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一般人最早接...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一般人最早接触到的是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但十分单纯,像一个个色彩醒目的符号。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中,人类在文学中的主角地位让位于另一个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意象——大机器。大机器以“鹦鹉螺号”潜艇、机器岛和登月大炮的形象出现。  (甲)  像《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样没有大机器出现的小说,地球本身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学形象  (乙)  取代了人。同时,凡尔纳所代表的新生的科幻文学,把传统主流文学中占统治地位的人与人的关系转换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转换为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灵魂。

主流文学描写已经创造的世界,科幻文学则创造世界再描写它。科幻小说中的历史来自于作者想象中的世界。有这样一篇名为《奇点焰火》的科幻小说,描写在一群超级意识那里,用大爆炸方式创造宇宙只是他们的一场焰火晚会,一个焰火就是一次创世大爆炸,进而诞生一个宇宙。当我们的宇宙诞生时,有这样的描写:

“这颗好!这颗好!”当焰火在虚无中炸开时,主体1欢呼起来。

“至少比刚才几颗好,”主体2懒洋洋地说,“暴胀后形成的物理规律分布均匀,从纯能中沉淀出的基本粒子成色也不错。”

焰火熄灭了,灰烬纷纷下落。

“耐心点嘛,还有许多有趣的事呢!”主体1对又拿起一颗奇点焰火要点燃的主体2说,他把一架望远镜递给主体2,“你看灰里面,冷下来的物质形成许多有趣的微小低熵聚合。”

“嗯,”主体2举着望远镜说,“他们能自我复制。还产生了微小的意识……他们中的一些居然推测出自己来自刚才那颗焰火,有趣……”

短短二百字,却在时空上囊括了我们的宇宙自大爆炸以来150亿年的全部历史,包括生命史和文明史,还展现了我们的宇宙之外的一个超宇宙的图景。又如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奥德赛》,描述了人类从诞生直至与宇宙融为一体的全过程。从百万年前原始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到人类对近地空间和月球的探索,直到宇航员在土星探险的终点跨超时空之门进入宇宙深处,使文明完成从个体到整体的升华。作者笔端轻摇、纵横十亿年时间和百亿光年的空间,使主流文学所描述的世界和历史瞬间变成了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科幻急剧扩大了文学的描写空间,也使得我们有可能从对整个宇宙的描写中更生动也更深刻地表现地球和人类。

科幻文学能使我们从大海见一滴水。

(取材于刘慈欣《从大海见一滴水》)

材料二

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的刘慈欣凭借其科幻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中国科幻第一次获得世界级的认可。小说讲述了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三体问题本来是个古老的物理学问题,牛顿当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卷“论物体的运动”中就提到过。刘慈欣充分发挥了他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想象中的三体世界以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规律。作品讲述了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并进一步让三体世界、地球、甚至更高级的文明,发生猛烈而意味深长的碰撞。小说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含了触手可及的现实性。这部作品既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反省,也是一种超越。

德米特里·比伦琴在《幻想作品的现实主义》中认为科幻作品的题材可以表述为:“面对着未来的人及人类,面对着不可思议的、幻想中的、但却可能是隐藏在进步的地平线后或自然界中的未来的人及人类。”文学的关注对象是人,科幻文学关注的是“面对着未来”的人,这是科幻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最根本的区别。他认为工业革命使得第一批科幻作家的作品集中在技术发展前景上。但是时代在转变,未来世界中人将是什么样子?未来将给人带来什么?在遥远的未来将发生什么和人有关的事情?我们很清楚地感觉到,这种未来很快就要到来。在幻想越来越迅速变成现实的当今,如果不想象未来,连现实本身也将不可理解。科幻作品的“科学——技术”这条线,最终会在它的创作中与一般文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哲学”这条线汇合。

(取材于网络《关于我国科幻文学调查研究课题的报告》)

材料三

罗伯特·索耶,这位加拿大“科幻教父”,曾包揽雨果奖、星云奖和坎贝尔奖三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奖项。他出版了22部长篇科幻小说,包括“恐龙三部曲”、《金羊毛》、《计算机中的上帝》。与此同时,这位科幻大师还是政府机构、科研部门甚至跨国公司的座上宾。他常年担任“探索”频道加拿大版的评论员,为《科学》和《自然》杂志撰写专栏,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顾问,甚至在谷歌、摩托罗拉等公司担任咨询顾问。

听起来,这些工作都和科幻创作不沾边。有一次,他为加拿大政府做法律方面的顾问,“未来医学可以通过DNA的读取来预测人们可能患上某些疾病,这涉及个人隐私。假如这个隐私触及到有基因疾病的人的丈夫、孩子们的知情权时,哪一方是需要保护的呢?这就是他们邀请我们帮忙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索耶看来,“科幻是现实的镜子”,科幻作家不应只是空想,而应该担负起批判现实的责任。

