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安徽省树人中学90周年校庆公告的部分初稿 ,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

下面是安徽省树人中学90周年校庆公告的部分初稿 ,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九十载梦想传承,芳华赓续。2019年,树人中学将迎来90周年诞辰,学校将秉持“隆重、简朴务实、创新”的原则,于国庆佳节期间组织召开一系列校友联谊和学术交流活动。到时,我们热切期盼历届校友重返敝校,诚挚邀请各界宾朋拨冗惠顾。让我们相约2019年10月2日,在灵秀的寿屏山下、美丽的清远河畔,畅叙情谊,共襄盛典,同谱华章!

 

“诞辰”改为“华诞”;“召开”改成“开展”或删除“召开”或将“组织召开”改成“开展”;“到时”改为“届时”;“敝校”改为“母校”;“惠顾”改为“莅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得体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问题得体主要是要符合特殊问题的特殊要求,语体得体要注意讲话者的身份、环境、尊卑、主客以及“谦辞”和“敬辞”的运用。本题,题干已经指出语段是“安徽省树人中学90周年校庆公告的部分初稿”,且“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要求“找出并作修改”。做题前首先明确书信应该用书面语,做题前首先明确校庆公告属于公文,公文注意要用书面语,然后仔细阅读这段校庆公告的部分初稿,可发现信中:①“诞辰”,诞生的时辰,即出生的时间。此处是说树人中学将迎来90周年生日,表达不准确,可改为“华诞”;②“召开……活动”搭配不当,可将“召开”改成“开展”,或删除“召开”或将“组织召开”改成“开展”;③“到时”是口语,不符合公告的文体,可改为“届时”;④“敝校”是对他人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此处的对象是校友,表达不得体,可改为“母校”;⑤“惠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此处是邀请各界宾朋拨冗来学校参加校庆,表达不得体,可改成“莅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日,一个产品网售额占全国超两成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引发广泛关注;在福建莆田鞋城,白天           ,夜晚却是卖假狂欢。不少厂商打着原单真标的旗子,装着耐克的盒子,但掩不住          的里子。“山寨”并非新话题,但痛疾不愈,引人忧思。

这些“山寨”产品,“假"得可恶却又“真”得可怜。与30年前温州“纸皮鞋”厂商             的是,这些“代工2.0时代”的厂商,(          )。有时仿品质量甚至优于正品,却仍走老路“蹭名牌”,这正是令人痛心之处。

近年来,政府部门与电商平台的打假力度一年胜过一年,被抓的造假者人数大幅增加,公开销毁假货的示范活动也明显增多,高仿生意的空间受到空前“挤压”。但一些地方制假售假          ,这暴露出商业伦理的集体滑坡。这其中固然有制假者贪赚快钱的原因,但也有当地政府和电商平台的默许纵容。源头打假不力,销售地和网上的打假就会变成“打地鼠”。“监管发力”只会沦为一句空话,等到制假规模壮大之后,不仅连根拔起愈加困难,而且届时承担“差评”的不只是以某个品牌,而且是整个地区乃至中国制造的整体声誉为代价。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门庭冷落    鱼龙混杂    泾渭分明    我行我素

B. 门庭冷落    鱼目混珠    大相径庭    依然如故

C. 人迹罕至    鱼目混珠    泾渭分明    我行我素

D. 人迹罕至    鱼龙混杂    大相径庭    依然如故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

A. 有的具备真技术、好设备,产品虽是仿冒却并不劣质;有的因有给国际大牌代工的经历,往往掌握了全套工艺流程

B. 有的因有给国际大牌代工的经历,往往掌握了全套工艺流程;有的具备真技术、好设备,产品虽是仿冒却并不劣质

C. 有的制造出的产品虽是仿冒却并不劣质,是因为具备真技术、好设备;有的往往掌握了全套工艺流程,是因为有给国际大牌代工的经历

D. 有的因掌握了全套工艺流程,往往有给国际大牌代工的经历;有的具备真技术、好设备,产品虽是仿冒却并不劣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A. 而且届时承担差评”的不只是某个品牌,而且是整个地区乃至中国制造的整体声誉为代价。

