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5月13日,《界面新闻》报道,音乐人李志创...

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5月13日,《界面新闻》报道,音乐人李志创作的一首歌曲《热河》,让南京市热河路的一面墙火了,外地游客尤其是李志的粉丝争相到此留言,随即墙上布满了各式涂鸦。据南京市某城管中队中队长徐熙然表示,墙上留言内容参差不齐,大部分是表白、恋爱类中性涂鸦,有三分之一左右是不雅的文字和图画。最近,这面”网红墙”上的涂鸦全部被清除,取而代之的是灰白单调的墙面。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涂鸦,一座城市的纹身 近日,南京市热河路涂鸦墙被涂抹,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涂得好,不然影响市容,有人认为应该保留,给城市留下些温情。我认为,涂鸦墙可以保留,但要规范管理,让它真正成为一座城市的纹身,成为城市的名片。 涂鸦作为一种街头嘻哈文化,诞生于美国,后来传入欧洲,渐渐增加了一些时尚元素,在欧美是一种年轻人中很普及的兴趣爱好。而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其有着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认为这是另类艺术的结晶;另一种将之贬低成“文明素质问题”。 那么,城市究竟该怎么对待涂鸦?是将它扫进垃圾堆,还是该为它保留一块芳草地?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喻成一个人,那么涂鸦就是他身上的纹身。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纹身。 目前,上海最受大众瞩目的应该是弄堂涂鸦。康定路、新乐路、华池路,这些地方的涂鸦更多的记录了上海人的生活。康定路600弄涂鸦的作者之一施政说,其实他画这组作品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就好。施政从小生长在石库门,他回忆说:“小时候,邻里间都很熟悉,互相串门,孩子在弄堂里踢球,玩游戏,大人乘风凉,聊家常,小商贩在卖爆米花……现在城市发展了,高楼林立,人们的这种感情再也回不去了。”这组作品是对家乡的一个回忆。城市虽然在发展,但是每个人的心里都对家乡有着自己的情怀。我想,这也是这组涂鸦能迅速走红的原因。 涂鸦在中国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创作地点也不再局限于街头。交大、上理工、同济,这些学校的角落里也出现了涂鸦的身影。在这里,涂鸦也被赋予了另一种含义——记录青春。在各大高校的涂鸦墙上,你可以看到社团活动、可以看到最纯真的爱情,也可以看到学生时代的青涩。也许许多年后作者再次走过他们创作的地方,满眼都是青春的回忆。 这些地方的涂鸦已经成为了一座城市的纹身,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作为“观众”的我们,应该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他们的想法,而不是试图毁灭一切非主流的东西。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将它们保留下来? 不过作为一门带有些许叛逆色彩的艺术,涂鸦对于城市的影响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谓之艺术,有人称其捣乱。面对游走在主流与地下、法律与艺术之间的涂鸦,城市管理者该怎么办? 涂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时尚和文化,好看的涂鸦总比各种小广告强。但涂鸦不能随便推开,需要一定的限制条件。比如内容方面,要健康、文明;地点,不能随便乱画,城市管理者可以在专门的地方开辟涂鸦墙;还要有专门的管理者定期检查,涂抹掉那些不合乎要求的涂鸦。这样,让涂鸦真正成为一座城市的纹身,成为城市的特色名片。 南京网红涂鸦墙虽然已被涂抹,但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一座城市,究竟该打造成什么样子……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个思辨性话题,围绕“网红墙”上的涂鸦该不该清理谈自己的看法。考生可写的角度很多,但是要注意从材料中寻找立意的根据。比如认为不应该抹掉的,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写:这面涂鸦墙已经成了李志粉丝的情感载体,墙上的内容更像是集体的创造,甚至已经成了南京的文化特色,代表了城市记忆,比之灰白单调的墙面更加有特色,城市应该保留一些有有人情味儿的建筑。认为应该抹掉的,可从这个角度来写:墙面乱涂乱画,到此一游等图画和文字,毫无审美可言,甚至有些是不雅的文字和图画,影响市容,不值得提倡。而且,这面涂鸦墙是某小学新校区的围墙,该项目目前正在建设施工中,不久后将交付使用,因此,清理涂鸦墙势在必行,不然会影响孩子的世界观。还可以认为可以保留好的涂鸦作品,对涂鸦进行有效的引导,在清理粗俗内容的同时,制作一些“请勿胡乱涂鸦”的温馨提示,或者一些其他有效措施,规范管理,让涂鸦墙成为南京市的一道风景。 参考立意: 1、如此“涂鸦”要不得 2、城市应多一点温情 3、既要“涂鸦”,也要规划 4、让“涂鸦”成为城市的美容师 5、“涂鸦”,一座城市的纹身 可用素材: 1、涂鸦者也是有级别可分的,不然也不会能出梵高、毕加索这些异态画家。西欧的涂鸦是疯狂张扬的美,而东方的涂鸦者则是玲珑典雅的美。一个人在涂鸦的时候,也是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反映在画里。生命就是涂鸦者手中的画笔,只不过它有长有短。而人的一生,则是一张画纸。想要涂鸦何样的精彩,就得看涂鸦者的绘画天赋了。 2、那段时间整个布朗克斯到处可见涂写得歪歪扭扭的帮派符号,混杂着“厕所文学”似的猥亵图案。美国报纸形容布朗克斯“就像一个原始人聚居地”。难怪有人会把涂鸦和原始人联系在一起,因为人类最早的文字和绘画就是刻在墙上的,那些壁画是史前人类留下的唯一的文明记录。可随着纸张的出现,壁画反倒成了不开化的标志。尤其是当城市出现后,现代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建筑物光洁的表面,任何图案都成了一种破坏,一种反文明的精神污染。 3、建规那边的涂鸦很有感觉,其中有一副图是学校里各种人的剪影,很能反映校园的独特气息,像一副浓缩的照片;公管学院附近咖啡店上的涂鸦是用颜料刷上去的,很简单,有涂鸦的风格,但是不好看,太单调;绝望波桥洞下的涂鸦很有破坏环境的嫌疑。 4、 上海苏州河畔、莫干山路上一段长600余米的涂鸦墙,被称之为上海最大最完整的“涂鸦天地”,然而,这一“惊艳”的风景将因所在地块的建设规划而于年内被拆除。这段涂鸦墙原本是一个闲置很久的地块的围墙。随着莫干山路M50创意园区的兴起,一些热爱涂鸦艺术的年轻人看上了这段围墙,于是这段围墙一天天变起样来,让路过的人有了“惊艳”的感觉。据说这是上海迄今为止“最具规模”的涂鸦墙了。难怪它的消失会引起人们的惋惜。一些涂鸦爱好者担心,这堵墙拆除后,上海这座城市更没有涂鸦艺术的生存之地了。 参考结构: 概述网红涂鸦墙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让涂鸦墙成为城市的温情记忆。讲述涂鸦墙的由来,国外对待涂鸦墙的态度。涂鸦墙影响市容,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举出上海涂鸦墙的例子。回到网红涂鸦墙上来,说明保留的理由,以及管理办法。呼唤城市管理者,理性对待涂鸦墙,不要把城市变成千篇一律的刻板样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创产品,是文化创意产品,是一种艺术品。下面是某位同学设计的文创产品开发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两位曾经相识的围棋爱好者偶遇时的对话,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甲:“愚兄,好久不见,久仰了!”

