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李国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李国利、张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27日在北京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于当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2012年的今天,北斗系统面向亚太区域提供服务;6年后的今天,北斗系统面向全球开启服务。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成果,北斗将以更强的功能、更优的性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冉承其说。

(摘编自2018年12月27日新华网)

材料二:

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对几次关键的人生转折,孙家栋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搞呢?”谈及当时的决策,孙家栋解释说,“首先,卫星的数量可以少,我们集中精力为我们国家本土加上周边来服务,这是我们经济建设最需要的事情。步子相对迈得小一点,可以摸索更好的经验来推动我们这个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北斗系统优先建设区域组网成功并提供优质服务,证明了这条道路的科学性。目前,日本、印度也纷纷采取此种建设方式,中国北斗系统的建设为世界开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的“务实”,在同事和下属的眼中,是搞科学该有的精神。“科研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能求全求大,不能好高骛远,他说话慢吞吞的,但总能运筹帷幄,统领全局,是个睿智的老头。”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北斗“女神”徐颖如是说。

孙家栋经历了中国航天的很多个第一。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在我国成功发射入轨的百余颗卫星中,孙家栋主持研制的多达30余颗。

(摘编自2018年12月29日央视网《“北斗之父”孙家栋:航天赤子心》)

材料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12月27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介绍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提供全球服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光明日报记者:请问我国北斗系统在短短一年内就完成了19颗卫星的发射组网,您觉得是靠什么实现的呢?谢谢。

新闻发言人:谈到靠什么实现,我想大家都知道,“两弹一星”精神是整个中国航天人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我们北斗还有自己独创的北斗精神。在自主创新方面,从实施北斗系统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坚持依靠中国自己的科技人员,来解决核心技术难题。同时,不受现有技术体制的限制,做了很多创新。在团结协作方面,我们做了什么?应该讲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北斗二号系统研发的时候是三万多家单位,一共是入万人,核心单位有三百多家。北斗三号系统研发的时候是十万人的队伍。千军万马一件事,我们是集中核心力量把我们的核心技术难题解决掉。在攻坚克难方面,我们碰到很多核心的技木难题,最后我们还是矢志不渝,终于解決了问题。在追求卓越方面,全体北斗人的目标就是永无止境、追求极致。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目标,我们才能够把今天的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以及未来的卫星导航系统做得更好。所以,正是靠着我们坚强的北斗人,靠着我们坚强的团队,完成了这样的任务,今后我们依然会充满信心。

(摘编自2018年12月27日中国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的建成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已扩展为全球,正式进入全球时代。

B.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C. 北斗系统的研发最初步子迈得小,其中原因之一是为探索更好的经验,来撬动整个北斗系统的发展。

D. 中国北斗系统的建设为世界开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日本、印度也采取这种方式建成了自己的导航系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斗系统由面向亚太区域提供服务到面向全球开启服务,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即从2012年12月到2018年12月。

B. 在同事和下属眼中,孙家栋是一个具有务实精神的科学家,也是一个运筹帷幄、统领全局的睿智的老头。

C. 参加北斗系统研究的单位有几万家,研究人员多达十万,充分显示了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D. 由于北斗人的不断努力和创新,北斗三号克服了北斗二号的不足,实现了由全球组网到区域组网的完美跨越。

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北斗精神”包含哪些内涵?给你怎样的启示?

 

