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一部以关注地球未来和人类命运为题材的科幻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一部以关注地球未来和人类命运为题材的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引发了大众的热烈讨论。有人说,从“大禹治水”“嫦娥奔月”“后羿射日”这些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迈开了科幻的脚步,是勇于科学幻想的精神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也有人说,人类虽然探索外太空的脚步越走越远,可是对自我身心的了解却仍然非常有限,与科技的日新月异相比,人类目前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日渐突出,在科技空前发达的今天,人类更应该反思和警醒。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其中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家国情怀 2019年春节期间,火遍各大影院电影就是是《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有这样一幕,深深印在我的脑海:在地球即将撞击木星的危急关头,中国航天员刘培强驾驶载有数十万吨燃料的空间站主控室撞向木星,从而使地球得以摆脱木星引力而获救。这种为人类命运慷慨以赴的家国情怀,是直击中了人们不抛弃、不放弃的家国同心情怀。 《流浪地球》写出了人对地球的珍爱和不舍,在灾难面前,我们往哪里去”?这个问题抓住了观众的心,拨动了人类内心深处最弱的弦。我们不能放弃,不能放弃对地球的情感,我觉得这也是这部电影特别打动我的地方。与此同时,我想这部影片还告诉我们中华文化为什么可以绵延五千年。抵御外敌用长城,贯通水系用运河,中国人一直靠自己的努力去跟大自然抗争。当毁灭来临时,美国人想的是建造诺亚方舟逃离地球,而我们中国人选择带着地球去流浪。地球从开始流浪到安全要多久呢?要2500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气魄和胆识,像美国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可能不会这样去想,也不敢想,而中华民族五千年,我们就会想到用2500年来实现地球从太阳系抵达恒星新家园,2500年的流浪,靠的就是中华文化的底气,靠自己的双手付出汗水以及心血来表达这种不服输和永远相信希望的精神。 原著者大刘说是:《流浪地球》有着历史片般的厚重感。这是一部建立在中国文化背景上的科幻电影。它很好诠释了我们中国人对家园、对土地的情感。这部电影作为中国第一部硬科幻作品,充满着中国人独有的人文追求,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家庭”延展到“家国”再到“家园”,同时又在影片中开拓出了中国式的亲情关系和根植中国人心的“恋土”情怀。每个人生存生活与家国紧密相连,因此中国人爱国爱家,家国情怀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深沉的心灵底色。 当前也许在一些领域,标准和前沿乃至话语都掌握在先发达起来的西方人、西方文化手里。以至于很长时间内,我们以为好的东西就是他们所树立的那个样子。但是作为青年基层工作人员,我们中国的年轻人一定要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因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里有情义、有情结、有情怀。从《流浪地球》的热播和好评来看,现在我们的价值观念也正日益成为世界的主流。譬如影片中最终的任务虽然说是由中国人提出并且来实施和完成,但是整个《流浪地球》计划是全人类群策群力的结果,也是这个片子的主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这句话,“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点燃了许多人内心的家国情怀。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要与家庭、家园、家国同心,永远不抛弃、不放弃。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主要讲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引发了大众的热烈讨论。1.传颂家国情怀,弘扬中国价值观。影片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这种流浪地球范式可以说植根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传承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家园的传统,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对未来世界科幻命题的一种独特的想象和解决方式。中国需要科幻。这次,主流舆论引导了人们认识科幻的积极效应,包括科学精神、创新性、想象力、忧患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建立起对中国科幻的正确看法,抵制不和谐的声音。科幻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可以激发想象力,对于提升群众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流浪地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始终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参考立意:中国的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与科幻;科幻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推断作用等。2.宣介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大国担当。《流浪地球》及时回应当前生态文明面临的严峻挑战,致力于一种远比单纯的地球视野更加开阔的宏大宇宙视野在个体中的心灵建构,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起宇宙范围内的生态意识。科幻能够超越国家与民族,成为人类文明交融互鉴的一种方式。影片通过凝聚全人类的共识来解决地球的生存危机,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示了中国价值观念的伟大力量。《流浪地球》表达家园情怀。面临全人类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流浪地球》提出了组建联合政府,天上地下结合,带着地球一起走的“中国方案”。参考立意:各国各民族平等、和谐相处,不忘初心;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给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传承与创新;想象和创新、科技与创新等。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流浪地球》展现了中华民族在人类面临困境时的大智大勇,其中所展现的担当、魄力、创新等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引出论点“生活需要担当”。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生活中,我们要有《流浪地球》的担当;担当体现大国气派,表达宏大情怀;担当体现家国情怀与人道主义精神的融合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做法或期待等,如当我们也拥有勇气、信念和智慧时,我们定能为国担当,使中华于今世闪耀无尽的光芒。 【素材】 托尔斯坦曾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担当大小,体现着我们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流浪地球》的故事契合中国近几年展现的要成为世界主要太空探索国的雄心,影片上映也恰逢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上个月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成为第一个造访月球背面的探测器。 科幻片要有一定科学根据,但又不能太脱离现实,对观众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层次都有较高要求,随着对电影的需求提升,中国观众不再满足于面向低端受众的影片,科幻片在中国有了更成熟的受众土壤。 作为首部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也为启动中国科幻影视工业奠定了基础。“它实现了精准的类型控制,而且达到了行业很高水准,迈出了追赶好莱坞顶级制作的一大步。” 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能让孩子们看我国文化背景的科幻电影长大是导演郭帆的梦想。“这也许可以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放开他们的想象力。” 这个地球流浪的故事,让中国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维度,一种新的想象。即便影片对于未来的设计、对于科学的假设、对于人物的呈现,还有多多少少的瑕疵和遗憾,但是它所开启的绚丽而宏大的科学与想象的未来,在中国电影中都可以说是空谷足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的一段文字如果改写成为一篇广播稿,请根据广播稿的特点修改这三处内容。

