不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背死君而事其仇”,应该翻译为:能够不篡夺幼君的君位而去治理天下的人,必定不肯背叛已死的君主去侍奉先君的仇敌。重点实词“背”是背叛的意思。故选B。 4.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本题要求选出“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C项,“证明管仲不会背叛齐桓公,会尽心辅佐齐桓公的”曲解文意,原文是“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管仲的取舍不像周公旦,是可得而知的,是对其持怀疑态度。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死”为动用法,为┄死;“归”动词,归顺;“轻”意动用法,以┄为轻。(2)中的“奚”疑问副词,哪里;“遽”副词,就;“易”动词,容易。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到文本中寻找相对应的内容,最后分析概括,结合文本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本题要求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齐桓公是糊涂昏庸的君主。文中桓公曰:“┄吾得仲父已难矣,得仲父之后,何为不易乎哉”,齐桓公认为费力地找到人才以后,使用人才就很安逸了,作者认为“以刑名收臣,以度量准下,此不可释也,君人者焉佚哉”,在作者看来,寻求贤人并不是君主的难事,使用人也不是安闲的事。作者又说“┄桓公又危矣。管仲非周公旦以明矣,┄为汤、武,有桀、纣之危;为田常,有简公之乱也”,认为齐桓公得到管仲并不难,但管仲不是周公旦,不管是管仲是大贤人,还是德行不好,对于齐桓公来说,都是很危险的,但是齐桓公并没有认识到这个危险。文章最后说“今桓公以任管仲之专借竖刁、易牙,虫流出尸而不葬,桓公不知臣欺主与不欺主已明矣”,用事实说明齐桓公像信任管仲那样使用竖刁、易牙,最终导致死后蛆虫爬出门外还不能安葬,落得悲惨结局。所以说齐桓公是糊涂昏庸的君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起到今天,由1G到4G,再到即将来临的5G,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1976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马丁·库珀首先将无线电应用于移动电话。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并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同年,国际无线电大会批准了800到900兆赫频段用于移动电话的频率分配方案,正式开启了移动通信新纪元。在此之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都开始建设基于频分复用技术(FDMA)和模拟调制技术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即1G。1G系统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安全性和抗干扰性存在较大问题,因此手机无法真正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价格更是非常昂贵,成为当时的一种奢侈品和财富的象征。相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都还记得,风衣、墨镜、大哥大这样的打扮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可是非常有派头。

即将迈入21世纪时,通信技术进入了2G时代。和1G不同,2G采用的是数字传输技术。这极大的提高了通信传输的保密性。2G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TDMA规格所发展出来的,以GSM为代表;另一种则是CDMA规格,复用Multiplexing形式。随着2G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流行,虽然价格仍然较贵,但不再是奢侈品。诺基亚3110、摩托罗拉8200C等经典机型更是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应运而生。3G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智能手机的发展, 3G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几百KB每秒,人们可以在手机上直接浏览网页,收发邮件。

2008年3月,国际电信联盟指定了4G标准。要求峰值速度在高速移动的通信(如在火车和汽车上使用)达到100Mbit/s,固定或低速移动的通信(如行人和定点上网的用户)达到1Gbit/s。

1G时我们用手机打电话,2G时我们能互发短信、看文字信息,3G时上网看图片,而4G时我们看视频和直播。从1G到4G,不仅信号越来越好,安全性越来越高,上网也越来越快了。那么即将到来的5G会比4G有哪些突破呢?根据国际通信标准组织的定义,5G将具有三大特点:

大带宽:下载速率理论值将达到每秒10GB,将是当前4G上网速率的10倍。

低延时:5G的理论延时是1毫秒,是4G延时的几十分之一,基本达到了准实时的水平。

广联接:5G单通信小区可以连接的物联网终端数量理论值将达到百万级别,是4G的十倍以上。

5G的三个特点分别“催化”出未来三类应用场景:

第一,“快”——在5G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4K的电影,理论上不超过18秒。有了5G,VR/AR技术与全息通信的速率提高了,360°的画面清晰而稳定的呈现,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远隔万里却身临其境”的神奇。

第二,“稳”——如果只是速度的提升,还谈不上质变。5G最显著的特点是低延时和高可靠性,即在任何环境下都表现稳定。5G网络让医生在“混合现实”工具的帮助下完成精准的开颅手术,比“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更精准。

