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好生活”是一种生活,要正确理解“美好生活”,首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好生活”是一种生活,要正确理解“美好生活”,首先需要正确理解“生活”。一般来说,生活是人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是人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既指人当下的生活,也包括人整个一生的全部生活。因此,生活即人生,美好生活既指当下生活美好,也指一辈子生活美好,即美好人生。这就是中国古典“五福”幸福观所表达的意思。

人的生活受家庭、社会等外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但其状况更直接取决于生活者自己的主观条件。影响生活状况的主观条件包括许多方面,而其集中体现就是人格。人格是一个人人性禀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它是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的标志,也是一个人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人格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人生活得好坏来说至关重要。有好的人格才会有好的作为,有好的作为才有高品格的生活,而这种高品格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的美好生活。

人格由观念、知识、能力、品质等主要个性心理特征构成,表现为一个人具有一致性、稳定性的总体个性特征和完整精神面貌。人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环境、教育、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性现实化的结果。人格是剃断一个人及其生活的内在根据,而判断的标准则是人格对人性实现的程度。人性包括人谋求存在、生存、生存得好,生存得更好的各种潜在规定性。是由这些潜在规定性构成的复杂而统一的整体,而谋求存在得更好则是人性的根本规定性,即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个人身上体现为各种不尽相同的潜质。由这些潜质构成的整体就是具体的人性。人性隐含着人生的各种可能性,是人生复杂结构的深层结构。人性虽然是潜在的,但可以现实化为人格,并通过人格见之于人生。

人格的形成意味着人的成熟,人格的发挥则是人的生活,而人格本身是人性的现实化。因此,人的生命过程实际上有三个层次:作为人整个现实生命过程的人生。作为个人综合规定性的人格,以及现实化为人格的人性。人生——人格——人性,这是人从表层到深层的结构,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在这个结构中,人格是关键性因素。动物生存的模式是需要——行为——满足。而在人这里,在需要与行为之间增加了人格这个十分复杂的环节,并在满足之后还增加了一个享受的环节。因而人生存的模式就成为需要——人格——行为——满足——享受。人格的形成不仅表明人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人,也表明人具有了人的根本规定性(自为性)和本质规定性(社会性)。人格这个层次的逐渐形成体现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它是文明进化的积极结果,有利于人更好地生存发展。人格是人性与人生之间的枢纽。经过这一枢纽,人性得以实现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并具有一贯性。

(摘编自江畅《人民美好生活的个人创造之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的生活状况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其中人性是人的生活高度、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

B. 人性是人生复杂结构的深层结构,人性与人生间枢纽是人格,人格的形成表明人具有社会性。

C. 人性具有隐蔽性,隐含着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它必须现实化为人格,并通过人格见之于人生。

D. 人性禀赋、环境影响、个人修为等因素静态叠加构成了人格,人格也是影响一个人,生活状况的客观条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从“美好生活”切入,由生活谈及人生,明确表达了美好生活即美好人生的观点。

B. 文章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人与动物生存模式的对比,突出了人的独特生存模式。

C. 文章对人格、人性进行重点沦述,既有含义、特征的阐释,又表达了两者间任意转换的关系。

D. 文章阐释了人生、人格、人性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三者由表及里,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格虽然是后天形成,但它的逐渐形成推动着人类的文明进化过程,可使人生变得美好幸福。

B. 好人格,好修为,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能让人生丰富深沉、优美崇高。

C. 人的本性是人性的根本规定性,如果时代、地域、个体不同,那么人的本性会有不同的潜质。

D. 人能走多远,人生的境界能达到多高,人性禀赋、环境影响、个人修为可以诠释这些问题的。

 

1.B 2.C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人性是人的生活高度、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错误,选项张冠李戴,文章第二段说的是“人格……它是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的标志,也是一个人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文中说的是“人格”,而非“人性”,应将选项中的“人性”改为“人格”。C项,“必须现实化为人格”错误,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为“可以现实化为人格”。D项,“人性禀赋、环境影响、个人修为等因素静态叠加构成了人格”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影响生活状况的主观条件包括许多方面,而其集中体现就是人格。人格是一个人人性禀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人格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非这些因素的“静态叠加”。故选B项。 2.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两者间任意转换的关系”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只是说“人性虽然是潜在的,但可以现实化为人格,并通过人格见之于人生”,并没有表达出“任意转换”的意思。故选C项。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可使人生变得美好幸福”错误,从原文“人性得以实现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可看出“让人生变得美好幸福”的条件是“人性得以实现”。故选A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中学学生会准备举行一次青春读书活动。筹备会上,学生会主席提出可以模仿中央电视台《朗读者》形式,并要求登台朗读者必须在高中三年中有过获奖经历。文体部长表示反对:“读书活动,应该关注读‘什么’,而不是‘谁’读。”学习部长也说:“读书就是一种生活常态,不必太讲究形式。”学生干部们垂询与会的团委老师的意见,老师说:“读书也需要仪式感,只是用什么方式读,需要我们慢慢思考。”

对这次读书活动,你有怎样的建议与看法?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根据新闻内容写一则新闻点评。要求从两个侧面入手,写出自己的见解,语言表达准确,不超过85字。

“中国之声”3月10日报道,刘付宽、刘合强、刘文增、刘付军和郑德成五位老人,平均年龄67岁,喜欢在黄河里玩水弄船。他们自费做了警示牌,用油漆手写着“水深危险”。仅2017年6月19日至9月16日这短短87天的时间,就有18位溺水者被他们救上岸来。他们说:“只要有人落水,还是会跳进去救人,我们还不老。”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百香果又称鸡蛋果,__________,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氯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以及微量元素,有“采汁之王”的美称。__________,可以舒缓焦虑紧张、抑郁寡欢、神经紧张所引起的头痛、胃痛、尿频、心慌等症状。百香果虽好,__________,不然,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引起身体不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        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谁来担此重任?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       。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        。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  ,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显然,人们需要给外卖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

B. 显然,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与外卖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C. 显然,外卖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D. 显然,不仅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需要监管,而且外卖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目了然

B. 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一览无余

C. 司空见惯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一览无余

D. 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

3.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

B.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 “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

C. 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

D.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描写蜩与学鸠讥笑大鹏而自得其乐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则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杜甫在《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