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5月24日,由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主办的年度会议“国际太空开发大会”在洛杉矶举行。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独立的草根非营利组织,其历史可追溯到1974年成立的国家太空研究所(NSI)和1975年成立的拉格朗日点协会(L-5)。
本届“国际太空开发大会”的主题是“太空旅行——把人类送入太空”。大会安排了内容丰富的深空探测成果汇报、太空移民方案和太空资源开发与技术探索展示。与20世纪7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提出的通过在拉格朗日点建立人造圆柱体来实现人类太空移民的梦想不同,目前美国太空移民以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为努力方向。美国太空界已经着手开始探索一系列现实问题,包括如何利用月面的熔岩管建立人类基地,在火星的Noctis登陆是否可行,如何在火星开展资源勘探、开采与利用,如何为人类火星基地提供能源等。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大会上重申美国探测火星的计划——2018年将无人探测器送至火星,为建立人类聚居地选择地点。2021年,用“龙”飞船将人类聚居地组成部分的两个居住单元、两个生命支持单元和两个供给单元运至火星。2025年,实现首批志愿者登陆火星。
(选自《国际关系研究》2018年6月13日)
材料二: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摆在人类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移民其它星球。而火星以其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已经找到火星有液态水的记录。火星的自转速度与地球几乎相等,自转一周为24.6小时;火星上有稀薄的大气,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火星地貌同地球地貌差不多,有高原、平原和环形山;特别是火星大气层中也存在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为火星表面创造有利生物生长发育的条件。
然而探索外星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材料三: 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中国国防科工委“航天工程中心”早在2016年8月就正式启动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探月工程技术积累和火星观测研究让人类具备了“离开自己摇篮”的能力,国际航天机构均将探测重点瞄准火星。火星与地球相比,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火星表面非常干燥、年平均温度零下六七十摄氏度、火星大气稀薄、气压只有地球上的百分之一。据介绍,未来改造火星可能会实现。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4月正式立项,计划在2020年实现火星轨道器环绕探测和火星车软着陆巡视探测。美国火星探测计划借助“好奇号”火星车将配有高精度仪器的实验室搬到火星。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则是火星轨道器十火星车的“天地组合”协同工作。
在欧阳自远看来,在改造火星、建造火星基地的过程中,为人类移民火星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可能是一批基于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尽管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但深空探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目前仍处在基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弱人工智能的阶段。
(取材于《澎湃新闻网》2017年8月24日新华社独家专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美国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的太空移民努力方向比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曾提出的梦想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B. 美国国家太空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由国家太空研究所和拉格朗日点协会发展而来。
C. 虽然火星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未来对火星进行改造以及人类在火星建造基地,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D. 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正式立项到正式启动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地球因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乃至外星文明入侵招致终局时,人类要么等待灭绝,要么移民其它星球。
B. 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是因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C. 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其中,中美两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有明显不同。
D. 目前应用于深空探测中的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而探月工程由于人工智能的的广泛应用,已经走向强人工智能化。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人类实现太空移民有哪些有利因素?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社会在发展,我们在进步。似乎一切都在飞速地变化,但总有一些东西不变。正如鲍鹏山所说: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这段话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请认真思考,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以“守望”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根据文字筛选信息,准确概括内容填写在方框内,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
五峰毛尖是湖北宜昌的特产。五峰毛尖是茶叶的一种,据考证,早在2300年前五峰境内就有自然生长的茶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山间终年云雾环绕,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形成了五峰"云雾山中出好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毛尖茶色泽嫩绿隐翠,叶底细嫩绿亮,香气清鲜,带熟栗子香,滋味醇厚耐泡,回味甘甜。冲泡时一般以200毫升水泡 3 克茶叶为适中。喜浓饮者可略多加茶叶,喜淡饮者可略少加茶叶。但毛尖宜杯泡不宜壶泡,因为壶泡不易降温,会焖熟茶叶,使茶叶失去清鲜香味。五峰毛尖精工细制,分为杀青、揉捻、二青、搓条、烘焙五道工序。五峰毛尖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历史悠久
①
![]()
![]()
![]()
②
③
![]()
④
⑤
下面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匠》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存在表达不得体和语病等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语文匠》编辑部:
我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非常酷爱写作的女子。久闻贵刊大名,决定向贵刊投 稿。现奉上大作《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拔冗回示为谢!
此致
敬礼
张晓
2018年7月6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________。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______________找到“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___________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连夜罢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__________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空中楼阁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脍炙人口
B. 海市蜃楼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脍炙人口
C. 海市蜃楼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喜闻乐见
D. 空中楼阁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喜闻乐见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把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B. 人们从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中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C. 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不同的人对理想家园的理解认知。
D. 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种山水布景、一个社会模式、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B. 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个从来没有的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C. 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种从来没有的山水布景、社会模式、人生哲学,在后人心中深深地植根。
D. 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 “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
(2)屈原在《离骚》中用圆孔与方枘不相合来表达自己和世俗小人不可携手同行的节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出了客人箫声的感人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