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久前,清华大学出新规,本...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久前,清华大学出新规,本科生不会游泳就拿不到毕业证书,此举立即引起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议。近几年,中小学生溺亡人数居高不下。有数据显示,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游泳,作为生存技能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就能掌握游泳技能。但因安全、成本、师资等问题,城市的中小学普及游泳课困难重重,农村的中小学无疑更是纸上谈兵。清华新规是否合理?有没有必要把游泳纳入学校必修课程?还有没有其他好办法让大部分孩子都能有机会学习游泳?

请你针对上述材料,谈谈自己的想法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会游泳才能毕业,只是正常校规 清华大学不会游泳不能毕业,西安交大不会太极拳不能毕业,这两个规定之所以引起舆论热议,其实也反映了长期以来,中国高校把体育课教学普遍边缘化的现象。 据报道,清华大学最近重拾百年老校规,决定从2017级本科新生开始,学生须通过入学后的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的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继清华大学之后,媒体还披露西安交通大学从1998年开始将太极拳设为必修课,至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 把两门专业体育课与学生毕业资格挂钩,这在中国的高校中并不多见,所以很多人听来颇有几分新鲜。而清华与西安交大,都是中国的百年名校,校纪校规与办学风格,都备受社会关注。两校规定引发舆论热议,当然在情理之中。不过细究清华与交大的这两个规定,其实并无不妥之处。 先以清华大学的规定来说,稍熟悉高校情况的人都知道,体育课与专业一样,是一个课程群,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不合格不能毕业,这是一个正常的校规。 这个校规的合理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清华大学的师资和场馆可以保证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高质量游泳课之要求,二是清华大学没有要求人人都成为游泳健将,而只是达到基本标准。游泳并非高难绝技,而是一门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普通体育项目,现在很多学生小时候就学习游泳,游泳合格对他们来说,本身不是问题。即使来自北方旱塬,小时候没有学过游泳的学生,经过老师指导和课后的练习,掌握游泳基本技能并不困难;至于完全不适合游泳运动的学生,学校也有免修或替代性学习的方案;三是游泳作为一项体育项目,锻炼效果比较好,有助于提升耐力,且在水中运动,引起关节肌肉损伤的风险也比较小,另外,它还是一个重要的生存技能。 清华大学具有开展游泳运动的良好条件,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这样一项技能,并提出基本要求以督促他们养成健身之良好习惯,这么做,完全合情合理。 相较于游泳而言,太极拳运动对场地要求更为简单,而太极拳素为民众喜闻乐见,是一项极为普及的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效果也是有目共睹,师资也不难保证。和清华一样,西安交大也没有要求学生个个练成太极高手,而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太极拳基本套路,坚持练习而已。 清华与西安交大这两个规定之所以引起舆论热议,其实也反映了长期以来,中国高校把体育课教学普遍边缘化的现象,在很多高校,虽然体育名为必修课,但素不为学校重视,在这样一个大气候下,体育老师也无法对教学有严格要求。而与体育课边缘化相对应的,是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很多学生生活懒散,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清华和西安交大能够正视这一问题,通过强化校规的办法,督促学生养成健身习惯,其积极意义不言自明。 我们还要进一步强调,大学内部规章,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放下身段,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也是一个社会机构的基本义务。但是,一个大学,应该在法律规定下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设置课程,更是一个学校的基本权利。社会应该鼓励高校不走寻常路,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和校园文化。清华和西安交大这两个百年名校的这种探索,都合情合理,足以为学校增添光彩。 【解析】 试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源自媒体的一则新闻,宜就事论事,写成时文评论。主要事件是清华新规引发各方议论,可以从赞成者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反对者的角度分析。立意的参考方向: 一、赞成“游泳入校”: 1、作为育人单位,学校对此责无旁贷。 2、游泳入校,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3、培养安全和生命意识,从游泳开始。 4、掌握防溺技能,从娃娃抓起。 5、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合力,让学生能文能“泳” 6、清华“游”首创,育人新方向。 二、反对“游泳入校”: 1、学校已不堪重负,不具备开“游”条件(缺钱缺师资) 2、学校不是万能的,开放社会资本来培“游”。 3、人生要学习掌握的技能多多,学校无法大包大揽。 4、游泳入校让学校背负巨大的安全责任。 5、家长是启蒙老师,学校不能是学生成长的免费“保姆” 6、清华作为顶尖高校,不该在基本技能上设门槛阻学生毕业。 具体给分参见高考评分细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答题(100字左右)

请简述《家》中琴作为新女性的表现。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最近,由于“博物馆”一词成为热搜,兴起了一股“文物热”。许多年轻人将参观博物馆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带动了博物馆衍生产业的发展,多数博物馆必将实现盈利,我国迎来了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春天。

(1)“博物馆”一词成为热搜并非兴起“文物热”的原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南开大学徐文涛团队与美韩两国科学家合作,研发出了世界上      的柔性人造触觉神经,更智能的人造皮肤出现      。人类皮肤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其中成千上万个感受器用于感知压力、温度、位置等信息。(       )。如果能让机器人拥有类似人类皮肤的触觉,可以感知温度、压力,甚至具有神经活动,那么它们将“解锁”更多的新技能,进而实现       的目标。据介绍,这种柔性人造触觉神经能够很好地模拟人类皮肤触觉功能,能够与生物体神经信号兼容,实现人造神经与动物神经形成的杂化反射弧。研究人员已成功利用其与蟑螂腿实现的连接以及运动控制,初步证实了这种兼容性。这种人工神经触觉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柔性和高灵敏度,它可应用于假肢中与人体神经系统相兼容,柔性轻质的结构将使相关产品具有很好的舒适性,相关产品便会        ,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具有潜在意义。同时,由于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使其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冠绝一时 指日可待 随心所欲 锦上添花

B. 首当其冲 唾手可得 随心所欲 画龙点睛

C. 冠绝一时 唾手可得 为所欲为 画龙点睛

D. 首当其冲 指日可待 为所欲为 锦上添花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神经信号由这些信息转化而成,逐级传送到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中

B. 这些信息转化成了神经信号,逐级传送到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中

C. 神经信号将这些信息进行了转化,在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逐级传送

D. 这些信息被转化成神经信号,在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逐级传送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由于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因而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

B. 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使其实现类似人类感知的作用,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

C. 由于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使其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的作用。

D. 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从而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蜀相》中作者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

(3)《夜归鹿门歌》中,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情人:多情的人,指自己;一说指亲人。

1.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写景,辽阔大海上升起一轮皎洁明月。即景生情,诗人想起远在天涯的友人,此刻与“我”同望明月。前句“望月”,后句“怀远”,紧扣诗题。

B. 颔联直接抒发思念之情。因“思”生“怨”,相思之深、相思之极、因而埋怨长夜漫漫,夜不能寐;“竟夕”,以至于通宵都在思念,极言相思之烈。

C. 颈联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传达感情,描绘诗人彻夜难眠的情形。“灭烛”月光满屋,更加可怜月的孤独;“披衣”庭院散步,露水湿衣,相思之浓。

D. 尾联说月光虽美,可无法捧在手中送给远方思念的人,还不如在梦里与思念的人团聚。寄希望于梦中,足见对友人思念之切,情感真挚,深化中心。

2.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用何种手法表达意境之美的?请指出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