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据报道,5月27日,在贵阳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无人驾驶、虚拟试衣镜等“黑科技”引人关注。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无人驾驶车辆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最终方向,通过使用计算机、传感器和其他技术设备使车辆在没有驾驶员的主动控制和连续监测下可以安全行驶。
当前,特斯拉、谷歌、百度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无人驾驶领域。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在公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到2025年新车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2100万辆。参考2015年全球汽车年销量突破8000万台,中国销量接近2500万台。庞大的汽车销量和消费者对科技的需求,使中国有望成为最大的无人驾驶市场。
(摘编自《中商青报网》2018年6月11日)
材料二:
谷歌和百度公司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专利历年申请情况如图
注:从授权比例看,谷歌公司专利授权量可观,整体质量比较高;百度公司专利大部分为新近申请,没有进入授权程序,但未来正常授权应该不是问题。目前来看,谷歌的无人驾驶研发技术专利多于百度,但百度发展势头迅猛,未来2~3年内可积累起可观的专利数量,有赶超谷歌的可能性。
材料三: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各地自动驾驶路测规定陆续出炉。2017年12月,北京市颁布国内首个自动驾驶路测规定,首批自动驾驶测试试验用临时号牌也已对外发放。据悉,百度拿下了首批路测牌照并进行了公开测试。在今年3月,上海市也发放了第一批自动驾驶测试试验用临时号牌,其中上汽和蔚来两家企业获得路测牌照。此外,继北京、上海后,重庆市也出台了相关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管理细则。
无人驾驶前景广阔,科技公司、汽车企业等都想涉足其中。目前,国内的BAT、华为等科技巨头也正积极布局无人驾驶汽车、产业格局不尽相同。而国内自主品牌车企也已展开无人驾驶领域的探索。
综合安全风险、政策风险等因素,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会遵循着低速到高速、封闭到开放的路线走。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不能做到完全载客运营,但在货运、封闭园区等细分领域,技术需求相对较低,无人驾驶车辆可以逐步代替传统车辆,率先实现商业化。
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汽车成为下一个风口行业,汽车共享的未来或是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技术将使分时租赁和网约车合二为一,对网约车、分时租赁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无人驾驶也必然会跟汽车共享联系在一起,仅近期阶段看,与汽车共享出行合作,是推广普及无人驾驶技术的最好选择。
(摘编自《科技日报》)
材料四:
无论有人驾驶,还是无人驾驶,上路都要依法行驶。尴尬的是,法律总是滞后了社会生活,现行道路交通法规均是在“第一次汽车革命”后才实施与规范了,都是有“有人驾驶”,这让‘无人驾驶“难免无所适从。
无人驾驶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不止中国独有,全球都处于探索阶段。2016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发布《国际道路交通公约(维也纳)》修正案,这是无人驾驶首次在法律层面得到许可。修正案规定,在全面符合联合国车辆管理条例或者驾驶员可以人工选择关闭该功能的情况下,将驾驶的职责交给车辆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应用到交通运输当中。
迄今,美国、德国、日本的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及法律规范,也都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
(摘编自人民网《实现“无人驾驶”还有多远?》)
1.对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无人驾驶车辆发展的最终方向是汽车智能化,通过使用大量人工智能手段,使车辆在没有驾驶员主动控制和连续监测下可以安全行驶。
B.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各地相继出台自动驾驶路测规定,北京和上海先后发放自动驾驶试验用临时号码牌。
C. 目前由于无人驾驶技术不能做到完全载客运营,因此就只能在货运、封闭园区等技术需求相对较低的细分领域运营。
D. 汽车共享的未来将是无人驾驶,无人驾驶与汽车共享出行合作,是推广普及无人驾驶技术的最好选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与材料三都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报道,并对我国成为最大的无人驾驶市场充满信心。
B. 谷歌公司在2011年已经有申请和授权的专利,2012年以后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增长且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015年以后渐有回落。
C. 材料二的柱状图显示,百度公司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专利申请起步较晚,但在2016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可见,百度不甘落后谷歌,有望赶超谷歌。
D. 法律总是滞后于社会生活,无人驾驶的相关法律法规急需完善,目前不止中国,全球都在探索进行之中。
3.如何促进“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不仅表现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更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
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要达到“史诗”这个高度并不容易,但必须有书写史诗的胸怀和决心。
史诗胸怀的建立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创作者需厘清不同物质基础、生产环境下形成的文化形态差异,并分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结构、生活形态,理解与当代生活不同的原因,挖掘其蕴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历史剧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正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借此文艺形态了解人类过去的历史、重拾文化记忆,一方面可以体味到历史剧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并有所思考和启发。
比如赵氏孤儿这个故事。西方思想家、史学家伏尔泰以此为基础写就《中国孤儿》,影响甚广。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几乎产生同样的困惑:一个人怎么会为救别人的儿子献出自己的骨肉?这就需要对故事发生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故事发生在分封制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士以下的人没有自己的土地,都依附宗主生存。赵盾家族是晋国最大宗主,所以当赵家面临灭顶之灾时,为其留下宗嗣以期东山再起便成为赵家门人唯一的希望。程婴献子就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生活形态下。他们当时的行为不只是为赵家,还为许多依附于赵家生存的门人、为晋国,这就体现出中国人的大义精神。提炼出历史中蕴含的精神,也就找到了创作这部历史题材的史诗胸怀。
