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 “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 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 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E. 本诗雄浑壮丽的语言,缠绵哀怨的气韵,足以诠释李白高雅华贵的精神气质和追求。

2.有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1.BE 2.(1)辅弼天下,建功立业。开篇运用起兴的手法,以出海明月的比喻表达了对鲁连如明月般光芒万丈的才华的赞赏,接着两句诗阐述鲁连说服魏赵,合力抗秦的丰功伟绩,引出作者的伟大志向。(2)不慕名利,功成身退。鲁连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令后世仰慕,引出作者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采用了客观选择题五选二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结构、情感、语言的鉴赏。B项“末照”指余辉,“后世仰末照”指的是后世的人们依旧敬仰他的功绩。 E项 “雄浑壮丽的语言,缠绵哀怨的气韵”错,应是朴实洗练的语言,充沛悠然的气韵。故答案为BE。 2.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以及情感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对诗歌有个全面的理解把握,理解作品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基调。把握诗人的情感不能脱离诗句去理解,还要联系背景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或逐联赏析,结合诗句描述,或抓关键词句直接感受情思。此诗开篇首句运用起兴的手法,引出倜傥高妙的鲁连的形象,再以出海明月的比喻表达了对鲁连如明月般光芒万丈的才华的赞赏,接着两句诗阐述鲁连说服魏赵,合力抗秦的丰功伟绩,以及鲁连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令后世仰慕。由此引出作者的人生理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 进之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毋宠。李园求事春申君为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还谒,春申君问之状,对曰:“齐王使使求臣之女弟,与其使者饮,故失期。”春申君曰:“娉入乎?”对曰: “未也。”春申君曰:“可得见乎?”曰:“可。”于是李园乃进其女弟,即幸于春申君。知其有身, 李园乃与其女弟谋。园女弟承间以说春申君曰:“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余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则楚更立君后,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君贵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妾赖天有子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以李园女弟为王后。楚王贵李园,园用事。

李园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 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恐祸之身,乃亡去

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为楚幽王。

(节选自《史记•春申君列传》)

1.下列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B. 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 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C. 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 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D. 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句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中划线句

解    说

同类句

A.

求妇人宜子者进之

定语后置句,即“求宜子之妇人进之”

求人可使报秦者

B.

即幸于春申君

被动句,“于”表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

谨舍而言之楚王

省略句,“之”后省略介词“于”

空自苦无人之地

D.

恐祸之身,乃亡去

宾语前置句,意为“担心自己遭受祸患”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A. A B. B C. C D.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园心机深重,他处心积虑地把妹妹送给春申君,又因妹妹生育了太子,得以掌权。

B. 春申君昏庸,听信李园的劝说,将其怀有身孕的妹妹献给楚王,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C. 朱英洞察危机,劝春申君尽早除掉李园,并表示愿意自己出手帮助春申君解决问题。

D. 春申君不听良言,认为李园是个软弱的人,不会对自己不利,最终就死在李园手中。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

(2)李园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查看答案

选出“见”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常日稀                  黄泉下相

B. 信而疑                    吾长笑于大方之家

C. 君既若录                  府吏丁宁

D. 愁煎迫                  时穷节乃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汝岂得自由

B. 可怜体无比                  便利此月内

C.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D. 便可作婚姻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相”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相见常日稀  ②儿已薄禄相  ③及时相遣归  ④好自相扶将  ⑤还必相迎取  ⑥会不相从许  ⑦蹑履相逢迎  ⑧登即相许和  ⑨不得便相许  ⑩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A. ①⑩/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 ①⑩/②/③/⑤⑥⑨/④⑦⑧

C. ①⑦⑩/②/③④/⑤⑥/⑧⑨ D. ①⑦⑩/②/③④/⑤/⑥⑨/⑧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贫贱有此女,始还家门          处分兄意

B. 前圣之所厚                    一世之雄也

C. 愁煎迫                      府吏丁宁

D. 往昔初阳岁,家来贵门          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