5G技术能够支持速度高达每小时500公里的设备,因此它还推动了无人驾驶汽车。例如,普通人踩刹车的反应速度大约是0.4秒,而在5G场景下无人车的反应速度有望不到1毫秒,这无疑是无人驾驶可能最终获得使用者信任的基础之一。无人驾驶这块巨大的蛋糕正吸引全球众多企业关注。

第三,“密”——5G网络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万台设备,非常有助于物联网发展。

材料二

华为在5G发展中的基站和手机技术

无线电频谱的特点是频率越高,允许分配的带宽范围越大,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递的数据量就越大。通信频谱从1G的900兆赫兹提升到4G的1800兆赫兹以上,而国际电信标准组织定义的5G的主流频段是3000-6000兆赫之间。然而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衰减非常厉害,传递的距离就短,也容易被阻挡,用户体验上就会不达标。

如果说高频谱的有效应用能让更多人传递更多的信息,那么决定信号覆盖的基站则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更好的传递信息。通常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是一个以基站为圆心的一个圆,在这个圆之内的手机都可以被这个基站的信号所覆盖。离基站近的地方信号就会好,上网速度就会很快,打电话也更清楚。

5G为了信号稳定,运营商可以多建基站,而这样一来工程量巨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多出的成本也会分摊到消费者头上。而华为通过分析现有站点存在的情况,开发出了三种新基站技术,即包括“1+1站点”、“全刀片站点”和“0站址站点”,全面解决了5G基站的推广成本问题。

这其中,“1+1站点”主要通过电源叠加,将现有模块简化,解决30%的站点的电源系统不足问题。“全刀片站点”则是将模块标准化,有效解决了传统的站点占地大,费用高,安装维护复杂的问题。“0站址站点”则不需要额外增加基站或者模块,通过“三层立体组网”的理念,将传统的基站增加杆站层组网,真正实现了现在资源共享。如果三种技术全面实施,基站的建设成本将至少节约50%。

5G小基站,全世界只有华为才能做到。正是如此,华为虽然受到美国等国阻扰,还是获得了32份订单,华为5G基站发货量超过4万个。

从5G基站到5G智能手机,华为无一不是领先世界的领跑者。当地时间2019年2月24日,华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正式发布了首款5G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 8GB+512GB组合,售价2299欧元,相当于人民币1.75万元,国内售价减少4000元,预计于2019年6月份发售。据了解,HUAWEI Mate X搭载业界首款7nm 5G多模终端芯片——巴龙 5000,理论峰值下载速率可达业界最快的4.6Gbps,能带来5G疾速通信联接体验。现场测试结果显示,下载一部1G大小的电影只需要3秒的时间。这款产品还采用全新升级的4500mAh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全球最快的55W超级快充,最大限度满足5G时代的全新续航需求。它的突出特点是采用一整张高强度柔性OLED显示屏,采用鹰翼式折叠设计,通过华为自研的革命性铰链技术,将手机+平板两种形态合而为一,实现一体化的折叠形态,兼具手机和平板两种形态, 闭合后是便携舒适的6.6英寸大屏手机,展开后仅5.4毫米轻薄厚度,变身为轻盈灵巧的8英寸平板。在展开状态下,它是一款移动办公与娱乐神器,在浏览网页、查看邮件同时,还能在游戏中给人沉浸式大屏体验。不仅如此,它展开后大屏幕可一分为二,编辑邮件时可以直接从图库中拖拽需要的图片,高效便捷。

从上游的芯片、基站,到5G手机、VR/AR设备,高清电视等5G产品,再到自动驾驶、智慧工厂、智能家居等未来的应用场景,未来5G将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

1.根据材料内容,关于1G的相关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1G通信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历时二十余年。

B. 第一代移动电话使用的频段是800到900兆赫。

C. 1G是基于频分复用技术和模拟调制技术建立的。

D. 大哥大采用模拟信号,因为其安全性得到追捧。

2.根据材料内容,关于2G至4G通讯技术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2G采用的是数字传输技术, 手机走入寻常百姓家。

