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题辞”,必须考量相应的社交场合。如① ,适用于新婚,以表达道贺之意;② ,适用于长辈寿庆,以表达庆贺之意;③ 适用于教育机构开办,以表达祝贺之意。
上文①、②、③中,依序填入最为得体的选项是
A. 五世其昌 齿德俱尊 启迪有方 B. 宜尔室家 椿萱并茂 杏林春暖
C. 珠联璧合 福寿全归 英才渊薮 D. 琴瑟重调 松鹤延龄 时雨春风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B. 川剧是流行于西南地区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巴蜀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其中变脸在中国艺术界的地位显著。
C. 微信启动页面的地球背景图发生了变化,之前的名为“蓝色弹珠”的摄影图,被中国卫星“风云四号”拍摄的地球图像取代。
D. 在传统文化偏见的引导下,我们对于文化的认同常常局限于文化名人、文化习作,而忽略了我们自己本身其实也无时无地处身于文化之中。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目前私家车越来越多,而停车位却很有限,于是很多车主停车时只得见缝插针,有时甚至占用人行道,否则很难为爱车找到一箭之地。
②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
③一味喜欢萌萌哒的事物无可厚非,偶尔卖卖萌也无伤大雅,但如果逃遁在萌文化空间里,与世隔绝、拒绝成长,这就是一种“文明病”了。
④党代会上,赵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提案,事实依据丰富、充足,反映了广大农民朋友的呼声,如水投石,引发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
⑤中国和老挝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增进了互信,中老两国形成了颠扑不破的命运共同体。
⑥著名作家王家的最新力作《得民心得天下》,对儒家经典《孟子》进行了睿智深刻的解读,再现了《孟子》的微言大义,尽展大师风采。
⑦南朝宋国的谢灵运怀瑾握喻,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④⑥⑦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湘夫人》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湘君不敢对湘夫人表白心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
(4)《苏幕遮》中的“____,_______。”两句,把小鸟清脆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朝无人①(节选)
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碛②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③。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②碛(qì):沙石堆积之地。③降款:投降的文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正赶上边塞战机,“立可乘”表现其求战心切,斗志旺盛。
B. 五、六句从听觉方面来写,身披铠甲的勇士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
C. 七、八句描绘了胜利后的场景,敌人势穷力竭,连夜送来降书,缴下的铠甲堆积如山。
D. “汗血马”“霜毛鹰”代指贡品,诗人借以表达“四夷宾服”“天下定一”的理想。
2.诗歌三、四包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江智渊,济阳考城人,湘州刺史夷弟子。父僧安,太子中庶子。智渊初为著作郎,江夏王义恭太尉行参军,太子太傅主簿,随王诞后军参军。世父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誉父子并贵达智渊父少无名问湛礼敬甚简智渊常以为恨自非节岁不入湛门。及为随王诞佐,在襄阳,诞待之甚厚。时谘议参军谢庄、府主簿沈怀文并与智渊友善。怀文每称之曰:“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者,其江智渊乎!”元嘉末,除尚书库部郎。时高流官序,不为台郎,智渊门孤援寡,独有此选,意甚不说,固辞不肯拜。竞陵王诞复版为骠骑参军,转主簿,随府转司空主簿、记室参军,领南濮阳太守,迁从事中郎。诞将为逆,智渊悟其机,请假先反。诞事发,即除中书侍郎。智渊爱好文雅,词采清赡,世祖深相知待,恩礼冠朝。上燕私甚数,多命群臣五三人游集,智渊常为其首。同侣未及前,辄独蒙引进,智渊每以越众为惭,未尝有喜色。每从游幸,与群僚相随,见传诏驰来,知当呼己,耸动愧恧,形于容貌,论者以此多之。迁骁骑将军,尚书吏部郎。上每酣宴,辄诟辱群臣,并使自相嘲讦,以为欢笑。智渊素方退,渐不会旨。尝使以王僧朗嘲戏其子景文,智渊正色曰:“恐不宜有此戏。”上怒曰:“江僧安痴人,痴人自相惜。”智渊伏席流涕,由此恩宠大衰。出为新安王子鸾北中郎长史、南东海太守,加拜宁朔将军,行南徐州事。初,上宠姬宣贵妃殷氏卒,使群臣议谥,智渊上议曰“怀”。上以不尽嘉号,甚衔之。后车驾幸南山,乘马至殷氏墓,群臣皆骑从,上以马鞭指墓石柱谓智渊曰:“此上不容有怀字!”智渊益惶惧。大明七年,以忧卒,时年四十六。
(选自《宋书·江智渊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世父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誉父子并贵达/智渊父少/无名问/湛礼敬甚简/智渊常以为恨/自非节岁不入湛门
B. 世父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誉/父子并贵/达智渊父/少无名问/湛礼敬甚简/智渊常以为/恨自非节/岁不入湛门
C. 世父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誉父子/并贵达/智渊父少无名问/湛礼敬甚简/智渊常以为恨/自非节岁/不入湛门
D. 世父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誉/父子并贵达/智渊父少无名问/湛礼敬甚简/智渊常以为恨/自非节岁/不入湛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谥”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B. 古时说“死”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江智渊地位较高,故死为“卒”。
C. “太守”一职,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D. “游幸”泛指帝王或后妃出游;“华清官”,是唐代帝王游幸的别宫,杜牧曾作《过华清官绝句》寄以讽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智渊聪明机智。刘诞要叛乱之前,江智渊看出他的阴谋,请假预先离开了他;刘诞叛乱事发后,江智渊被朝廷任命为中书侍郎。
B. 江智渊才华出众。他爱好文学,文章词采清新丰富;得到皇帝赏识,参加皇上私宴,他总是大臣中最突出的。
C. 江智渊门孤援寡。朝廷贵官中又没什么人引荐江智渊,所以只是被授予担任尚书库部郎这样的官职,他很不高兴,因而决不拜谢。
D. 江智渊刚直不阿。皇帝曾经命江智渊拿王僧朗来嘲笑戏弄王僧朗的儿子王景文,智渊严肃地拒绝了,世祖骂江智渊父子都是痴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同侣未及前,辄独蒙引进,智渊每以越众为惭,未尝有喜色。
(2)见传诏驰来,知当呼己,耸动愧恧,形于容貌,论者以此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