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段话,150~200字。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有自己的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段话,150~200字。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有自己的朋友圈。请从《红楼梦》《边城》《巴黎圣母院》中任选一个人物,并指出他(她)的朋友圈中的一个重要朋友,说说这个朋友对他(她)的影响。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

 

示例一:《红楼梦》 林黛玉 贾宝玉 只要是优秀美丽的女孩,不管认识不认识。贾宝玉都表现得极为痴情、体贴。动辙就是“痴了”“竟恨不得替他分担一些”“心里也只愿随着她死去”,如此种种,多不胜数。对于宝玉的多情,黛玉还是一时难以消化的。因她骨子里追求的是唯美的爱情,绝对不能容忍的是宝玉的多情,纵然这份多情更多的是同情,但黛玉还是有点恍惚,所以,自己的立场也就无法明朗化了。 示例二:《边城》 翠翠 二老 二老的出现,对翠翠来说,是心灵深处的一大冲击。一开始尽管有误解,但从伙计口中了解实情后,翠翠“心里又吃惊又害羞”,英俊勇敢又关心体贴人的傩送占据了翠翠的心。她和傩送相识时傩送说的“大鱼咬你”的玩笑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从此象征着爱情的“鱼”的意象维系着傩送与翠翠的关系。其实他们三个之间都充满了矛盾,爱情与亲情之中也充满了矛盾,这些矛盾,注定要要上演一场悲剧。 示例三:《巴黎圣母院》 卡西莫多 爱斯美拉达 面对爱斯美拉达的美丽,卡西莫多是那样地自卑,痛苦,他渴望接近爱斯美拉达,但是又怕自己的丑陋令爱斯美拉达难受和害怕。他对爱斯美拉达并没有什么奢望,他只要知道她在她的身边就行了。然而就连这样一个奢望也被他的养父夺走了,绝望中的卡西莫多愤怒地杀死了他的养父副主教克洛德,最后也杀死了他自己——他拥抱着爱斯美拉达的尸体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名著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的作家、作品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考核名著中人物关系和情节,答题时注意选出人物,确定其朋友圈的人物,然后根据某情节分析其朋友对其影响,注意字数的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致敬百种从业者的“百福图”(黑白版)中的三幅,请从图二、图三中任选一幅指出其类别(不超过4个字),并仿照图一的示例,完成10~24字的配文。

图一

图二

图三

 

(示例)

①类别:人民教师之福

②配文:三尺讲台,育天下桃李;一颗丹心,传人类智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在小学入学时,教师带我们班的三十个孩子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当作一门课程。我们很快到达了海边,看到退潮时的海水从摩天大楼的窗子中流出,形成一道道瀑布……刹车时代刚刚结束,其对地球的影响已_______________;②地球发动机加速产生的潮汐吞没了三分之二的北半球大城市。爷爷在三十年前亲眼目睹了百米高的巨浪吞没上海的情景,他现在讲这事的时候还_______________。事实上,我们的星球还没启程就已_______________了。我们乘上一种叫船的古老的交通工具在海面上航行。地球发动机的光柱在后面越来越远,一天以后就完全看不见了。这时,大海处在两片霞光之间,一片是西面地球发动机的光柱产生的青蓝色霞光,一片是东方海平面下的太阳产生的粉红色霞光,③它们在海面上的反射使大海也分成了闪耀着两色光芒的两个部分,我们的船就行驶在这两部分的分界处,这景色真是奇妙。(   )。甲板上见不到孩子们了,他们都躲在船舱里不出来。一天后,我们最害怕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我们集合在大舱中,小星老师庄严地宣布:“孩子们,我们要去看日出了。”没有人动,我们_______________,像突然冻住一样僵在那儿。小星老师又催了几次,还是没人动地方。她的一位男同事说:“④我早就提过,环球体验课应该放在近代史课前面,这样,学生在心理上就比较容易适应了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全都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骇人听闻    心有余悸    面目全非    目眩神摇

B. 触目惊心    谈虎色变    改头换面    目眩神摇

C. 骇人听闻    谈虎色变    改头换面    呆若木鸡

D. 触目惊心    心有余悸    面目全非    呆若木鸡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随着粉红色霞光的渐渐减弱和青蓝色霞光的渐渐增强,一种不安的气氛在船上弥漫开来

B. 随着青蓝色霞光的渐渐减弱和粉红色霞光的渐渐增强,一种不安的气氛在船上弥漫开来

C. 一种不安的气氛在船上弥漫开来,随着粉红色霞光的渐渐增强和青蓝色霞光的渐渐减弱

D. 一种不安的气氛在船上弥漫开来,随着青蓝色霞光的渐渐减弱和粉红色霞光的渐渐增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男子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宋荣子看淡世间的荣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世人评价的牵制。

