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鲁迅评价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的一部先秦著作是( )
A. 《庄子》
B. 《墨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选A,有语病的选B。
(1)2018年平昌冬奧会花样滑冰男单自由滑比赛结束,卫冕冠军羽生结弦获得金牌,成为自1952年以来,首位连续蝉联冬奥会男单冠军的选手。
(2)权利和义务总是相互依存的,享用自然资源如果是人类的基本权利,那么维护自然资源的可享用性就是人类的基本义务。
(3)能否将决策建立在民主、科学、透明的基础上,并求得决策与民意最大限度的契合,这既是对决策意识的考验,也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验。
(4)为设计一款既符合青年人口味,又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手机游戏,他查阅了最近一年的资料,还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保安”顾名思义就是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但仍有保安看到堆积如山的钢管就起了贼心,连夜搬走当废铁卖掉。
(2)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现活动,深入基层真抓实干才是硬道理,少些来回比划的花拳绣腿,少做些表面文章。
(3)“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国宪法制度的发展历程深刻地昭示我们,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休戚相关。
(4)新建筑是保留传统的风格还是尽量现代化,大家争论不休,这进退维艰的关键时刻作出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景区的特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 _____。
(2)《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通出塞外雄浑景象,最能鲜明地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它。这可以用陶渊明《饮酒》中的“______, _____。”来表现。
(4)作为《关雎》全诗纲目,能够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宋人学盗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米,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两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查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无不探也,未及时,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下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无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选自《列子》)
翻译文中加点词语。
自宋之齐请其木(________) 三年大穰(________)
喻其为盗之言(________) 手目所及无不探也(________)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________) 若为盗若何(________)
向氏言其状(________) 以生吾禾(________)
陆盗禽兽(________) 亡非盗也(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晏子之晋,至中年,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涂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赎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吾未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睹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我之暴也。”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已,而申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于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婴诚革之。”乃令粪洒①改席,尊醮②而礼之。
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礼不受摈③,夫子礼之,仆不敢当也。”晏子遂以为上客。
君子曰:“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骄,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诎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粪洒:扫除清洗。②醮:古代嘉礼中的一种礼节。③摈:通“傧”,傧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
B. 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
C. 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
D. 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何绝我之暴也 暴:暴躁
B. 士者诎乎不知已 诎:屈从
C. 请鬻于世 鬻:实
D. 免人于厄 厄:困境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因载而与之俱归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 ①吾乃今日睹而赎之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 ①而申乎知已 ②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D. ①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晏子前往晋国,在途中遇到了越石父,替他赎身,可见晏子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
B. 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十分生气,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胸狭窄。
C. 晏子听了越石父的一番话后,深感愧疚,就以嘉礼相待,这使越石父颇受感动。
D. 君子认为,晏子能远离世俗的偏见,礼贤下士,不居功自傲,这样就可以保全功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