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重回日本记(节选) 凌程华 ①到京都后一连看了好几处的寺院...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重回日本记(节选)

凌程华

①到京都后一连看了好几处的寺院,也许因为我对一切宗教向来不热心,所以未免感到有点沉重的气息,又因是冬季没有香客游人,到处冷凄凄的, 有一点令人寡欢。我于是决定先到岚山游玩一天。女青年会书记叹口气说:“这样冷天,你去岚山吗?”

②去岚山有京福岚山电车,不到一小时即到了。这电车也小也旧,但却准时到。车资很便宜。

③我在电车中曾站起数次,以为是要到了,很显得兴奋,但我始终不肯问 人,现在知道唐人所说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句之美了。

④岚山是在我童年即深深的爱上的一座山,非但它青翠的山色,时萦梦寐,那绿酒似的保津川,回想时还十分醉人,还有那唐朝样式的渡月桥和那小渡月桥——我们只须听那迷人的名儿,也就够令人想念的了。

⑤我居然又看见岚山了!电车到站时我对自己说。先是走到一条专售纪念品的小街,五颜六色的摆满路之两旁,冷清清的很少顾客,大约因早晨有点 雾吧。我约五分钟后,已出了小街,望见那条渡月桥,对面就是岚山了?我迷迷棚糊的走上长长的木桥,纵目四望。

⑥“啊!这真是岚山了?”我问自己。每次我到了所爱的山水胜地时,我就想起司空图的《诗品》:“若有真境,如不可知,水流花开,清露未晞,去路愈远,幽行为迟?”我这时的心境,确是“如不可知”,没有别的话语可以描写得再逼真的。

⑦岚山仍是那样温柔恬静,它似乎用一双像蒙那丽莎那样的妙目对着我。它的晨妆是翠绿轻纱的袍子,头上披了白的薄绡,微风吹着,远远飘来晨鸟歌唱。

⑧川上的游船静悄悄的泊在树荫下,船身长长的两头微翘起来,上面有个玲珑的木棚,象明代的“西湖十景”所描的楼船或花船格式,堤边芦苇都黄了,有些上面还留着白的花,迎风摇曳,岸上的松树有几处虬曲伸向溪流,有几株三五成群疏落的槎峨的松杉,似乎是几个舞蹈者的造像,塑在沙滩上。

⑨到处有一二幽雅款式的茶寮及白石灯点缀着,细看,还有尚未结花的老樱树点缀水边及山坡上。

⑩我拿了速写本尽意描下风物的一些影子,一边走过桥的那头。过了小渡月桥,到了山脚下,再望对岸风光,那边风姿很美的树木,参差的配着楼台屋宇,房屋上时有白白的炊烟上升着,背后是透明的如蝉翼的高高山影,川上的水很浅,大石块均露出来,有几只山鸟在石上水边幽闲的游戏。

桥上不见一个人,在远远的堤上有晨露遮掩,我更意味到“去路愈远,幽行为迟”的意境,这也是东方山水画的意境吧?山水至高的“逸格”,就是“以幽澹为工,虽离方遁圆而极妍尽态。”这是恽南田题山水时明说的。

我走上小渡月桥,望到一二家柴门轻掩,幽径两边有梅花及竹丛及天竹间有奇石成堆点缀着。这些描画下来,就是一幅宋元山水画,也都可代表美的唐诗。此时我不禁想到王孟端的题画诗:“诗情画思两飘然,笔有烟霞腕有烟,何必远征关董笔,但饶风韵便堪传。”这也是说我们只须领略到当前风物的诗情画意,腕上便会有神助,不必再要什么了。

渐渐的桥上走来两三个人,他们不一会就消失在山道上,我提了画囊也转过山道去。那里在往昔的春时,上面开着绚烂的樱花,水边的茶棚里都铺着猩红的毡子,炉边的女人也打扮得象一些蝴蝶,飞来飞去的送茶送点,游人大都悠然歇着,真有“薰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谁也不想回家了。此时呢,山上树木及一切正静静的在期待着春的回来。

我又描下了几幅画稿,独自坐在空茶棚的木床上,也有点悠然自得。我忽然悟到,惟有独游惟有冷清清的所以我们才容易找到山水真趣,所谓“大好湖山归管领”只是给一个独游的人享受的。

1.文章①②③段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岚山的情感?