B. 而且届时承担“差评”的不是某个品牌,而是整个地区乃至中国制造的整体声誉。

C. 而且届时承担“差评”的不是某个品牌,而是整个地区乃至中国制造的整体声誉为代价。

D. 而且届时承担“差评”的不只是某个品牌,而且是整个地区乃至中国制造的整体声誉。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规多用于离别诗中,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和《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都用了此意象。

(2)李商隐在《锦瑟》中创设出阴阳冷暖无比美妙的意境,展现诗人高洁的情感和无尽的惆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也是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这是一首应试诗(又叫“试帖诗”),是钱起在参加由礼部主持的省试时所作。“湘灵鼓瑟”是考试约定的题目。湘灵,湘水女神,舜帝南巡而死,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娥皇、女英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化为水神。②云和,古山名。③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④杳冥,指穷高极远的苍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倒装,点出湘灵善于鼓瑟,让人想起湘灵弹奏哀伤乐曲的情景,开门见山,点明题意,堪称应试诗之典范。

B. “冯夷”“楚客”二句,突出瑟音巨大的感染力。一个“空”字,点出水神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倒是人间的楚客,领略了深藏在乐声里的哀怨,不忍卒闻。

C. “流水”“悲风”二句,乐曲进入最高潮,湘灵深深地哀怨随流水与悲风“传潇浦”“过洞庭”,绵延不绝,凄婉幽怨,动人心魄。

D. 最后两句以静写动,以景结情。曲终人散,不见伊人,只剩一川江水,几峰青山。画面极其明净、静谧,给人留下了回味悠长的广阔空间。

2.同样是写乐音,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与本诗画线句子在修辞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史宁字永和,建康表氏人也。少以军功,别将。直阁将军、都督,宿卫禁中。寻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弯左翕然降附遂税得马一千五百匹供军。属魏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率众寇荆州,宁随胜奔梁。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日:“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乡。”宁答日:“臣世荷魏恩,位为列将,天长丧乱,本朝倾覆,不能北面逆贼,幸得息肩有道。傥如明诏,欣幸实多。”因涕泣横流,梁武为之动容。大统二年,宁自梁归阙。十二年,转凉州刺史。宁未至而前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乱。诏遣独孤信率兵与宁讨之,宁先至凉州,为陈祸福,城中吏民皆相率降附。仲和仍据城不下,寻亦克之。魏废帝元年,复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初茄茹与魏和亲,后更离叛。寻为厥所破,杀其主阿那瑰。部落逃逸者,仍奉瑰之子孙,抄掠河右。宁率兵邀击,获瑰子孙二人,并其种落酋长。二年,吐谷浑通使于齐,宁击获之,就拜大将军。宁后遣使诣太祖请事,太祖即以所服冠履衣被及弓箭甲矟等赐宁。谓其使人曰:“为我谢凉州,解衣以衣,推心以委公,其善始令终,无损功名也。”宁有识画,谙兵权,临敌指挥,皆如其策,甚得当时之誉。及在荆州,颇自奢纵贪浊,不修法度。尝出,有人诉州佐曲法,宁还付被讼者治之。自是有事者不复敢言,声名大损于西州。保定三年,卒于州。谥曰烈。

(节选自(周书·史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B. 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C. 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D. 贺拔胜为荆州制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拜”指授予官职;“迁”指晋升官职;“加”指被授予某种爵位;“除”指免除官职。

B. “蛮"原为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古代华夏族以外的民族,包括蛮夷戎狄,统称蛮夷。

C. “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也用于一方之长的称谓,如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 “公”既指古代的一种爵位.也可用于对男子的敬称,文中是对男子的敬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宁作战有方。前刺史宇文仲和作乱,史宁先到凉州,述说利害,不费一兵一卒,攻克凉州;茄茹部落侵犯河西,史宁率兵截击,大获全胜。

B. 史宁忠于君主。史宁在梁期间向梁武帝陈情,表明归魏之心;后来史宁派使者谒见太相,太祖把自己所用的帽子、鞋子、衣服等赐给史宁。

C. 史宁仕途顺畅。史宁年少时凭借军功,官拜别将,后来又任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从梁回来后做了凉州刺史,后来因军功拜大将军。

D. 史宁晚节不保。晚年在荆州,史宁奢靡放纵、不修法度,曾经把案子交付给被人状告歪曲法律的州佐去处治,他的名声因此受到不良影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魏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率众寇荆州,宁随胜奔梁。

