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

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美丽生活不可欺 惊鸿一瞥,顾盼生光,唇红欲滴,笑靥如花,如此“佳人”,原无非出自“美颜神效”,这让多少人感叹,浮华年代,真实不再! 其实,真实,也是一种美。 纪伯伦曾说:“真实,也是一种美。”真实,恰恰美在它的坦诚,美在它的自信。当人们乐于用各种美图软件修改五官,便沦入自欺欺人的虚伪之中,而恰恰正是这种虚伪淹没了真实,让社会陷入千篇一律的“人造美人”的审美之中。缺乏真实的美,是浅显而缺乏内涵的,不能算上是美好的东西。谈起真实之美,我不禁联想到杨绛在《我们仨》中描述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真情实感,美得让人动容。同样,生活的真实不应掩盖在各种虚假中,应当让真实之花自在绽放。 再深一层来说,各种美颜工具的“横空于世”,正源于人们内心对美的肤浅认识。 人们对美的认识越来越多地停留在外貌、身材等外在形态,以致让他们忘记了真实的样子恰恰是最美最自然的。且看古人,梅雨飞絮,闲愁几许的诗人贺铸,恰恰不是一位身材魁梧、英俊潇洒的男子,相反,史书记载中,他是位貌极丑,色青黑的诗人罢了。可又何妨?如此容貌不阻他诗句中的柔情似水、美不胜收。同样,人的审美不应停留在浅表的外貌“修改”,如此虚假,倒有做作矫揉失真的丑态。让真实回归到美的行列,人们审美时要认可真实,善于发现真实中遗憾的美。正如《匆匆那年》里曾说:“真实生活正正美在它的残缺与遗憾。”人们的审美也应接受生活中那份真实的不完美。 而真实的缺位,也与社会过分崇尚单一审美标准有关。“白富美”、“高富帅”成为衡量美的标准,这无形中扼杀了真实生活中各种美的存在。在单一审美标准的驱使下,大量PS美照泛滥成灾,人们用现代技术描画起一副虚伪的皮囊。而日本大学生研发的这一“反美颜”工具,不仅仅是对社会单一审美的挑战,更是对社会真实的呼唤。微博上有句话很率真:“宁可胖得有个性,也不要瘦的雷同。”美好,因为真实生活中人人各异。而真实中参差不齐的差异,不应被单一审美的虚假扼杀。 让公众真正接受真实,关键是要提高社会的审美水平,让人们对美的认识不局限于清丽的五官那么外在的层次,要知道,一个人的气质与涵养不是美图秀秀可以掩盖的。真实中的美,源于一个人的气度与修养,源于他的洒脱。 纵无杏眼流光,香艳红唇,人也可以真实自在地活出美不胜收的人生。 正所谓,美丽人生不可欺。 【解析】 试题材料由两个段落组成,第一段围绕“自拍美颜”的现象展开,先呈现现象,再围绕具体的“自拍美颜”现象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 1.自拍美颜是爱美之心的体现。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追求也是人的一种天性,无可厚非,甚至也可以说是理直气壮。所以,考生对此角度可持肯定态度。但是,人的形象美也是有不同层次的,有人为的刻意之美,也有自然的朴实之美,有外在之美,也有内在之美,而从材料中所反映的以及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看,“自拍美颜”这种做法无疑是一种人为的刻意之美,是强调外在之美的一种表现。“自拍美颜”确实能让人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美化,但刻意的终究不能长久,也有“见光死”的危机,单纯的美化外表而不注重内在的美化,那么,对形象美的认识也是肤浅的。所以,同样是追求美,但是以什么为美以及对何为美的认识却能区分不同层次考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也为“爱美之心”的理解留下来了辩证思考的空间。 2.自拍美颜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此角度和前一角度形成对比,是对自拍美颜现象的负面评价。因为借助各种自拍软件的神效,通过柔化、磨皮、增白、瘦脸、美瞳等美化处理,虽能得到一张张赏心悦目的美照,但却无法真正改变容颜,换言之,自拍美颜只是一个通过美化软件幻化而成的假象,假就是假,即使以假乱真,但终究无法代替真实,自拍美颜只是对真实容颜的一种掩盖,自欺的同时也欺人。而过度迷恋自拍之人也大多是缺乏自信之人,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其实,当一个人足够自信、内心足够强大之时,并不会把外在的容颜视作炫耀的资本。就如“我很丑,但我很温柔”,这是一种自我肯定;就如马云虽其貌不扬,但站在人群中,依然是世界的中心。此角度适宜顺向立意。 第二自然段整体上与第一自然段构成对比,“反美颜”与“自拍美颜”相对而立。这样的对比,有利于引导考生拓展对某个具体现象的认识。而本题则通过“反美颜”与“自拍美颜”的对比使考生对“自拍美颜”现象的认识更为清晰而理性。本段材料同样提供了几个不同的立意角度: 1.“反美颜”软件能消除美图效果,让虚假的美丽回归真实。这其实对前文“对真实的掩盖”的一种回应,真实始终是真实,不管如何掩盖,终有被识破的一天,倒不如从一开始就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 2.“反美颜”软件可以避免欺骗的产生。这也是对前文“是自欺也是欺人”的回应。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也存在因“自拍美颜”而引发的一些欺骗行为,尤其是在愈加开放的网络时代,网络社交越来越成为我们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而沟通交流的首要条件即是真诚,缺乏真诚的沟通交流必然是无法长久的。借助自拍软件的神效,一切都看上去很美,但往往与真实存在一定差距,而“反美颜”的问世无疑打击了此种“自拍美颜”的现象。同时,此角度也反映了我们以貌取人的错误认识,正是我们大部分人过分强调外表,以貌取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自拍美颜”现象的泛滥,若然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是关注外在美,而是注重内在美,那么也不会产生过分自拍美化的现象。 3.“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此角度表达了对“反美颜”软件的不同看法,认为适当地美化真实是可以接受,是无伤大雅的。 对于此角度的立意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从肯定的角度来看,适当地美化个人形象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就如化妆,既可以悦己,也可以悦人,通过适度的美化,把自己的最好一面展现在他人的面前,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及他人的一种尊重。延伸开来,例如现实浪漫主义、革命浪漫主义等,这些文学创造手法都是在基于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适当想象和夸张,不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吗?所以具体到个人形象而言,只要是在真实基础上的适度美化,未尝不可。从否定的角度来看,认为生 活的真实无需美化,要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只要言之有理。这样的立意也是可以的。 本次写作内容其实就是如何看待“自拍美颜”的现象,只要围绕“自拍美颜”这个范围引发的思考与认识都是符合题意的,正向、反向立意皆可,也可辩证立意。 正向立意有:自拍美颜是爱美之心的一种体现,是对美的追求;自拍美颜,悦己,也可以悦人;适度美化自我,未尝不可…… 反向立意有:拒绝刻意之美,呼吁真实之美;自拍美颜,掩盖真实;自拍美颜,是自欺也是欺人;反美颜,呼吁真实;接收并悦纳真实的自己;反美颜,以诚相待;真实的自己,无需美化…… 辩证立意有:适度美颜,生活更精彩;内外兼修,人生更美;尊重真实,适度美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重阳节》(下图)是“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之一。请从构图要素和寓意内涵两个角度解说这幅作品(除文字要素之外)。要求:语言准确、表达鲜明,不超过6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学生会写的一封倡议书的部分内容,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入夏以来,我国长江流域产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人民生命财产经受了巨大的损失,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共产主义精神的体现。我们倡议全校师生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希望大家尽己所能,奉献爱心。愿意捐款捐物的师生请到学生会联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民宿,不是简单的一栋房子,而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当地风土人情的载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       ,民宿应或依托于历经沧桑的古老建筑,或依托于恬静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依托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精心设计,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选择民宿,实际上是在选择一种更有人情味、更让人满意的体验。走进民宿,院内树影斑驳,怪石嶙峋,真是       。一家民宿,如果只有古朴的房屋和美丽的景致,但服务态度和卫生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则会给人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使其吸引力大打折扣。所以,有品质的民宿不仅要富有特色和魅力,还要提供更加“走心”的服务以及合乎规范的卫生条件、消防设施等,让游客在消费体验中感到舒心、放心。