1.D 2.D 3.(1)注重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团结协作,集中力量办大事;攻坚破难,突破技术难题;追求卓越,追求极致。(2)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很多事情是靠团结协作完成的;追求卓越才能不断进步。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项,“日本、印度也采取这种方式建成了自己的导航系统”说法有误。结合文本内容“北斗系统优先建设区域组网成功并提供优质服务,证明了这条道路的科学性。目前,日本、印度也纷纷采取此种建设方式,中国北斗系统的建设为世界开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分析可知,“建成了自己的导航系统”错误。故选D。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D项,“实现了由全球组网到区域组网的完美跨跃”的说法有误。结合文本内容“在北斗二号系统研发的时候是三万多家单位,一共是入万人,核心单位有三百多家。北斗三号系统研发的时候是十万人的队伍。千军万马一件事,我们是集中核心力量把我们的核心技术难题解决掉”“在攻坚克难方面,我们碰到很多核心的技木难题,最后我们还是矢志不渝,终于解決了问题。在追求卓越方面,全体北斗人的目标就是永无止境、追求极致”分析可知,“实现了由全球组网到区域组网的完美跨跃”于文无据。故选D。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本题为两问,第一问,需要立足文本内容,筛选出与“北斗精神”相关的内容,然后概括内涵;第二问,可以结合生活识记谈自己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结合“在自主创新方面,从实施北斗系统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坚持依靠中国自己的科技人员,来解决核心技术难题。同时,不受现有技术体制的限制,做了很多创新”“在团结协作方面,我们做了什么?应该讲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攻坚克难方面,我们碰到很多核心的技木难题,最后我们还是矢志不渝,终于解決了问题”“在追求卓越方面,全体北斗人的目标就是永无止境、追求极致”等分析,概括“北斗精神”的内涵即可。谈谈自己的启示,可以从合作、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选取其中一点谈,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战风车  塞万提斯

一心想做游侠骑士的绅士堂吉诃德,游说一个名叫桑丘·潘沙的老乡道:尽管放心,跟自己出门,因为可能来个意外奇遇,一眨眼征服了个把海岛,就让他做岛上的总督。反正堂吉诃德说得天花乱坠,又是劝诱,又是许愿,这可怜的老乡就决心跟他出门,做他的侍从。

堂吉诃德马上去筹钱,或卖或当,出脱了些东西,反正都是吃亏的交易;这样居然筹到小小一笔款子。他又弄到一面圆盾牌,是向朋友商借的;又千方百计把破碎的头盔修补完善。他通知侍从桑丘收拾些随身必需的东西,桑丘说他有一头很好的驴子,也想骑着走。堂吉诃德为这头驴的问题踌躇了一下,他搜索满腹书史,寻思有没有哪个游侠骑士带着个骑驴的侍从。他记不起任何先例,可是决计让桑丘带着他的驴子,等有机会再为他换上比较体面的坐骑。一切齐备,桑丘和堂吉诃德都没向自己家里告辞,两人在一个晚上离开了村子,没让任何人看见。

桑丘一路上骑着驴,像一位大主教,满心希望马上做到东家许他的海岛总督。桑丘对他的主人说:“游侠骑士先生,您记着点儿,别忘了您许我的海岛;不论它有多么大,我是会管理好的。”

堂吉诃德答道:“桑丘朋友,书上说古时候游侠骑士征服了海岛或者王国,总把自己的侍从封做那些地方的总督。我决不让这个好规矩坏在我手里,还打算做得更漂亮些呢。很可能六天之内,我就会征服一个连带有几个附庸国的王国,那就现成可以封你做一个附庸国的国王。”

桑丘答道:“假如我做了国王,那就连我的老伴儿也成了王后了,我的儿子也成了王子了。”

堂吉诃德道:“那还用说吗?”

桑丘说:“先生,我跟您说吧,她不是王后的料,当伯爵夫人还凑合。”

堂吉诃德说:“那你就听凭老天爷的安排吧,他自会给她最合适的赏赐。可是你至少也得做个总督才行,别太没志气。”

桑丘回答说:“我的先生,我不会的。”

这时候,他们远远望见郊野里有三四十架风车。堂吉诃德一见就对他的侍从说:“运道的安排,比咱们要求的还好。你瞧,桑丘朋友,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一个个杀死,咱们得了胜利品,可以发财。这是正义的战争,咱们要主持正义,消灭地球上这种坏东西是为上帝立大功。”

桑丘道:“什么巨人哪?”