2.阅读⑦⑧⑨三段,赏析作者如何有层次展现岚山美景的。

3.段作作者追忆当年春天的情景。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

4.本文是写景记游散文,作者却多次引用古代诗画评论,请举例加以评析。

 

1.(1)以对寺院的不热心反衬自己对岚山的向往;(2)以女青年疑惑来表现作者对岚山的特殊情感;(3)去岚山的电车不到一小时的行程,而作者多次站起身来,表现自己的热切兴奋之情;(4)用古诗句表达快到岚山时的激动心情。 2.先写远景,总写岚山的温柔恬静之美,并以远处鸟声来烘托岚山晨景。接着由远及近,描写近处的川流,以河中的游船作为画面的主体,再描写堤边的芦苇白花、岸上松树虬枝、沙滩上疏落的松杉;最后写优雅的茶寮建筑以及点缀其中的老樱树。景物描写先主后次由远及近,很有层次,体现岚山的画面之美。 3.绚烂的樱花、猩红的毡子、炉边的女人、悠然的游人等勾勒出当年春天欢快热闹的气氛,与眼前寒冷冷清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年岚山的美好回忆与深切的怀念,对春天的向往之情。同时冷清清的冬天让作者领略了岚山幽静的意境,独游的乐趣,作者将过去与眼前、未来交织在起,更丰富了岚山之美,更能表达作者的热爱之情。 4.示例1:引用古人的评论来形容自己看到岚山景色的心境,如引用司徒空《诗品》中的“如不可知”,贴切地描写出此刻作者难以言说的喜悦之情。也有借古代评论表现岚山景色的意境之美,如引用《诗品》中“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评说眼前景色悠远幽静的意境。引用这些评论是对眼前美景的补充,达到感性与理性的融合,而且这些内容也更增添了文章的诗性之美,丰富了文化内涵。 示例 2:这些评论确实丰富了本文的文化内涵,但是作为一篇游记散文,这些评论并非与岚山有直接关联,过多地引用古代的评论,割裂了文章的写作思路,给人以掉书袋之嫌。如⑪⑫段中所见景色都一笔带过,引用《诗品》、恽南田的话、王孟端的题画诗,堆砌大量评论来表达感受,给人以生硬凌乱之感。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仔细阅读文本,判断用到的手法,结合内容分析这样写的效果。“到京都后一连看了好几处的寺院,也许因为我对一切宗教向来不热心,所以未免感到有点沉重的气息”, 以对寺院的不热心反衬自己对岚山的向往;“女青年会书记叹口气说:‘这样冷天,你去岚山吗?’”, 以女青年的疑惑来表现作者对岚山的特殊情感;“我在电车中曾站起数次,以为是要到了,很显得兴奋”, 去岚山的电车不到一小时的行程,而作者多次站起身来,表现自己的热切兴奋之情;“现在知道唐人所说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句之美了”,用古诗句表达快到岚山时的激动心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宣传与教育(节选)

贺麟

①我们并不否认宣传有其不可免的流弊,本不否认我们的思想界和出版界常为悲劣的宣传所充斥。但我们不能向时代开倒车,主张根本摒绝一切宣传,只能向前努力去提高宣传的素质。所以我们主张不可离开教育而从事宣传,也不可仅仅热心教育而忽略宣传。宣传家应当以宣传为主,教育为辅;教育家应当以教育为主,宣传为辅,离开教育而言宣传,宣传就没有内容,离开宣传而言教育,教育就没有广大的影响。

②同时我们也不可离开行动而言宣传。宣传和行动不可分离。一位宣传家,如果自己没有实行的能力与勇气,也就没有资格作宣传。不到民间去服务,宣传也是空话。“最好的宣传方向是宣传的人以身作则,让自己的行动引起别人的行动。如像明末传教士利玛窦之到中国作宗教宣传。他自己先学养成良好的教育技术,天文、医学无所不通,他能够真正为中国人服务,开医院,抗灾难,而且在服务之余,生活同中国人完全一样,穿中国的衣服,说中国的语言。他诚恳的态度,笃定的信仰,服务的精神、专精的学术,使当时人士都敬他,佩服他,受他的感动。在当时风气那样闭塞的国难情形之下,居然产生了伟大的效果。

③宣传的方法,需要艺术化。诗歌,戏剧、图画种种的表演,都是宣传决不可少的条件。宣传的方法是真挚的热情来感动人或感化人。枯燥乏味的宣传,纯粹注入式的宣传,宣传者本身感触不强,听众自然更感觉无味。不过我们说宣传要艺术化,并不是说艺术应该宣传化,反说拿艺术来作宣传的工具。我们只是说宣传应当受艺术的陶治以感人于无形。这样的宣传,才能给人以具体美化的印象,再不只是喊些空洞抽象的口号,以引起旁人反感。

