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乘客多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农产品出山交易……翻开2018年5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一列穿行在黔东南崇山峻岭间的“慢火车”进入大众视线。在高铁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仍共有81对公益扶贫性质的绿皮“慢火车”行驶在路上,它们已经成为偏远地区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桥梁,也承载着沿线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

材料二:春城晚报2018年6月14号公众号消息:近日,市民朱先生向记者爆料,对于吃不完的盒饭,人们通常选择扔掉,而他的同事杨欣,一位女白领,总是打好包,放在路边,让过路的流浪汉来吃。杨欣的举动在网络引发大家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善行,有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有人这样发问:争议之前,为什么不问问流浪汉,他们是不是需要呢?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关爱弱势群体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历程,体验着生活的五彩斑斓。爱,就像一个跳动的音符,与我们一路同行。当我们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时,你可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享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热情。他们就是——残疾人。 残疾人在人们的眼里是一些低贱的人。人们见到残疾人,不但不帮助他们,反而对他们指指点点,拿他们取乐。你可知道你一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对他们的心灵上,尊严上有多大的伤害吗?残疾人也是人啊!要不是种种原因,他们现在能这样? 海伦。凯勒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们是必须用心灵去体会的。”的确是这样,残疾人虽然身体上出现了一点缺陷,但他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生活也有快乐。 贝多芬出生贫寒,从小随父亲学音乐,8岁开始演奏,50岁耳朵失聪了,可他有伟大的理想,克服种种困难。经过他的努力,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的成就对同时代及以后欧洲音乐艺术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 张海迪5岁就瘫痪了。可她并没有放弃过活着,她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英语和世界语。她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不少青年在她的鼓励下考取了大学。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生命之歌: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的富强,为人民的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这种种都说明残疾人并不比我们弱。 只要有生命的存在,人生就有希望。让我们去体贴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学习残疾人吧!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共有两则材料,材料一的内容是在高铁时代仍有慢速列车,但他们对于偏远山区的作用不言而喻;第二则材料是把剩余的饭菜打包留给流浪汉,引争议,立意时注意抓住材料的中心,可以立意为:社会发展需要速度,更需要温度,关爱弱势群体,愿更多疾步向前的人们,能将目光投向还在艰难迈步的同路人,能俯下身去倾听他们的声音,携手共圆中国梦;要有全局意识;“中国梦”应该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悬殊等。行文时注意通过材料的分析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论述时结合现在鲜活的事例论述“中国梦”“精准扶贫”“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等,会让文章充满正能量,有深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

示例: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发先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材料:

爱国精神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

屈原   岳飞   白居易   沈括   杨靖宇   袁隆平

遭贬谪吟歌赋   战沙场驱敌寇   埋头干创新见

探物究理    抵御外侮    感怀时事

 

查看答案

按要求把下面的四句话分别从两个角度改写成两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① 《边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的长篇小说。

② 沈从文是长篇小说《边城》的作者。

③ 小说叙述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

④ 湘西秀丽的风光和质朴的人情被小说生动地描写了出来。

(1)以《边城》为主语:______

(2)以沈从文为主语: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 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 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 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 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 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 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 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B.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对诸葛亮一生功业概括最精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描绘了鲲鹏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后,作者认为即使是如此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一句是“_______”,表达了诗人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4)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着力描绘寒潭之水和傍晚山峦的色彩变幻,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自咏(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①宁争桃李春?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①蟠木:弯曲的树。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 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C. “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 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2.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