他主人说:“那些长胳膊的,你没看见吗?有些巨人的胳膊差不多两里长呢。”

桑丘说:“您仔细瞧瞧,那不是巨人,是风车;上面胳膊似的东西是风车的翅膀,给风吹动了就能推转石磨。”

堂吉诃德道:“你真是外行,不懂冒险。他们确是货真价实的巨人。你要是害怕,就走开些,做你的祷告去,我一人单干,跟他们拼命好了。”

他一面说,一面踢着坐骑冲出去。他的侍从桑丘大喊说,他前去冲杀的明明是风车,不是巨人;他毫不理会,横着念头那是巨人,既没听见桑丘叫喊,跑近了也没看清是什么东西,只顾往前冲,嘴里嚷道:

“你们这伙没胆量的下流东西!不要跑!来跟你们厮杀的只是个单枪匹马的骑士!”

这时微微刮起一阵风,转动了那些庞大的翅翼。堂吉诃德见了说:“即使你们挥舞的胳膊比巨人布利亚瑞欧的还多,我也要和你们见个高下!”

他说罢一片虔诚向他那位社尔西内娅小姐祷告一番,求她在这个紧要关头保佑自己,然后把盾牌遮稳身体,横托着长枪飞马向第一架风车冲杀上去。他一枪刺中了风车的翅膀;翅膀在风里转得正猛,把长枪迸作几段,一股劲儿把堂吉诃德连人带马直扫出去;堂吉诃德滚翻在地,狼狈不堪。桑丘赶驴来救,跑近一看,他已经不能动弹。

桑丘说:“天哪!我不是跟您说了吗,仔细着点儿,那不过是风车。除非自己的头脑给风车转糊涂了,谁还不知道这是风车呢?”

堂吉诃德答道:“甭说了,桑丘朋友,打仗的胜败最拿不稳。看来把我的书连带书房一起抢走的弗瑞斯冬法师对我冤枉很深,一定是他把巨人变成风车,来剥夺我胜利的光荣。可是到头来,他的邪法毕竟敌不过我这把剑的锋芒。”

桑丘说:“这就要瞧老天爷怎么安排了。”

桑丘扶堂吉诃德站起来,重新上马。那匹马已经东倒西歪了。他们谈论着方才的险遇,顺着往拉比塞峡口的大道前去,因为据堂吉诃德说,那地方来往人多,必定会碰到许多形形色色的奇事。

(节选自《堂吉诃德》,杨绛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可怜的老乡就決心跟他出门,做他的侍从”这句话中,“可怜”一词表现出作者对桑丘这个形象的同情和喜爱。

B. “马上去筹钱,或卖或当,出脱了些东西,反正都是吃亏的交易”,表现了堂吉诃德一心做游侠骑士的决心和迫切心情。

C. 在文中,堂吉诃德多次提到要封桑丘做总督或国王,说明堂吉诃德对自己作为游侠骑士的能力深信不疑。

D. 堂吉诃德把看到的三十多个风车当成大得出奇的巨人,这其实是他的幻觉,是骑士小说对他影响的结果。

2.选文中的堂吉诃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作者塑造的第二主人公桑丘,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直是中国山水画家所遵循的制作路径。中国山水画的创作,首先注重本体精神的纯粹性,强调文化意味及笔墨法度形式。在写生时,强调以意取象,以心接物,强调心源与造化的契合。中国山水画强调“有意味”的笔墨和精种,强调在笔墨中探求绘画的本体精神。

每个时代的艺术都有其鲜明的特点,都能体现时代精神。五代时期画家荆浩居于太行山中,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纸笔,在洪谷深处对景加察,画松“凡数万本,方如其真”。别浩之“真”是他常年隐居体味到的太行山水之精神,是五代画家对自然是“物象之源”的深刻认知。近代山水画大家李可染善于对景创作,他说:“画是用有限的方法去表现无限的客观世界,我们只能画极有限的东西。”所谓“有限的东西”,实际上就是画家之主观与出水之客观之间的“共识与共美”,是画家精思在融入之后精心提炼出的东西,是李可染在面对山水时,自然即时结合而形成的结果。