从长远来看,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规划,尤其是在一些适合民宿集聚发展的地区,更要统筹规划,实现差异化发展,切不可       ,一拥而上,简单模仿,恶性竞争。同时,(    ),拓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脱颖而出     就地取材    别具匠心    饮鸩止渴

B. 出类拔萃     因地制宜    别有洞天    急功近利

C. 出类拔萃     就地取材    别有洞天    饮鸩止渴

D. 脱颖而出     因地制宜    别具匠心    急功近利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尤其是可以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B. 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C. 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D. 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还要促进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产业链条得以延长

B. 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应该得以实现,延长产业链条

C. 还要促进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

D. 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应该得以实现,产业链条得以延长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寄韩仲止

戴复古

何以涧泉号?取其清又清。

天游一丘壑,孩视几公卿。

杯举即时酒,诗留后世名。

黄花秋意足,东望忆渊明。

(注)韩溉,字仲止,自号涧泉,南宋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所寄对象的自号入手,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说明韩仲止是一个清高绝俗的人。

B. “丘壑”即指自然,意思是说作者游于山林丘壑之间,自得其乐,突出了其隐者形象。

C. “孩视几公卿”意思是把公卿看得如同孩童一样,写出韩仲止不慕荣华的高士形象。

D. 颈联赞美韩仲止既要享受现世的生活乐趣、又要留给后世不朽声名的精神追求。

2.尾联是如何表达思想情感的?与前面内容有什么关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