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 31 岁的医生因过度劳累在医院值班室不幸去世,当地卫生部门发文号召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该医生高尚的职业献身精神值得点赞,有人认为好好活着更有意义,有人则认为职工的身心健康才是卫生部门首先应该关注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____:“学”即多闻多见,兼有“知”“行”之义,既要懂得道理,又要注重实践:“习”即练习、复习,也有“行”或“实践”的意思。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孔子②____。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熟读《诗经》三百篇,把处理政务的工作交给他,他做不到通达:让他出使外国,他不能独立地处理外事。这样即使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其实,在后人看来,③_____。南宋的朱熹就说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下面是一位心理学家所做的关于问题位置效应的测验。他将被测试的中学生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问题呈现于阅读前;乙组问题呈现于阅读后;丙组单纯阅读,无问题呈现。阅读之后进行两种测验:一是对预设问题进行测验,所得结果代表有意学习;二是另设问题进行测验,所得结果代表偶然学习。请用文字对下列图表的测验结果进行概括说明。不超过12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北斗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北斗展区,生动诠释了这句在北斗圈内大家都 的话。
9月5日至9日,北斗应用展区 。说起“北斗”,大家首先想起的都是导航功能。但你可曾想到,随着北斗技术的逐渐成熟,这一“高精尖”技术正在跳出单一军事用途,为城市燃气、电力电网、智慧交通提供精准服务,与你我的生活 。正如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所说,北斗之用,可谓 。
借助北斗系统可以解决如何监测燃气管道、构筑安全屏障这个难题。北斗可以对每段管道进行精准定位,动态监测腐蚀情况,同时对腐蚀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此外,北斗系统还可以生成管网腐蚀图、防腐层综合统计情况等,通过提供精准位置和数据支撑为管道管理和维修提供依据。
北斗系统可以助力物流,缩短“时空”距离。在网上订了生鲜、餐饮;70.5%的用户不希望配送时间超过30分钟,还有一些用户希望配送时间能缩短到10分钟以内。这个时候,快递小哥可以求助于“北斗”。据专家介绍,时空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能够解决精准送达、快速运输、供需关联,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全流程跟踪。在物流运输车上安装北斗导航设备,可以对车速和路线进行实时监控,保障驾驶安全。结合北斗系统的地理位置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挖掘,能够定制仓储和站点急需上门接货的位置信息,定制服务线路、提高物流效率。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了然于胸 熙熙攘攘 休戚相关 无所不在
B. 耳熟能详 人头攒动 休戚相关 无孔不入
C. 了然于胸 熙熙攘攘 息息相关 无孔不入
D. 耳熟能详 人头攒动 息息相关 无所不在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当我们要采取措施的时候,就意味着发现腐蚀临近危险值
B. 我们要采取措施,就意味着发现腐蚀临近危险值
C. 一旦发现腐蚀临近危险值,就意味着我们要采取措施
D. 一旦腐蚀临近危险值被发现,就意味着我们要采取措施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时空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能够解决供需关联、快速运输、精准送达等问题,实现全流程跟踪,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B. 时空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能够解决供需关联、精准送达、快速运输,实现全流程跟踪,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C. 时空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能够解决供需关联、精准送达、快速运输等问题,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全流程跟踪。
D. 时空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能够实现全流程跟踪,解决供需关联、快速运输、精准送达,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的教育名言很多,如《论语·为政》中“____,____”两句论述了学习与思考二者之间不可偏废、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2)在《离骚》中,表现诗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受挫而改变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描写宋武帝挥师北伐的威猛气概“______”,与宋文帝仓促北伐“______”的兵败惨状,形成鲜明对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听琴
萧悫
洞门凉气满,闲馆夕阴生。
弦随流水急,调杂秋风清。
掩映朝飞弄,凄断夜啼声①。
至人齐物我,持此悦高情。
(注)①朝飞弄,即《雉朝飞》曲,相传战国时齐国处士牧犊子,年老而无妻,见雉鸟双飞,触景生情,自叹命途多舛,遂寄情于丝桐。夜啼声,指《乌夜啼》曲,传为何晏之女所创,初晏系狱,有二乌止于舍上,女曰“乌有喜声,父必免”,遂撰此操。后人常用以上两曲表达爱情中的哀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明听琴的环境和时间,居室高深空旷,傍晚凉满阴生,为下文表情达意蓄势。
B. 颔联以寻常事物“流水”“秋风”入诗,化抽象为具体,描绘出琴声音节和曲调变化。
C. 颈联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聆听琴乐的复杂情感,运用典故使诗歌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D. 诗歌描写音乐语言流畅,层次清晰,顺理成章,渐入佳境,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2.诗歌前三联与尾联的感情氛围看似矛盾,实则高度融合。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