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近日,许多古装剧的语言引发观众的热议,下面是某电视剧中吴家长女出嫁大宴宾客的一个...

近日,许多古装剧的语言引发观众的热议,下面是某电视剧中吴家长女出嫁大宴宾客的一个场景,请找出五处错误并修改。

吴家长女出嫁当日,满城文武前来道贺,吴老爷说:“老夫年逾不惑,只有这一个宝贝女儿,甘愿耗银为女儿操办婚事,不过仍望其恪守妇道,悉心奉养公婆、尽力相夫教子。今日吴某略备薄酒,款待不周,敬请歆享!”众人纷纷夸赞:“小女才貌双全,独占鳌头;贵婿出身名门,品高德隆,必能继承大统,光耀门庭!”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5)将           改为          

 

(1)“款待”改为“招待”; (2)“歆享”改为“享用”或“畅饮”等; (3)“小女”改为“令爱”; (4)“独占鳌头”改为“蕙质兰心”等; (5)“继承大统”改为“继承家业”。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1) “款待”应该是对上级或者重要的人,“招待”是跟自己同级别的人或者是朋友同事来家做客。此处根据语境可知,来的都是跟自己同级别的人或者是朋友同事,所以应该用“招待”。(2)歆享,指鬼神享受的祭品、香火,也指神灵享受供物。此处使用对象错误。(3)此处“众人纷纷夸赞”的是别人的女儿,所以用“令爱”,“小女”是称自己的女儿。(4)“独占鳌头”原指科举时代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蕙质兰心,比喻女子心地“蕙心”似的纯洁,品质“兰花”似的高雅。形容心地善良,品质高尚,容貌高雅的女子。根据语境此处是夸赞女子,所以应该用“蕙质兰心”。(5)继承大统,则是指继承帝位,继承皇位。不合语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一代博物馆人     的责任。《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激发了年轻人对文物的兴趣。《国家宝藏》播出又是声势浩大的一次宣传,9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悉数到位,都拿出了镇馆之宝,邀请数十位明星助阵,演绎了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2019年第二季《国家宝藏》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佟丽娅化身高昌贵族之女,向人们展示一代豪门张氏家族的兴衰变迁。其家族曾为高昌的稳定和团结作出过重要贡献,墓中出土的大量彩绘木俑和绢衣木俑造型完整,色彩鲜亮,如同新葬。而《国家宝藏》图书的出版,更掀起了国民对文化宝藏的空前热情。本书通过对27件文物的历史谱系、价值传承的深入挖掘,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信仰,电视节目中所无法呈现的       的历史资料将在书中一一呈现。借助图书这一载体,(    )。相信国人通过这些       的影响,走进博物馆时,将不再是       ,看到的将是一段一段鲜活的历史,感受到的是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温度。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能够再度静静地品味和欣赏这些文物,也能够完善自己对文物、文化的认知,从而完整地捕捉历史

B. 我们能够再度静静地品味和欣赏这些文物,也能够完整地捕捉历史,从而完善自己对文物、文化的认知

C. 我们能够完整地捕捉历史,也能够完善自己对文物、文化的认知,从而再度静静地品味和欣赏这些文物

D. 我们能够完善自己对文物、文化的认知,也能够完整地捕捉历史,从而再度静静地品味和欣赏这些文物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责无旁贷  浩如烟海  耳濡目染   走马观花

B. 义不容辞  浩如烟海  潜移默化   浮光掠影

C. 责无旁贷  汗牛充栋  潜移默化   走马观花

D. 义不容辞  汗牛充栋  耳濡目染   浮光掠影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过《国家宝藏》的声势浩大的播出,让9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悉数到位,都拿出了镇馆之宝,邀请数十位明星助阵,演绎了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

B. 《国家宝藏》的播出又是声势浩大的一次宣传,让9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悉数到位,都拿出了镇馆之宝,节目邀请数十位明星助阵,演绎了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

C. 《国家宝藏》的播出又是一次声势浩大的宣传,9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悉数到位,都拿出了镇馆之宝,节目邀请数十位明星助阵,演绎了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

D. 通过《国家宝藏》的声势浩大的播出,9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悉数到位,都拿出了镇馆之宝,节目邀请数十位明星助阵,演绎了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表现女子面对男子薄情寡义,决绝而不留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两句,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因世事变迁而生的无限感慨。

(3)苏轼在《赤壁赋》中想象曹孟德赤壁之战前斟酒祭奠,“_____”的豪壮情景,借此发出一世豪杰“_____”的深沉感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高轩过

李贺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注)①《唐才子传》记:(贺)少“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援笔题曰《高轩过》”。②庞眉书客:作者自称。庞眉:眉毛黑白杂色,形容老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古体诗层次分明,跌宕有致。全诗可分三个层次:先写“东京才子”“文章巨公”高车相访,次赞二人学识文名,后言自己的处境与抱负。

