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不合语境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①举重若轻:举重东西就像举轻东西那样。形容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修饰对象一般为人,用在此处不合适。②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这里用来修饰“社会生活画卷”,使用正确。③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改弦易辙”。④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这里属于望文生义。比喻两本书水平相当,不分高下,可用“并驾齐驱”。 ⑤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使用正确。此题可在确认某些选项的基础上采用排除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汪容甫先生行状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其见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助书贾书于市       鬻:卖

B. 先生往             谒:拜见

C. 称之不             置:置办

D. 尚欲扬榷而之       陈:陈述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B. 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 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 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高余冠之岌岌兮

B. 长余佩之陆离

C. 怨灵修之浩荡兮

D. 蚓无爪牙之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偭规矩而改错②何方圜之能周兮

③忽反顾以游目兮④佩缤纷其繁饰兮

⑤自前世而固然⑥宁溘死以流亡

⑦伏清白以死直兮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⑦

D. ②③⑦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

B. 《楚辞》是刘向于西汉末年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的,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主要收录的是屈原的作品。

C.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为“辞”“辞赋”“骚”等。

D. 《离骚》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由屈原创作。屈原另有《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

 

查看答案

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 )

A. 风来花底鸟声香。

B. 鸟抛软语丸丸落。

C. 微风过后,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D.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