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计较,长大了自然会解决。

B. 网络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一些青少年缺乏自制力,沉溺于网络游戏,夙兴夜寐,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C. 最近,金融、地产、汽车等行业纷纷爆发裁员危机,一叶知秋,未来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D. 为了参加“国之声”合唱比赛,我班文娱委员精心设计了不少演唱方法,虽屡试不爽,但同学们仍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排练中。

 

C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A项属于形近误用,不以为然:不认为正确。语境中老师不是认为有错字病句正确,而是认为是小事,没放在心上,应改为“不以为意”,A项错。B项属于褒贬误用,夙兴夜寐:起早睡晚,形容非常勤奋,多为褒义,本题应用贬义词,B项错。D项望文生义,屡试不爽:多次试验也没有差错,褒义词,而本题当做“总出现问题”用了,D项错。C项一叶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使用正确。故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丰致  自缢  漫骂  对现诺言

B. 芰荷  弭谤  蜕变  责无旁贷

C. 溘死  訾詈  戳子  束之高搁

D. 修姱  饴误  班驳  息列索落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玳瑁dài  mào    寺(zhè       义愤填yīng

B. 业(    葳蕤wēi  ruí      戏(jiǎo   

C. 郁(    踟躇zhí zhú     破屋(chuán   体无言(jiū

D. pīng  袅娜niǎo  nà    玲(ē         妖童女(yuàn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犹太人有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这句谚语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看荷花,宜晨,宜夜。朝晖月色映照下,玉立婷婷,青盖田田,倍添丽色。不过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

近来,炎天溽暑,始终徘徊不去。很想念那片“清风徐来,绿云自动”的荷池。趁着晚晴时分,全家到了植物园。一路上尽念着姜白石(南宋词人)的句子“古城野水,乔木参天”“水佩风裳无数”“冷香飞上诗句”“高柳垂前,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似乎凉意顿生,溽暑已消。

可是,真正面对满塘翠叶红花,却很想叹气!首先,荷叶太挤,挤得每片叶子都不易伸展,很难有“田田”之感。其次,花不是已谢,就是未开,加上刚下过一场雨,一点花香也闻不到,自悔寻芳已迟,“冷香嫣然”只是凭想象得之。现放眼一望,池中间居然一大块空白,片叶俱无,真像人头患了癣癞之疾,成了不毛之地!据说是水污染的后遗症,真是大煞风景。看荷的心情,到此已索然无味,正预备败兴而返——偏偏一岁半的小女儿面对平生初见的“奇景”,正感动得目眩神迷,不停地说“花花开啦”“蜻蜓来啦”,两条小腿,绕池飞奔,兴奋得恨不能纵浪池水中,伴花叶蜻蜓共舞!怕她跌倒,我们也只有绕池一周,这才发觉在池边树下,游人如织,观赏荷塘夕照的人并不少!面向一池翠碧,有人静坐,有人闲聊,有人读书,有人漫步,俱是怡然自得。骤雨方晴,夕阳灿灿如金,荷风阵阵,拂面生凉,老树浓阴,细草柔碧。再细看池中未开的花苞如木笔,亭亭擎立,嫣红姹紫,荷叶上圆珠的闪烁,晶莹如玉。此情此景,确也可乐。忽觉心中阴霾顿消,也随和着女儿唱起歌来:“夕阳斜,晚风飘,大家齐唱采莲谣……”

原来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一年好景,一岁繁华,本无须远求,只要以不沾不染之心,巨细无遗的眼,真正去领略,就是福气。

1.(1)“不毛之地”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

(2)文末的“福气”是指______

2.第2段引用姜白石的词句,有什么用意?

3.作者“预备败兴而返”的原因是什么?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本文的主旨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

B. 作者对荷池感情的变化可以这样概括:向往荷池——叹气败兴——观赏得乐。

C. 作者写如织游人怡然自得衬托了荷塘夕阳之美和自己的心中之乐。

D. 作者用华美的词藻和大致整齐的文句描写荷塘夕阳,流露出怡悦之情。

E.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荷塘的不同景色,表现出对水污染的不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