(2)臣世荷魏恩,位为列将,天长丧乱,本朝倾覆,不能北面逆贼,幸得息肩有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重拾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经典主题,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看感受,并迅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清博舆情所监测的含有“中国诗词大会”的微博数据显示,与其相关的微博评论72%以上都是正面评价,不少观众称其为“当下荧屏中综艺界的一股清流”。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巨大成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根据国家的文化政策所制定的“文化大会”传播发展战略当中重要的一部分,经过《中国汉宇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系列节目的层层铺垫,制作技术的不断升级,经验的不断积累与汲取,终于在2017年的春节,这朵文化之花在荧屏上绚烂绽放。

(摘编自胡函博《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文化传承与艺术呈现——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材料二:

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微博参与用户地域分布TOP10

(数据来源于美兰德·视频网络传播监测与研究数据库)

材料三:

和引进模式节目的遇冷、疲软相比,近年来我国的综艺节目领域显现出蓬勃旺盛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出了一批凸显中国特色、呼应时代需求、蕴含文化价值、传播正能量的原创节目,实现了市场与口碑的双丰收。

原创文化节目的全面发力是近年来电视综艺领域的最大亮点。2017年全年和2018年年初,以《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和《信中国》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在众多综艺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下的热点节目,不论是《朗读者》的“访谈十朗读”模式、《国家宝藏》的“记录式综艺”新形态、《经典咏流传》对诗歌传播模式的新开拓,还是《信中国》的以书信为载体,都令人耳目一新。这些节目的创作者深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拓展选题思路,开辟出了众多新的主题领域,极大地丰富了节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角度。在表现形式、叙事手法等方面,原创文化节目也从单一性、说教式的知识教育普及,到各种知识问答竞赛,再到以故事讲述、情怀传递、文化传承为核心的全民参与互动模式,实现了模式更新与电视叙述语态的蝶变。

(摘编自《综艺节目:原创类文化节目集体发力》)

材料四:

当下的几档文化类节目,也在试图跳出诗词、成语、朗读的范畴,寻求更加丰富多元的内容元素。《一路书香》《小镇故事》《同一堂课》等新节目开始探索类型更丰富的文化综艺。文博、探寻、非遗等成为关键词,让文化类节目在诗词、阅读之外有了更多可能。

对于文化类节目来说,请明星往往不是制胜之举,“造星”才能突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通过“飞花令”让武亦妹成为素人“明星”,《国家宝藏》让国宝成为“网红”,由此引发了节目话题在网上的迅速发酵。

文化类节目的品质往往能经受住考验,在口碑上也不缺少认同,节目更多的是缺少话题。由于调性的桎梏,文化类节目单纯靠明星和学者很难制造热点,基于节目内容和形式的特性在营销上造势往往能给文化类节目帶来流量。

相比其他综艺节目,文化综艺想要成爆款更加不易。如何保持文化类节目旺盛的生命力,让文化类节目从火一阵到一直火,是创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文化类节目将很快淡出观众的视野。

(摘编自《2018年,说好的文化类节目的“春天“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重拾文化主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受到了广泛赞誉,被称为“当下荧屏中综艺界的一股清流”,在社会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B. 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微博参与用户中,北京占比最高,超过10%,山东、广东,江苏,上海都达到6%及以上,其余省份不足5%。

C. 《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信中国》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表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这足以使得它们能够从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

D. 当下的文化类节目在积极寻求突破,希望在诗词、成语、朗读之外找到更多的可能,寻求更加丰富多元的内容元素,但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尚需时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之所以火爆,一个重要原因是节目的制作技术得到不断升级,制作经验得到不断积累。

B. 从材料二的图表来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微博参与用户区域分布较广,但许多省区的微博用户参与率不足4%,可见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推广任重道远。

C. 引进模式节目的遇冷、疲软,迫使我国原创文化节目全面发力,实现模式更新与电视叙述语态的蝶变,从而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节目需求。

D. 文化类节目与其他类综艺节目相比,单纯靠明星与学者助阵很难成为爆款,要想从火一阵到一直火,创作者应该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

3.综合上述材料,文化类综艺节目要想获得大发展,节目创作者具体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