④凡是缺欠诚意,毫无正大光明的方针政策,只知道开些空头支票,欺骗人民,搞阴谋诡计,封锁消息。当然不会把宣传行动化到民间服务。他们不仅不能够发生良好的效果,而且反而会使宣传为世所诟病。这种人当然不能够代表真正的宣传家。中国近代政治上第一本党知先觉同时也是第一个典型的宣传家应推崇为孙中山先生。他是第一个认识宣传的重要意义,打破传统轻视宣传观念的人。他宣传的精神,感人的态度,坚卓伟大的人格,终身从事革命的传统,和他的好学不倦、手不释卷的学养,使他的政治主义的宣传,在中国政治现代史上开一新纪元。

⑤中国今后政治宣传,应当以孙中山先生为典型,宗教宣传应当以利玛窦为模范,学术宣传应当以苏格拉底、费希特为代表。如是庶几学者,教育家、先知先觉,可以离开学历或象牙之塔而到民间去。而一般民众亦可以受先知先觉者、教育学家的感化与启迪。如是庶宣传与教育,可以收分工合作,同时发达,携手并进的效验。

(194 年写于昆明)

1.第④段加点词语“空头支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的命题与第②段画线部分相同的项是(    )

A. 一位宣传家,只要自己具有实行的能力与勇气,就有资格作宣传。

B. 一位宣传家,如果自己具有实行的能力与勇气,就有资格作宣传。

C. 一位宣传家,只要自己没有实行的能力与勇气,就没有资格作宣传。

D. 一位宣传家,如果自己没有资格作宣传,就没有实行的能力与勇气。

3.依据第③段内容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宣传也可借助音乐、摄影等艺术方法。

B. 艺术化的目的是美化宣传,感化民众。

C. 宣传没有艺术化,就不是真正的宣传。

D. 宣传离不开艺术,艺术也离不开宣传。

4.比较第②段第④段列举事例的不同作用。

5.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1. 缺乏诚意的宣传者向人民发表不准备兑现的诺言。    2. C    3. D    4. 第②段以传教士利玛窦为例,说明最好的宣传方法就是宣传者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引起别人的行动的道理。第④段以孙中山为例,说明真正的宣传家富有诚意、具有正大光明的方针政策的道理。    5. 首先,提出观点:宣传虽有不可免的流弊,但是仍然不能摒弃宣传,而应该提高宣传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做到宣传与教育不可分离,与宣传和行动不可分离。接着,分别提出了艺术化的宣传方法与宣传者应有的人格精神,态度立场,最后总结,呼吁宣传家深入民间,感化启迪民众,促进宣传与教育共同进步。

 

查看答案

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项是__________

A.父母要求小孙独自安心读书。小孙反驳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小孙根嫉妒班上成绩好的同学,老师开导他:“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C.听爸爸讲当年眼难创业的故事,小黄感慨说:”真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小黄刚考上高中就放松学习,妈妈告诚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松懈!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项是__________

要改良教育,必须从养成良好风格下手。有了良好的风格,应用于民众和青年学生,才能,_______________。足见转移风俗与陶铸人才,实是一事的两面。

①施之以无官之教

②不知不觉中可以陶冶出许多人才

③熏陶感化于无形

④如春风之普被、细雨之滋润,

A.③①④②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_____,列坐其次。________《兰亭集序》

(3)杜甫(《月夜)中描写妻子美好形象的“______________”两句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变化多端,主要有: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严重;环境污染破坏严重;资源过度消耗和短缺;金融不稳定日益加剧;和平、发展的政治局面面临严峻挑战;恐怖主义全球蔓延等等。

——摘自2015年9月27日新华网《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全球性问题》

材料二: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习主席呼吁全人类联合起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绿色低碳的世界。

——摘自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主旨演讲》

材料三:《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不甘心屈服命运的人类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前往宇宙搜寻新的家园。然而这个计划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伦理常识纷纷消失,疑惑猜忌引发战火,但人类在面临共同命运的时候,最终消弭了分歧,平息了战火,满怀希望踏上了新的旅程。《流浪地球》体现了中国为人类在面临灾难时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奉献的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摘自2019年2月14《人民日报》:《<流浪地球>折射源白现实的未来感》

材料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摘自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读了以上材料,面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共同问题,作为一名中国青年,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参加2019年世界青年“构建人类美好的命运共同体”演讲会。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的内容要在材料的含义和范围之内,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请简要概括下面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

(《相马》作者:方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