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列图示,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图示内容,以“抵制身边的诱惑”为主题;广告语由两句话组成,每句话不少于10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

下面是某物业公司一则通知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述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超强台风“康妮”将于后天刮到我们这儿,恳求居民做好防范工作,尤其需及时整理、清除本人住宅范围内容易坠落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如果高空坠物致人受伤甚至造成他人生命不保,本公司将彻查相关居民责任。希望大家相互转告,让人人都知道这件事。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柳永在其都市词中,最爱描写汴京的民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二月初二的踏青、三月的寒食清明、七月初七的乞巧、九月九日的登高等等,___________,这些民俗在其都市风情词中都得到了生动再现。
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使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除了是万民赏灯的佳节,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在这狂欢的海洋中,青年男女抛开了平日的___________,寻找自由的爱情。柳永在《迎新春》这首词中,不仅描写了元宵节里千门万户的华灯、绵延十里的绛树、___________的鼓声等大场面,还特别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种种“奇遇” 。这些美丽的奇遇,让元宵的夜晚“景色浩闹,不觉更阑”。
对传统士大夫而言,( )。所以,在传统士大夫的笔下,记载都市风情的作品寥寥无几。而柳永的都市词第一次出色绘制了城市民俗图卷,___________地描摹了那个时代的城市风貌。从这个意义上说,柳永的都市词已经不仅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而且是其所处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堪称词史上的“清明上河图”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一而足 清规戒律 响彻云霄 淋漓尽致
B. 不胜枚举 清规戒律 响遏行云 酣畅淋漓
C. 不胜枚举 三纲五常 响遏行云 淋漓尽致
D. 不一而足 三纲五常 响彻云霄 酣畅淋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不仅是万民赏灯的佳节,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的节日。
B. 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使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除了是万民赏灯的佳节之夜,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
C. 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不仅是万民赏灯的佳节之夜,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
D. 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除了是万民赏灯的佳节,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的节日。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繁华的都市生活给他们带来了享受,但其文学创作很少关注世俗生活
B. 他们虽然享受着都市生活的繁华,但是世俗生活很少引起他们的关注
C. 繁华的都市生活虽然给他们带来了享受,但是他们很少关注世俗生活
D. 他们虽然享受着都市生活的繁华,但是其文学创作很少关注世俗生活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对这首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首联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B. 颔联写远景: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雄浑壮阔的景象,写出诗人喜悦之情。
C. 诗的后半部分是“书怀”。“官应老病休”,这是反语,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因为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D. 最后两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2.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试运用“知人论事,以意逆志”的方法赏析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逋:逃脱。
B.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矜持。
C.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D.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听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 秀才:当时地方推举优秀人才的一种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C. 洗马:官名。太子的属官,秩中二千石,在宫中服役,掌管图书,亦以辅导为职。
D. 牧伯:刺史。上古一州的长官称牧,又称方伯,所以后代以牧伯称刺史。
3.下列对节选部分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先高举“以孝治天下”的大旗,说自己应当得到同情;再转到自陈宦历、称颂君恩上来,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得皇帝的谅解。
B. 自陈宦历一节写得委婉动人,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为起点,表达了至为恳切的感情。说刘病一节,语语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C. 最后一段开头就亮出具体的时限,清楚地陈述“报国恩”跟“徇私情”只有为时极短的矛盾,是为了进一步请求晋武帝的恩准。
D. 李密在《陈情表》中不是一味地同晋武帝讲道理,而是充分地摆事实,以具体的实情说服晋武帝体谅他的苦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