事实上,这也是科幻界的传统。1818年,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了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这部关于生物科学的小说,第一次提及生物伦理学。如今,生物伦理学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学科,用索耶的话来说,“这个学科就是由科幻小说创造的”。见证科幻作家的远见卓识最终变为现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这包括凡尔纳描写的月球之旅、潜水艇;英国作家威尔斯描写的立体空战、坦克等。1944年,美国科幻作家卡特•米尔在《生死界线》里逼真地描述了原子弹的技术细节,发表后招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审查,他们以为当时秘密进行多年、连副总统都蒙在鼓里的“曼哈顿工程”泄密。阿瑟•克拉克1945年就详细描述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网络,今天卫星所在的轨道因此被称为“克拉克轨道”。还有阿西莫夫经常提及的人形机器人在今天的实验室中越来越常见。

在索耶看来,科幻小说的公共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让公众不被社会阴暗面俘虏,并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另一方面,科幻小说培养公众长远的眼光,让人们学会思考未来。科幻不仅预测未来,亦可预防未来。科幻小说不仅关乎科学技术,也关乎理性和价值观。核武器、环境危机等诸多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人类头顶,许多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也渲染末日降临的场景,其中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在我们周围悄然发生……但是,尽管人类在前进过程中有曲折和失误,我们还是希望未来会像威廉·福克纳所说的:“人类不仅会生存下去,而且终将获得胜利。”

(取材于张渺、张莹《政治家都该读科幻小说》)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诞生:比喻新事物出现。

B. 暴胀:胀,zhàng,指体积扩大。

C. 囊括:囊,22画,形声字,口部。

D. 微不足道:意思是“不值得称赞的”。

2.在“材料一”中(甲)(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     就 B. 即使     也

C. 无论     还 D. 于是     就

3.下列对“科幻文学能使我们从大海见一滴水”中“大海”和“一滴水”对应关系的呈现,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宇宙/人类

B. 地球/大机器

C. 超级意识/微小意识

D. 大爆炸理论/基本粒子

4.根据“材料二”,不属于《三体》获得世界级认可原因的一项是

A. 描述了不可思议的未来生存图景

B. 蕴含了触手可及的现实性

C. 解决了牛顿提出的三体问题

D. 反省并超越了人类文明

5.根据“材料二”内容判断,下列不属于德米特里·比伦琴对科幻作品题材理解的一项是

A. 前沿科技

B. 幻想中的自然

C. 面对未来的人

D. 不可理解的现实

6.根据“材料三”,没有体现罗伯特·索耶“科幻是现实的镜子”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罗伯特·索耶通过DNA来预测人类疾病

B. 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提及生物伦理学

C. 卡特·米尔《生死界线》描述原子弹的技术细节

D. 阿瑟·克拉克描述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网络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亦可预防未来”中的“未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DNA读取技术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②人形机器人在研究实验中越来越多

③核武战争毁灭地球

④环境危机导致人类末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请结合三则材料,写出科幻文学和传统文学有什么关联。

9.从下面两个问题中选择一题作答。

①美国近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创作了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小说只有一句话:“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请在上面三则材料中任选一种对于“科幻小说”特征的理论描述,分析这篇小说被称为“科幻小说”的原因。

②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请从上面三个材料中任选一种对于“科幻小说”特征的理论描述,分析这部电影获得如此盛誉的原因。

 