乙:“许久未见,棋艺见长了吧?”

甲:“惭愧,今天你若有空,咱们来一局,我定当躬身垂范!”

乙:“实在抱歉,时间不允许,所以不能接受你的不情之请。”

甲:“以后有机会再切磋,到时咱们倾其所有,不吝赐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剧是靠讲故事取胜的,讲故事就是文学。不仅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有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汲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近百年来,话剧、歌剧等戏剧样式传到中国,其核心仍然是讲好一个故事。戏剧这个靠故事______的文艺样式,讲故事的能力就更需______。中国历史上的名剧《赵氏孤儿》《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等,哪一个不是因故事讲得感天动地、______,而放射出了永久照耀历史、社会、生命、人性的精神与思想光芒的?世界上那些______的歌剧如《卡门》《图朵》《茶花女》,更是凭借优秀的故事登上了经典的位置。故事永远是戏剧的命脉,(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安身立命   黔驴之技   无与伦比   经久不衰

B. 安身立命   技高一筹   精彩绝伦   经久不衰

C. 安家立业   技高一筹   无与伦比   经久不息

D. 安家立业   黔驴之技   精彩绝伦   经久不息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仅唐传奇、宋元话本,或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

B. 无论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汲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

C. 无论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

D. 不仅唐传奇、宋元话本,或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汲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而文学的本质是故事,戏剧是文学不可撼动的灵魂。

B. 而文学是故事的本质,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灵魂。

C. 而故事的本质是文学,戏剧是文学不可撼动的灵魂。

D. 而故事的本质是文学,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灵魂。

 

查看答案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杜甫在《春望》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借春花鸟鸣抒发国破家亡之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酒祭江,表达人生无常、自然永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荀子的散文善用比喻将抽象的道理讲得形象生动,如《劝学》以生活中的“雕刻打磨”为喻来谈坚持的重要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各题。

晓雨复登燕子矶绝顶

清·王士禛

岷涛万里望中收,振策危矶最上头。

吴楚青苍分极浦,江山平远入新秋。

永嘉南渡人皆尽,建业西风水自流。

洒酒重悲天堑险,浴凫飞燕满汀洲。

(注)①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濒临长江,三面凌空,形如展翅欲飞的燕子,此诗作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②岷涛:指长江。③极浦:很远的水边。④永嘉南渡:司马睿于永嘉年间渡江来建业(南京)建立东晋王朝,北方士民为躲避战乱,也纷纷渡江南下。⑤天堑险:指长江天险,据《南史·孔范传》载:隋军驻扎江北,陈后主与群臣商议设防,孔范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后隋军渡江灭陈。顺治二年(165年)5月8日,清兵已达长江北岸、马士英还说长江天险可依靠。11日南京被攻破,南明灭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登上燕子矶极目远眺,万里长江尽收眼底,照应题目,为全诗奠定昂扬基调。

B. 颔联用词精当,意境雄厚壮阔, “分”字描绘出长江的广阔,“入”字叙写出时序的变化。

C. 本诗前半部分写登临所望之景,后半部分感事抒怀,写景叙事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D. 面对天堑之险,诗人怀古吊今,“浴凫飞燕"画面收到了以景结情、余韵无穷的效果。

2.颈联“永嘉南渡人皆尽,建业西风水自流”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