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不仅种类繁多而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变化多端,主要有: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严重;环境污染破坏严重;资源过度消耗和短缺;金融不稳定日益加剧;和平、发展的政治局面面临严峻挑战;恐怖主义全球蔓延等等。

——摘自2015年9月27日新华网《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全球性问题》

材料二: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习主席呼吁全人类联合起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绿色低碳的世界。

——摘自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主旨演讲》

材料三:《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不甘心屈服命运的人类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前往宇宙搜寻新的家园。然而这个计划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伦理常识纷纷消失,疑惑猜忌引发战火,但人类在面临共同命运的时候,最终消弭了分歧,平息了战火,满怀希望踏上了新的旅程。《流浪地球》体现了中国为人类在面临灾难时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奉献的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摘自2019年2月14《人民日报》:《<流浪地球>折射源白现实的未来感》

材料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摘自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读了以上材料,面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共同问题,作为一名中国青年,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参加2019年世界青年“构建人类美好的命运共同体”演讲会。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的内容要在材料的含义和范围之内,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来自世界各地青年们: 你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日前,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强调应本着合作共赢精神推进地区合作,以有效促进阿富汗及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也是继2月10日首次载入联合国决议后,中国理念回声再起。这表明,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样,由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的价值和意义在国际社会已形成共识,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瞻远瞩,创新外交理念和实践,在世界舞台的中心和重大国际事务面前,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积极发挥建设性的引领作用。从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提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四个坚持”的实践路径,到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阐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位一体”路线图,再到今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主席以大国领袖的远见卓识,为当代国际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开辟出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世界情怀和责任担当。 环顾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两大时代主题,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结束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后,扩大合作、共同发展早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最殷切诉求。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习主席对此深刻指出,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地缘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动荡此起彼伏,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处在历史转折关口,中国给世界呈现了独具东方智慧的解决方案。“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丁·雅克评价说,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在此基础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倡导,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更好化解纷争和矛盾、消弭战乱和冲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响应,关键在于行稳致远、扎实推进。我们要更加坚定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开放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拥抱世界,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同舟,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作文 审题要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主旨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本次作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要明确本次作文的写作任务,然后阅读四则材料,抓住四则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和主旨进行立意。这个作文是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它暗含着一个非常明确的指令,作为一名参加世界青年“演讲大会”的中国青年,在演讲中必须观点鲜明地回答:为了构建人类美好的命运共同体,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应该贡献怎样的“中国方案”或“中国智慧”?这是一个真正能够挑战学生思想力的作文,也是写作中最大的难点。它既能反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能考查出学生的知识、视野、思想和智慧等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本作文拒绝说空话、假话和套话,必须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本作文立意的角度可多种多样,确立的立意将丰富多彩,但是只有体现出“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的作文,方为上乘作文。 这也是一个主题宏大、充满忧患意识,具有家国天下情怀的多则材料作文。当今世界面临许多全球性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人类已然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为了构建人类美好的命运共同体,需要全世界的人们一代一代联合起来共同努力才能解决。那么,人类在面临共同的灾难时,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呢?《流浪地球》通过“科幻”的形式显示了中国思维和中国智慧。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依靠世界青年。而培养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青年学生对世界、对人类有人文关怀精神、有责任担当意识、有科学创新精神、有开拓实践的勇气。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有关好的未来。 【立意】 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和主旨立意如下: 1.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2.中国思维和中国智慧 3.如何构建人类美好的命运共同体 4.培养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5.青年学生对世界要有人文关怀精神、有责任担当意识、有科学创新精神、有开拓实践的勇气、有健康生活的方式。 【素材】 1、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和博大胸襟,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给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3、习近平说: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用体而努力。” 四年多来,按照习主席的战略思想,中国从人类共同发展的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担4、通过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着力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实施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在实处;批准生效《巴黎协定》,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倡议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致力于全球金融合作和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顺利运行……。 5、承担着拯救民族的责任,他用笔抨击着,一页页华章唤醒沉睡的雄师。“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在日本留学,面对麻木国民的冷笑,鲁迅决定弃医从文,承担起拯救民族的责任,匕首投枪般抨击着,《故乡》一轮金黄圆月照着人世的沧桑,《祝福》里滴血的故事让人感到肝肠欲断,《狂人日记》中几千年来吃人的故事让人每条神经都痉挛,《阿Q正传》中麻木愚昧的国民让人感到寒冷彻骨,鲁迅用铁一般的笔唤醒麻木愚昧的国民,唤醒沉睡的雄狮,中华民族从此站起。 6、被称为“奥运狂人”的陈冠明,从中国申奥成功起就游遍祖国,为奥运做宣传,并于奥运前夕在鸟巢周边捡垃圾。他以一人之力,以一个苍老的背影向世人展示他对社会尽责的意义,他捡的不只是垃圾,更是社会的责任心;当地震来袭,吞噬着同胞的生命,一群来自河南的建筑工人自行组织成一队,带着推土机等器械,赶往都江堰抗险救灾,他们这一常被人们歧视的群体,用火热的心与真挚的情,向世人刻化“责任”之深,对社会尽责之重要。勇于承担责任,让社会鲜花遍地,让世界成为美好的人间,让生命无愧。7承担身为臣子,为国尽忠的责任,让生命无悔。 【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勇于承担责任”这一中心论点。先由诗句引出中心论点,接着论述为什么要承担责任,在为什么要承担责任这一角度,可以正反对比展开论证分析。然后结合现实论述怎样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简要概括下面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