1.D 2.B 3.A 4.C 5.D 6.A 7.C 8.科幻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关联表现为:1、材料一中“主流文学描写已经创造的世界,科幻文学则创造世界再描写它”一句可知科幻文学和传统文学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关注和描写。2、科幻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关注对象都是人,科幻文学关注的是“面对着未来”的人,这是科幻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最根本的区别。3、“科幻作家不应只是空想,而应该担负起批判现实的责任。科幻小说不仅关乎科学技术,也关乎理性和价值观”说明科幻文学和传统文学一样关乎理性和价值观,负有批判现实的责任。 9.示例一:材料中认为科幻小说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幻小说创造世界再描写它(科幻小说中的历史来自于作者的想象)。美国近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创作的最短的科幻小说,小说只有一句话:“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很容易让人思考,既然是最后一个人,那么门外是谁?是外星人?是死神?是动物?还是时光?还有地球为什么会剩下一个人?是因为环境的破坏,还是某种自然原因?符合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特点,也符合创造世界再描写它的特点。故这篇小说应该被称为科幻小说。 示例二:电影《流浪地球》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这部电影获得如此盛誉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电影关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2、电影扩大了文学的空间,从对整个宇宙的描写中表现地球和人类。3、电影中培养公众长远的眼光。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含现实性,是对人类文明的反省,也是超越。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离不开上下文的语境,可结合语境进行判断。当然对词语本身的含义的掌握也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关键。 本题D项,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故选D。 2.本题考查关联词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可从三个方面思考作答。第一步:从句子内容角度,梳理清楚各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把握题目所给选项的关联词是否能够准确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步,学生还务必搞清楚同类关联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比如,同样表示条件关系的“只要……就……”与“只有……才……”,同样表示假设关系的“如果……就……”与“即使……也……”等。第三步:掌握常见关联词语的配对关系。一般来讲,关联词搭配有自己的固定伙伴,这些伙伴不可以随意更换。如果选项中有随意更换的情况,可以直接排除。本题A项因为……就表示因果关系;B项即使……也表示并列关系;C项无论……还表示假设关系;D项于是……就表示条件关系。结合两个空格的语境分析可知前后句属于并列关系。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解答时根据材料“科幻急剧扩大了文学的描写空间,也使得我们有可能从对整个宇宙的描写中更生动也更深刻地表现地球和人类。”一句可分析出,最后一句话“科幻文学能使我们从大海见一滴水。”是对上文的总结。不难发现这里的大海和一滴水对应的是宇宙和人类。故选A。 4.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材料二“三体问题本来是个古老的物理学问题,牛顿当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卷“论物体的运动”中就提到过”。从此句可知三体问题是古老的物理学问题,并非牛顿提出的。所以C项解决牛顿提出的三体问题的表述是错误的。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德米特里·比伦琴对科幻作品题材理解可以从材料中这两句话概况“面对着未来的人及人类,面对着不可思议的、幻想中的、但却可能是隐藏在进步的地平线后或自然界中的未来的人及人类。” “他认为工业革命使得第一批科幻作家的作品集中在技术发展前景上”。本题ABC三项在这两句话中都有表述。D项不可理解的现实,在原文中没有提到。故选D。 6.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本题材料三中“未来医学可以通过DNA的读取来预测人们可能患上某些疾病,这涉及个人隐私。假如这个隐私触及到有基因疾病的人的丈夫、孩子们的知情权时,哪一方是需要保护的呢?这就是他们邀请我们帮忙解决的问题之一”。虽然提到了“通过DNA的读取来预测人们可能患上某些疾病”,但是随后文中提到,科幻作家不应只是空想,而应该担负起批判现实的责任。可知,索耶要表达的并非预测疾病,而是要担负批判的责任。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人形机器人在研究实验中越来越多”在材料中没有表述,所以可以用排除法排除ABD三项,故选C。 8.本题考查就文本中某一问题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文本内容有深度了解,能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无论怎么解答,都要立足文本。本题解答时要对三段材料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从材料来看,第一段材料主要写了科幻文学对人与自然的关注即宇宙和人类关系的思考;第二段材料主要写了科幻文学对人的关注;第三段材料主要写了科幻文学批判现实的作用。进一步思考可知这些科幻文学关注的内容也是传统文学关注的内容。由此可以从这些方面来思考作答。 9.本题考查就文本中某一问题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文本内容有深度了解,能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无论怎么解答,都要立足文本。本题解答时要注意:(1)理论表述可以从下面任选其一,表述准确不要表述模糊或过长,可以将几个理论融合成一个。材料一:①科幻小说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②科幻小说创造世界再描写它(科幻小说中的历史来自于作者的想象)③科幻小说扩大了文学的空间,从对整个宇宙的描写中表现地球和人类。材料二:①科幻小说可以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含现实性,是对人类文明的反省,也是超越。②科幻小说关注“面对着未来”的人。③科幻小说中“科学——技术”这条线索会和 “社会——心理学和哲学”这条线索汇合。材料三:①科幻小说应该担负起批判现实的责任。②科幻小说可以培养公众长远的眼光③科幻小说不仅预测未来,亦可预防未来。(2)对这篇小说的分析能与所引述的理论相结合且文字通顺;分析与理论结合不太紧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到头来,我们记住的,不是敌人的攻击,而是朋友的沉默。

——马丁路德·金

②当他们来抓共产主义者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当他们来抓犹太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后来,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帮我说话了。

——马丁·内莫勒

③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迅

读了上面三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以上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并且不会产生歧义。下面一则广播稿的部分内容,有五处语言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自从我省中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本市各界都十分牵挂震灾情况,积极开展抗震救灾活动,捐款累计已逾100万之巨。卫生部门同时警告灾区民众要注意卫生清洁,有些昆虫是会致病的。

 

查看答案

写出与下列小说情节相关的主要文学形象。

(1)《大卫·科波菲尔》中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最终与大卫走到一起的人是______________

(2)《巴黎圣母院》中______________被带到广场上当众受鞭笞,在烈日下口渴难耐,向士兵和围观的人群高喊要水喝,回答他的是一片戏弄喝辱骂声。这时,美丽的______________拨开众人,把水送到他的嘴边,让他感动地流下了泪水。

(3)巴金的《家》中,坚决不同意高老太爷安排的婚事,甚至不惜顶撞高老太爷而离家出走的人物形象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

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

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的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

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

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

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A. ②①③④⑤⑥ B. ⑤③①④②⑥ C. ②⑥⑤③①④ D. ⑤⑥②③④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榜样与偶像之间是可以部分转化的,转化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榜样教育的感染力,消减偶像崇拜的过度和无序。

B. 成都是春节后返程客流集中地,这几天也迎来了节后第一轮客流高峰。然而,往年春运高峰期火车站黑压压的人群今年明显减少。

C.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募捐成为慈善领域的一种创新和尝试,但其存在的漏洞也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D. 如今,很多少男少女都向往一夜成名的传奇,期待那些发生在普通草根、邻家男孩女孩身上的奇迹,有一天也能在自己身上出现,这样的明星梦让他们奋不顾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