B. 2G的技术是TDMA 规格和CDMA规格的融合。

C. 3G采用的是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D. 从2G到4G,信号越来越好,安全性越来越高。

3.根据5G的特点,下列应用场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5G的大宽带,让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深圳分会场实现了网络直播。

B. 5G 速度快,通过VR眼镜在丽江古城可以看到昆明海埂大坝海鸥飞翔。

C. 5G的低延时,使孟超医院完成了50公里外远程实验动物肝小叶切除手术。

D. 5G背景下,无人车的刹车速度比普通人快许多,不会再出现交通事故。

4.关于5G基站建设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越长,带宽越大,速度越快,传递距离越长。

B. 国际电信标准组织定义的5G的主流频率和4G频率相比,大幅提高。

C. 可以通过多建基站来缓解高频率信号的衰减,但是通讯成本会提高。

D. 手机在接收信号过程中,离基站越远,信号强度和速度会逐渐递减。

5.关于华为5G小基站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华为采用“1+1站点”,实现模块简化,解决了站点30%的电源系统不足问题。

B. 华为采取“全刀片站点”,将模块标准化,解决了之前占地大,费用高问题。

C. 华为的“0站址站点”,增加杆站层组网,实现资源共享,基站建设成本节约50%。

D. 华为目前世界第一,凭借基站技术优势,打破美国阻挠,建成4万座基站。

6.关于折叠手机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华为的首款5G折叠屏手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正式发售。

B. 巴龙 5000芯片峰值下载速率最快达到4.6Gbps。

C. 折叠手机电池具有大容量、高密度,充电快的特点。

D. 华为手机折叠状态屏幕达到6.6英寸,厚度仅5.4毫米。

7.结合材料一、二,根据5G的要求、特点,华为在基站建设和折叠手机领域有哪些技术创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久前,清华大学出新规,本科生不会游泳就拿不到毕业证书,此举立即引起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议。近几年,中小学生溺亡人数居高不下。有数据显示,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游泳,作为生存技能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就能掌握游泳技能。但因安全、成本、师资等问题,城市的中小学普及游泳课困难重重,农村的中小学无疑更是纸上谈兵。清华新规是否合理?有没有必要把游泳纳入学校必修课程?还有没有其他好办法让大部分孩子都能有机会学习游泳?

请你针对上述材料,谈谈自己的想法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简答题(100字左右)

请简述《家》中琴作为新女性的表现。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最近,由于“博物馆”一词成为热搜,兴起了一股“文物热”。许多年轻人将参观博物馆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带动了博物馆衍生产业的发展,多数博物馆必将实现盈利,我国迎来了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春天。

(1)“博物馆”一词成为热搜并非兴起“文物热”的原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南开大学徐文涛团队与美韩两国科学家合作,研发出了世界上      的柔性人造触觉神经,更智能的人造皮肤出现      。人类皮肤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其中成千上万个感受器用于感知压力、温度、位置等信息。(       )。如果能让机器人拥有类似人类皮肤的触觉,可以感知温度、压力,甚至具有神经活动,那么它们将“解锁”更多的新技能,进而实现       的目标。据介绍,这种柔性人造触觉神经能够很好地模拟人类皮肤触觉功能,能够与生物体神经信号兼容,实现人造神经与动物神经形成的杂化反射弧。研究人员已成功利用其与蟑螂腿实现的连接以及运动控制,初步证实了这种兼容性。这种人工神经触觉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柔性和高灵敏度,它可应用于假肢中与人体神经系统相兼容,柔性轻质的结构将使相关产品具有很好的舒适性,相关产品便会        ,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具有潜在意义。同时,由于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使其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冠绝一时 指日可待 随心所欲 锦上添花

B. 首当其冲 唾手可得 随心所欲 画龙点睛

C. 冠绝一时 唾手可得 为所欲为 画龙点睛

D. 首当其冲 指日可待 为所欲为 锦上添花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神经信号由这些信息转化而成,逐级传送到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中

B. 这些信息转化成了神经信号,逐级传送到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中

C. 神经信号将这些信息进行了转化,在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逐级传送

D. 这些信息被转化成神经信号,在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逐级传送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由于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因而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

B. 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使其实现类似人类感知的作用,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

C. 由于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使其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的作用。

D. 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从而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