(《相马》作者:方成)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县一则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访谈实录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到我们县政府网站在线访谈作客的是县教育局扶贫办主任王彬彬同志,他将就教育精准扶贫情况与大家在线交流,欢迎广大网民踊跃参加。欢迎王主任的惠顾!请您和我们的网友打个照面吧!

王彬彬:主持人好,拜见各位网友!很高兴通过县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这个宝座,与各位网友进行沟通交流。借此机会,我代表县教育局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县教育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及广大网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诚恳地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根网线、一个好的教育产品,就能实现学生与来自全国各地优质师资的实时互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        。如何结合教育技术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化?怎样处理好技术与教育的关系,进行        ?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挑战也        。在线教育本质仍是“教育”,随着市场逐步规范和透明,在线教育需求有望进一步得到释放,整个行业如        ,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在线教育伴随着用户规模大幅度增长,在线教育主阵地被正逐步延伸至三线及以下城市。线上教育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课程价格也相对较低,这对广大农村地区和部分边远地区的学生和家长来说,不但满足了他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不会过多地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

而随着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在线教育的形态和服务形式也在不断升级。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业内人士认为,基础教育、传统教育提供了基础的教育资源,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像陆军;人工智能、在线教育这类新型的教育形式和服务,灵活性高,像空军。(    )。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伴随着在线教育用户大幅度增长规模,在线教育主阵地正逐步延伸至三线及以下城市。

B. 伴随着在线教育大幅度增长用户规模,在线教育主阵地正逐步延伸至三线及以下城市。

C. 伴随着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大幅度增长,在线教育主阵地正逐步延伸至三线及以下城市。

D. 伴随着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大幅度增长,在线教育正逐步延伸主阵地至三线及以下城市。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不能将“空军”和“陆军”对立起来,而是要实现“陆空结合”。

B. 我们不能将“陆军”和“空军”对立起来,而是要实现“陆空结合”。

C. 我们不仅要像发展“陆军”一样发展“空军”,而且要实现“陆空结合”。

D. 我们不仅要像发展“空军”一样发展“陆军”,而且要实现“陆空结合”。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唾手可得    因地制宜    纷至沓来    旭日东升

B. 触手可及    因材施教    接踵而至    旭日东升

C. 触手可及    因地制宜    接踵而至    方兴未艾

D. 唾手可得    因材施教    纷至沓来    方兴未艾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饮酒》(其五)中,表明作者本想把人生的真义说明白,却又突然感到不可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以“_______________”一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同时又以“_____________”一句引出下阕对风流人物的追念。

(3)韩愈在《师说》中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其中“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辛弃疾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注)①这首词是孝宗淳熙八年(1181)秋天,作者在江西安抚使任上,为原江西路转运判官张仲固奉调兴元知府设宴饯行,有感而作此词。兴元,汉中。②指刘邦占领关中事三秦,即雍、塞、翟三国地。③追亡事:韩信投奔刘邦之初不得重用,趁机逃跑,萧何知道韩信是难得的人才,将韩信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遂得刘邦重用。④一编书是帝王师:张良闲步游下邳,有一老者给他一卷书说,读了这卷书可以辅佐君王。⑤车轮四角:车轮生出四角,意为使离人无法即刻离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篇两句,追忆了汉初三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基业的历史往事,既写出了刘邦开创基业的雄豪意气,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光复故土,洗去金军侵略耻辱的一腔报国之志。

B. “一编书”,用张良佐汉的故事,写出张仲固可堪帝王之师;“小试”,有微讽之义,既讽刺宋朝不重用大才,又暗含词人勉励张仲固帅兴元只是牛刀小试,今后必能为国大用。

C. 本篇语言颇为精练,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如“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原是唐代李峤的诗句,但词人却能一扫消极情绪,以之恰到好处地描写了热泪纵横的爱国情景。

D. 词的最后两句,以对方思念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词人对友人别后相思的满腹离愁,这种抒情方式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词的结构颇为紧凑,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