B. 青翠的官服,金饰的马辔,隆隆的车马,如虹的气势,前六句绘声绘色,实写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渲染出两位大人物的非凡气派、赫赫声名。

C. 作者此时初出茅庐,却自称“庞眉书客”,既为谦辞表诚恳之意,又调侃自己困厄之心境,既以自身衬托两位大人,又借此引出枯木逢春之欣喜。

D. 全诗最后四句中“秋蓬”“死草”“垂翅”等暗喻自己的失意困境;“生华风”“附冥鸿”“作龙”等则直言期待明公提携实现人生转折的热切愿望。

2.本诗曾令后人击节叹赏,请赏析画横线诗句的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彦远字子高,以父荫补太庙斋郎,累迁大理寺丞。举进士第,以殿中丞为御史台推直官。通判明州,迁太常博士。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擢尚书祠部员外郎、知润州。上疏曰:“陛下即位以来,内无声色之娱,外无畋渔之乐,而前岁地震,雄、霸、沧、登,旁及荆湖,幅员数千里,虽往昔定襄之异,未甚于此。今复大旱,人心嗷嗷,天其或者以陛下备寇之术未至,牧民之吏未良,故出谴告以示之。苟能顺天之戒,增修德业,宗社之福也。今契丹据山后诸镇,元昊盗灵武、银、夏,衣冠车服,子女玉帛,莫不有之。往时,元昊内寇,出入五载,天下骚然。及纳款赐命则被边长吏不复铨择高冠大裾耻言军旅一日契丹负恩乘利入塞岂特元昊之比耶湖、广蛮獠劫掠生民,调发督敛,军须百出,三年于今,未闻分寸之效。惟陛下念此三方之急,讲长久之计,以上答天戒。”

时旱蝗,民乏食,彦远发常平仓赈救之。部使者诘其专且搉价,彦远不为屈。召为右司谏,请勿数赦,择牧守,增奉入以养廉吏,息土木以省功费。迁起居舍人、直集贤院、知谏院。会诸路奏大水,彦远言阴气过盛,《五行传》言“下有谋上之象”,请严宫省宿卫。未几,有挟刃犯謻门者。特赐五品服。

又上疏曰:“农为国家急务,所以顺天养财,御水旱,制蛮夷之原本也。唐开元户八百九十余万,而垦田一千四百三十余万顷。今国家户七百三十余万,而垦田二百一十五万余顷,其间逃废之田,不下三十余万,是田畴不辟,而游手者多也。劝课其可不兴乎?本朝转运使、提点刑狱、知州、通判,皆带劝农之职,而徒有虚文,无劝导之实。宜置劝农司,以知州为长官,通判为佐,举清强幕职、州县官为判官。先以垦田顷亩及户口数、屋塘、山泽、沟洫、桑柘,著之于籍,然后设法劝课,除害兴利。岁终农隙,转运司考校之,第其赏罚。”

彦远性豪迈,其任言职,数有建明。卒于官。

(节选自《宋史·彦远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纳款/赐命则被边长吏/不复铨择/高冠大裾/耻言军旅/一日契丹负恩/乘利入塞/岂特元昊之比耶/

B. 及纳款/赐命则被边长吏/不复铨择/高冠大裾/耻言军旅/一日契丹负恩乘利/入塞/岂特元昊之比耶/

C. 及纳款赐命/则被边长吏不复铨择/高冠大裾/耻言军旅/一日契丹负恩/乘利入塞/岂特元昊之比耶/

D. 及纳款赐命/则被边长吏不复铨择/高冠大裾/耻言军旅/一日契丹负恩乘利/入塞/岂特元昊之比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荫补,也称补荫、奏荫、恩荫等,指封建时代官员的子孙因先辈有功取得入仕权利而补任官职。这是一种变相的世卿世禄制度。

B. 宗社,是宗庙和社稷的合称,代指国家。宗庙,古代指天子、诸侯、大夫和庶人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

C. 常平仓,指朝廷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

D. 劝课,“劝”意思是鼓励,“课”是指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在古代,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勉励督责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发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彦远广才多能,曾任多职。他熟稔边事,知晓农事,了解国情;多次升迁,曾任大理寺丞,后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提拔为尚书祠部员外郎,掌管润州。

B. 彦远洞察国事,积极献策。他上书国有“三方之急”;建言严赦免、增俸禄等事;强调重视农业,开垦荒田,设置专门机构,落实农业工作,加强对主官的年终考核。

C. 彦远体恤百姓,积极救灾。当时发生了旱灾和蝗灾,老百姓缺粮乏食,他打开常平仓,发放粮食,赈济灾民,却被部使者定罪为专权擅断,独定粮价,但他不为所屈。

D. 彦远谏言有方,言辞恳切。他多以“天”来进谏,借助灾异事件以示上天警戒,劝诫皇帝要顺应天意,选择良吏,安抚百姓,增修德业。字里行间流露出人臣的拳拳之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其或者以陛下备寇之术未至,牧民之吏未良,故出谴告以示之。

(2)农为国家急务,所以顺天养财,御水旱,制蛮夷之原本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奴隶的心