近日,青海玉树地区发生严重雪灾,我市各界积极开展捐款救灾活动,捐款数额累计已逾一百万元。我校上周已经捐款(包括衣服和生活用品折合钱款)五万元,昨天又捐款两万元,这些钱物将陆续转送到灾区。本学期期终考试结束后,学校将召开大会对募捐救灾活动中的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逻辑规律中有一条“排中律”,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是假的,必有一真。例如:面对“雪”这一具体对象时,张三说“雪是白的”,李四说“雪不是白的”,就“雪的颜色”这命题两个人的判断相互矛盾,根据排中律,则两句话中必然有一句是真的。根据这一规律数学家斯摩林把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段情节,改编成了一道逻辑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金盒里”,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银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肖像在银盒里”,请根据上述材料,写出答案得出的推论过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秉承家训去异地,传承家风创新业,黄峭的子孙后辈的发展空间被拓宽,也成就了历史中家风传承家族延续的一段佳话。这些黄峭子孙们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后,第二代或第三代又分出一支到外地打拼成家创业,            ,以下跳棋的方式向更遥远的地方探索。后人足迹遍及粤、赣、滇、黔诸省及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多国。他们秉承先人教诲,在异地发愤图强,卓有成就,成为一支旺族。

(    )?第四十四代子孙黄子曦对祖先黄峭的往事尤为熟悉,听他                   ,我知道了黄峭弃官归乡后创建和平书院,培养栋梁人才,还撰写《家训》十七款,提出孝双亲、笃爱悌、敬尊长、睦邻里、畏法律、戒非为、崇勤俭、慎交友等规训,还将其改编成朗朗上口的《训子诗》,蕴含着对子孙的训诫和启蒙。其后人也矢志求学,涌现状元两名、进士十九名。

多年迁徙不仅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扬,更是地理上的变动。在东南沿海的崇山峻岭之中,一批贤者传播文明火种,延续文化基因,在当代还孕育了广为传唱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体现当地人敢闯敢试、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展现八闽文化的独特风格。这样一种悠久的文化渊源,这样一种独特的精神支撑,激励当地人始终保持着一种韧劲和冲劲,并不断加以延续和升华。

站在古镇谯褛,我不禁极目闽山鹭水,                   ,中国自古就是重视家风传承的国度,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国家的根基。祖先创造的辉煌文明是一种永恒的精神能源,会对子孙后代优良品格的形成和塑造起到关键作用。在今天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且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多想想先辈的谆谆教诲,回忆先辈                   的创业艰辛,定能从中获得强大的免疫力,在前行的路上汲取不竭的精神动力,不断行稳致远。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     )

A. 如何传承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家训文化

B. 家训文化家风传承是怎样显现出强大生命力的

C. 家训家风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如何能传承

D. 家训文化家风传承为何能显示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循环往复  侃侃而谈  古往今来  筚路蓝缕

B. 周而复始  娓娓道来  抚今追昔  筚路蓝缕

C. 周而复始  娓娓道来  古往今来  宵衣旰食

D. 循环往复  侃侃而谈  抚今追昔  宵衣旰食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

A. 多年迁徙不仅是地理上的变动,更是传扬的历史与文化。

B. 多年迁徙不仅是地理上的变动,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扬。

C. 历史文化的传扬不仅是多年迁徙的结果,更是地理上的变化。

D. 地理上的变动不仅是多年迁徙的结果,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委婉地劝谏唐王朝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2)苏轼《赤壁赋》一文,作者先运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洞箫之声,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表现洞箫之声的悲凉。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从桂林被谗落职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②萧疏:萧条、稀少。③尽吸:舀尽。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笔三句,临近中秋,洞庭、青草二湖,风平浪静,境界开阔,烘托出词人内心恬静安宁。

B. “素月分辉”三句,既是自然实景的刻画,又是心灵造境的写照。明月的光辉、银河的影像以及湖光水色融为一体,整个空间一片明净澄澈。

C. “应念岭表经年”三句,承上启下,词人由眼前的洞庭景象联想到自己在岭南做官的生涯,虚实相生,景与情的过渡顺畅自然。

D. 这首词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联想等多种表现手法,在委婉含蓄的表达中展现词人不同凡响的气度。

2.词的下片表现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