今天出现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剧,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心,见心难见真,剧情雷人,同质化严重,观众也不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对历史缺乏认知。从历史认识上正本清源,才能够规避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才能够让历史剧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精神。这建立在创作者对大量一手资料的阅读和思考基础之上。
史诗胸怀的有效传达同时还离不开创作者对文艺创作规律的遵循,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创作者需要以美学的、文学的方式来叙述故事、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历史剧本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文学艺术有自己的叙事系统和逻辑规则,在编剧结构的房子里只有艺术形象才住得进去,美学价值的突破往往也会带来思想价值的突破。比如,传统戏曲一人一事的叙述方法——一个故事只有一个核心主人公,主人公往哪儿走,故事就说到哪儿,然后带出新的人物——在当下已经不能满足今天人们的审美需求。写作时不局限于这种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这是苏东坡对自己创作的总结。
今天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不同文化互相激荡、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我们就更加需要“以我为主”的文化立场,需要对自己的历史有较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知。文艺工作者都应具有史诗胸怀,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彰显当代价值,这是写作者应有的担当。
(摘编自刘和平《创作历史剧当有史诗胸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创作历史剧要正确认知历史,这需要创作者厘清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异,分析原因,挖掘历史中蕴含的精神价值。
B. 在当今的变革时代,文化多元,写作者应树立文化自信,具有史诗胸怀,有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时代价值的担当。
C. 要避免当前历史剧创作中出现雷人剧情、同质化等问题,关键在于创作者对历史要有正确的认知。
D. 史诗是表现人类客观生活和主观心灵的庄严的文学体裁,历史剧达不到史诗的高度是因为创作者缺乏史诗的胸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以伏尔泰《中国孤儿》与一些历史剧的对比,是为了论述伏尔泰对中国历史有正确的认知。
B. 文章举传统戏曲的例子说明创作要根据审美需求变化,引用苏轼的话说明创作要灵活自然。
C. 文中提到历史剧本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论证了文艺创作要遵循文学和美学创作规律。
D. 文章开头提出了创作历史剧应具有史诗胸怀的观点,然后从史诗胸怀的建立和有效传达两个方面来阐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上出现程婴献子的行为是因为受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的影响,其中蕴含着中国人的大义精神。
B. 历史剧要让观众满意,创作者不仅需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更需要用美学和文学的方式来创作。
C. 创作好的历史剧,需要创作者大量阅读和思考一手资料,从这些资料中找到历史背后的生活形态和文化精神。
D. 优秀的历史剧有助于人们了解过去的历史、文化,可以让人们体味、思考历史剧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因此受到大众喜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所有缺点中,最无可救药的是轻视我们自己。 ——(法国)蒙田
你越是放弃自我,相应地你也越变得伟大而又真实。——(德国)费尔巴哈
如果真的要写墓志铭,我会选择一直支持我每天充满斗志的一句话: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李嘉诚
“我”,是每个人在面对具体问题乃至考虑整个人生时常常顾及的。对自我的强化和淡化,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常常面对“有我”和“无我”的拷问。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LOGO,代表该公司的品牌,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该LOGO内容及寓意。(上半部分版图部分为红色,不超过120字)
下面是学校广播站的一份广播稿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聆听校园广播。今日的主题是“礼行天下”。中华文明已逾五千年,中国素享“礼仪之邦”美誉。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要学礼、知礼、守礼,切勿做出违背礼仪的事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浩荡的长江奔流而下,由巴蜀至荆楚,再从吴越奔流八海,一条承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希望的黄金水道,从古奔腾至今。时至今日,国人已然认识到,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重大的保护价值。湖北作为“长江之腰”,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中,___。
淡水资源被污染,江岸生态被破坏,这是长江的伤口,也是中华民族的重症。唯有____,才能彻底治疗。《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应运而生,为湖北治理长江污染、发展长江经济提供了尚方宝剑。近两年来,此《次定》深入贯彻执行,湖北段长江生态也得到了极力改进,广裹的荆楚大地旧貌换新颜。看,汉口江滩的沙场、仓库等杂乱无章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芦花栈道的____;有着“光灰城市”之称的黄石也果断关闭“五小”企业、拆除非法码头,形成了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摘掉了“光灰城市”的帽子。( )。
猛药去疴,____。整个黄金水道绿意盎然。生态环境是面向未来的最大竞争力,./须穿“新鞋”,走“绿道”,用环境治理留住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才能永葆生机,长江经济带的深入发展也或可期待。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此《决定》深入贯彻执行,极力改进了湖北段长江生态
B. 此《决定》得到深入贯彻执行,湖北段长江生态因而得到极大改善
C. 深入贯彻执行此《决定》,极力改进了湖北段长江生态
D. 湖北段长江生态得到极大改善,此《决定》从而也得到深入贯彻执行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湖北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为未来发展留足了绿色空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B. 湖北为未来发展留足了绿色空间,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C. 湖北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巴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为未来发展留足了绿色空间
D. 湖北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未来发展留足了绿色空间
3.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责无旁贷 釜底抽薪 人声鼎沸 不分畛域
B. 义不容辞 对症下药 人声鼎沸 不废江河
C. 责无旁贷 对症下药 人潮涌动 不分畛域
D. 义不容辞 釜底抽薪 人潮涌动 不废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