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外地游客在武汉老字号“蔡林记”品尝了正宗的...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外地游客在武汉老字号“蔡林记”品尝了正宗的武汉热干面,赞不绝口。店主说:“欢迎以后常来啊!”该游客说:“一定一定!下次来武汉,一定还光临贵店。”

B. 小红生病了,给班主任老师写了请假条,主要内容是“因我不慎感冒发烧,不能到校上课,希望准我一天假,特此声明。”

C. 值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

D. 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吴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A项,“光临”是敬辞,用于对来客所说的话,敬称他人的来访,不能用作自己。可将“光临”改为“来”或“再来”。B项,小红请假,使用“特此声明”,语气生硬,不合场景。可去掉。D项,“绵薄之力”指微不足道的力量,是谦辞,不能用在他人身上。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真正意义上的咏竹文学的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_________。其时,最具有代表性的咏竹文学当属南齐谢眺的《秋竹曲》。在《秋竹曲》的后段中有云:“欲求枣下吹,别有江南枝,但能凌白雪,贞心荫曲池。”诗中明里歌颂竹在严寒大雪中挺立不屈、忠贞不挠的品行,暗里表达了诗人忠直刚正、不屈不挠的情操。

A. 我们称这一时期为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

B.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

C. 这一时期被称为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

D. 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就在这一时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的问题,历来存在不同的说法,现在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B. 根据市场的需求,今年农业大学一方面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引进、推广新品种的工作。

C. 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重大问题。

D. 当我看到你的神态是那样的安详,精神是那样的饱满,眉宇间是那样充满凛然正气的时候,使我满腹的疑虑消失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们俩虽不是亲兄弟,但数十年一起学习、工作,互帮互助,相敬如宾

②一只发黑的藤编书籍,一把破旧的竹躺椅,放在哪儿都碍事,可祖父说跟它们有“乡情”,不肯扔掉。我想,这是老年人特有的抱残守缺的心理,应当理解。

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酒楼吃年夜饭渐成时尚,中档饭店、酒楼由于比较经济实惠,吸引着顾客纷至沓来

④《家庭急救现场》软件用了近500幅插图、动画和小电影,演示了各种自救与互救的方法,让您身临其境,体会在关键时刻如何妙手回春

⑤六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袂来京报告前沿科技,探讨交流,足以证明中科院在世界科技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⑥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经杜甫旧宅

(唐)雍陶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注)①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开门见山,诗人经浣花草堂而吊杜甫,忆其在蜀地的生活,由景及人,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B. 颔联对仗工整,诗人感慨只见旧宅,不闻新诗,“旧宅”“新诗”形成对比,寄寓了诗人的慨叹。

C. 颈联“尽”、“迟”二字极为精妙,具体生动传神体现对鸥鸟无情、马步迟缓的恼恨之情。

D. 本诗借多种景物描绘出了杜甫旧宅荒凉,人迹罕至,缺少生机,情景交融,感慨万千。

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