巴金

“我的祖先就是奴隶!”有一天,彭骄傲地对我说

我有许多朋友,他们都对我讲过他们的祖先。他们都得意地说:“我的祖先里有不少的奴隶呢!”直至我的生活里出现了彭。

彭的来历,我不知道。我跟他做朋友,大半是因为感激他在汽车快要挨到我的身子时拉过我一把。

一天晚上他忽然来到我的房里。这个学期我已经迁出校外了。我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很舒适的屋子,是在楼上,从窗里可以望见学校的校前的马路, 还有那个新辟的小高尔夫球场。

“郑,你知道中国现在有多少奴隶?”他用他那低沉的声音问我。

“大概有几百万吧。”我淡淡地回答,这个数目是否正确,我也不知道,不过对几天曾听见一个朋友说过。我对于这些问題,素来就不关心。

“几百万?实际上何止几千万!”彭的声音变得苦恼了。

“你也有奴隶吗?”他不客气地问。

我昂然回答道:“像我这样的人当然有奴隶,在我家里就有十六个奴隶!”

听了我的话,他冷笑了一声。他的眼光里没有尊敬,没有羡幕。对于一个领有十六个奴隶的人,居然加以蔑视。这大概是妒嫉罢。因为据他的经济情形看来,他当然不会有奴隶。于是我同情地问他:“你家里大概也有奴隶罢。”

出乎我的意料,这一次他的眼光里充满了骄傲。他昂然说:“我的祖先就是奴隶!”他叙说这个,好像在叙说一个功绩。

“然而你在大学里读书……”我不肯相信他的话。

“奴隶的后人就不应该在大学里读书吗?”他散慢地问,“我看你的祖先也不见得就不是奴隶罢。”

我跳了起来,好像头上受了鞭打。我认为我受了大的侮辱。我向着他走去,站在他面前,气愤地看着他“你以为我的祖先跟你的一样吗?不,决不。告诉你,我的父亲有十六个奴隶,我的祖父有八个奴隶,我的曾祖有四个奴隶,再数上去,我的祖先还有更多的奴隶呢!”

我想他一定是妒嫉到发狂了,便忍不住笑起来。

他的脸上现出了愤怒的表情,“你笑,笑什么?……在你的华丽的房屋内,温暖的被窝中,你知道些什么呢?你知道你的奴隶是怎样生活的吗?我很骄傲我的祖先是奴隶,是的,我很骄傲。固然我的祖父被人诬为窃贼而上吊,我的父亲代人受罪病死在狱中,我的母亲被人奸污,但是你能够说他们身上有什么污点吗?他们害过什么人吗?”他的话说得更急了,“是的,你会嘲笑他们,你会鄙视他们。要是你能够知道他们的心啊!他们的黄金似的心,在你们那般人中间是找不出来的!”

我记起了他曾经救过我的性命。我惊疑地问:“彭,你当初为什么要救我的命?我也是一个奴隶所有主,你为什么不让我给汽车碾死呢?”

他苦笑着,半晌不作声,然后温和地说:“大概我还有这颗奴隶的心吧!” 我静静地望着他。他看见我不说话,便解释道:“把自己的幸福完全抛弃,去给别人谋幸福。为了别人甘愿把自己的性命牺牲,一点也不悔恨:这就是所谓奴隶的心罢。这颗心我的祖先传给我的祖父,祖父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我了。”

他用手指指着胸膛。我望过去,我仿佛看见颗鲜红的大心在他的胸膛里跳动。 我又回头看自己的胸膛。我的漂亮的法兰绒上衣遮住了一切。

我连这颗奴隶的心也没有!也许我竟是全然没有心的人。我被羞愧、恐怖、 悲哀、昏乱压倒了。我的眼前出现了许多幅悲惨的图画。我仿佛觉得我在陷害人家的祖父,让人家的父亲代我受刑,奸污人家的母亲……我不觉惊恐地叫了起来。

“郑,什么事?你在叫什么? ”他温和地问。

我半晌说不出话,甚至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走的。

毕业后几年,我有了三十二个奴隶,他们忠心地服侍我们一家人。我快乐,我满足。我早把彭忘得干干净净了。

有一天我和妻在花园里纳凉,五个奴隶在旁边伺候。我翻阅当天的报纸,偶尔在新闻栏里发现一则枪毙革命党人的记事。这个革命党人的姓名,跟彭的姓名相同。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超越现实而又时时映照现实,具有较强的艺术虚拟性与象征性,这种独特的思想表达方式也形成了本文蕴藉深沉的艺术风格。

B. 小说题为“奴隶的心”,这“心”在彭那里具有完全不同的正面含义,是一种甘愿牺牲自我为他人谋幸福的精神,这也是彭救我的原因。

C. 和彭相比,“我”连一颗奴隶的心也没有,“我”为此感到羞愧、恐怖、 悲哀、昏乱,这说明“我”本质不坏,也向往拥有一颗“奴隶的心”。

D. 在回答是否拥有奴隶的问题时,“我”和彭的神情都是“昂然”的, 这两个“昂然”的原因各异,但意思相同,二人都为自己的回答感到骄傲。

2.彭的话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可“我”最终却并没有改变,生活又重回旧路。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

3.小说主体部分已彭和“我”的对话为主,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