在新时代探讨中国画的时代精神,首先是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深入研究与体悟。中国山水画强调自然山川对人性灵的洗涤,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云林森渺、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在我看来,畅神对于山水画而言,既是方法论也是目的论。“畅神论”要求画家融入山水,在山水中体会“天人合一”的精神,达到“心与境合”的境界,最终从山川胜景中得到美的享受与心灵的升华,创作出追求自我性情的抒发与感悟的真正“畅神”之作。当代中国山水画需要深入传统,理解传统,才能真正了解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博大,才能坚定艺术创作中的文化自信,才能最终通过借物写心的途径,以实现在艺术中与传统相融,与时代相融的境界。

时代在变,观念在变,审美也在变。中国山水画与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是与生俱来的,是不会变的;审美的时代导向是不会变的;坚持扎根生活,反映时代大美的宗旨是不会变的。因此,当代山水画家要融入自然,面对祖国的壮美河山,面对自然界的千变万化,要沉潜下来,“风动幡动而心不动”,写生与创作的关键是要坚持中国画的独有观照方式和观照角度。只有辩证地把握好山水化机的内在,才能真正理解并把握好中国画的本体精神。

当代山水画家是幸运的,首先体现在绘画资源的极大丰富,无论是传统经典还是自然资源,都是如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代画家几乎需要穷其一生,而当代画家在网络与现代交通工具的帮助下,几乎触手而及;其次,身处中华民族与传统文化伟大复兴之际,如何坚持传承传统文脉,体现时代精神,创作出具有当代审美意境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当代山水画家要多读书、多游历、多思考,既不能离开传统,又不能脱离生活;要有情怀有担当,要有真正的家国情怀,要真正体会山水的四时清音与时代气象,要敢于突破自己,发出真正的时代之声。

(摘自石峰《新时代再探中国画的本体精神》,《中国艺术报》2018年8月8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突出文化意味及笔墨法度形式,注重本体精神的纯粹性,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特点。

B. 李可染说的“有限的东西”,是指画家情思在融入山水之后精心提炼出的“共识与共美”。

C. 当代中国山水画要实现与传统相融、与时代相融的境界,就需要扎根传统,感悟传统。

D. 随着时代、观念与审美的变化,中国山水画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审美的时代导向也要随之变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艺术要体现时代精神,并分析了荆浩与李可染创作的不同。

B. 文章指出中国山水画强调自然山川对人性灵的洗涤,并引用了宗炳《画山水序》进行论证。

C. 文章指出当代山水画家是幸运的,并从绘画资源、时代对画家的要求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D. 文章在论述真正理解并把握中国画的本体精神时,指出画家要辩证地把握好山水化机的内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山水画强调的本体精神即“有意味”的笔墨,只能从自然的方面入手去探求。

B. 中国山水画家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路径,写生时强调心源与造化的契合。

C. 在作者看来,畅神仅是山水画的方法,强调画家从山川胜景中得到美的享受与心灵的升华。

D. 当代山水画家要多读书、多游历、多思考,只要不离开传统,就能突破自己,发出时代之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长江三鲜是指长江下游水域盛产的三种肉质鲜美的鱼类--鲥鱼、刀鱼和河豚。渔民 捕捞它们时撒的是一张网。鲥鱼头小身子大,头过了网眼身子却过不去,但它爱惜鱼鳞,死 不后退,最终被渔民捕获。刀鱼穿网眼时,吸取了鲥鱼被捉的教训,身体迅速地后退。结果 身体两边的鱼鳍卡在了网眼上。其实,它只要停止后退,向前一使劲就可以穿过渔网逃生。河豚碰到渔网时,吸取了鲥鱼、刀鱼被捉的教训,既不退也不进,而是拼命地给自己打气,让空气把自己胀得饱饱的,企图浮出水面逃生,结果渔民轻而易举地就把它逮住了。

你对长江里的这三种鱼的想法、做法和结果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列图示,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图示内容,以“抵制身边的诱惑”为主题;广告语由两句话组成,每句话不少于10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物业公司一则通知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述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超强台风“康妮”将于后天刮到我们这儿,恳求居民做好防范工作,尤其需及时整理、清除本人住宅范围内容易坠落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如果高空坠物致人受伤甚至造成他人生命不保,本公司将彻查相关居民责任。希望大家相互转告,让人人都知道这件事。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