(3)《离骚》中“____________”两句,屈原在借前贤坚守正道来表明自己的心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唐叔良溪居

张羽

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

(注)①张羽:元末江南诗人。②高斋:高雅的书斋常用作对他人屋舍的敬称③香灺(xiè):灺,灯烛灰,此指香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叙事。“每到”可见是常来,对风景本当不再经意,却仍“思无穷”,看似无理,实则笔法曲折,引出并凸显四野风景之妙。

B. “野望通”三字,既交代上句“思无穷”的缘由,又统摄该句以下三联的描写与感喟,是全篇的“诗眼”。

C. 颈联重在描写溪居主人:他或持药囊悬壶济世,或持诗卷闲行漫步,或坐溪居焚香点灯、静坐冥思。

D. 尾联看似是提问,其实是称赞友人处乱世而能高栖无事、心无波澜。“几人同”三字,既赞主人不同流俗,又暗示自己是其同道。

2.本诗虽无惊人之笔,但措辞亦值得品味。请结合全诗,赏析颔联中的“犹”“已”两字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浮字叔元,沛国萧人也。初从光武为大司马主簿,迁偏将军,从破邯郸。光武遣吴汉诛更始幽州牧苗曾,乃拜浮为大将军幽州牧,守蓟城,遂讨定北边。建武二年,封舞阳侯,食三县。浮年少有才能,颇欲厉风化,收士心。辟召州中名宿涿郡王岑之属,以为从事;及王莽时故吏二千石,皆引置幕府,乃多发诸郡仓谷,禀赡其妻子。渔阳太守彭宠以为天下未定,师旅方起,不宜多置官属,以损军实,不从其令。浮性矜急自多,颇有不平,因以峻文诋之。宠亦很强,兼负其功,嫌怨转积。浮密奏宠遣吏迎妻而不迎其母,又受货贿,杀害友人,多聚兵谷,意计难量。宠既积怨,闻之,遂大怒,而举兵攻浮。浮以书质责之,宠得书愈怒,攻浮转急。明年,涿郡太守张丰亦举兵反。时二郡畔戾,北州忧恐。浮以为天子必自将兵讨之,而但遣游击将军邓隆阴助浮。浮城中粮尽,人相食。会上谷太守耿况遣骑来救浮,浮乃得遁走。尚书令侯霸奏浮¨败乱幽州,构成宠罪,徒劳军师,不能死节,罪当伏诛”。帝不忍,以浮代贾复为执金吾,徙封父城侯。帝以二千石长吏多不胜任,时有纤微之过者,必见斥罢,交易纷扰,百姓不宁。六年,有日食之异,浮因上疏曰:“……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寻其视事日浅,未足昭见其职。既加严切,人不自保,各相顾望,无自安之心。有司或因睚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史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以希虚誉斯皆日月失行之应……”帝下其议,群臣多同于浮,自是牧守易代颇简。帝以浮陵轹同列,每衔之,惜其功能,不忍加罪。永平中,有人单辞告浮事者,显宗大怒,赐浮死。

(节选自《后汉书·朱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司或因睚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

B. 有司或因睚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

C. 有司或因睚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

D. 有司或因睚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司马,是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马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地位重要,故以马名官。

B. 二千石,数量词,文中指粮食的数量,古代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也可做容量单位。

C. 幕府,古代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也可指幕僚,文中指的是官署。

D. 执金吾,西汉末年率领禁兵保卫宫城乃至整个京城的官员,本名中尉,地位较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浮屡立军功,封侯拜将。他追随光武帝攻克邯郸、幽州,斩杀苗曾,平定北方,被封为大将军幽州牧、舞阳侯。

B. 朱浮颇有抱负,广纳贤才。他在任上想有所作为,招纳安置当地名流和前朝官吏,因花费过大而引起同僚不满。

C. 朱浮自负有功,心浮气躁。他写信严厉斥责渔阳太守彭宠,又密告彭宠有异心,导致彭宠等人反叛,最终元气大伤。

D. 朱浮见识深远,直陈时弊。他借出现异常气象之机,上书光武帝,指出官员更换频繁的弊端,得到朝廷官员赞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以为天子必自将兵讨之,而但遣游击将军邓隆阴助浮。

(2)帝以浮陵轹同列,每衔之,惜其功能,不忍加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