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金络渡
聂鑫森
这条奔流在湘东大山中的河,叫野马河。
嵌在野马河中段南北相对的两个小渡口,都叫金络渡。金络渡的摆渡人,叫钟水生。
钟水生五十好几了,身板宽厚,挺直,威武哩。只是短发间泛出星星白霜,透现出些许“老”的消息。
这个县偏僻,贫穷,而这块地方又是最冷清处。野马河上不可能花大钱架一座钢筋水泥桥,但河两岸总有人要来来往往,于是金络渡就成了“常设机构”。摆渡人是镇政府聘请的合同工,按月发工资,乘客过河不需要付船钱。三十年前,钟水生每月工资七十元。隔几年镇政府会给他加一次工资,眼下也就每月一千元。每早吃过饭出门,爹总是嘱咐他:“家里的事,你不要操心。你就当好摆渡人,代我们全家去感恩。”他每一次听了,都会落泪,都会连连点头,匆匆赶往渡口。
又是草长莺飞的春天。
野马河上的雾气,渐薄渐淡,太阳从云缝中挤了出来,露出热情的笑脸。隔河相对的南北两个渡口,这时候都静了下来。赶集的,上学的,走亲戚的,你来我往,去了应去的地方。
钟水生把渡船泊在南岸的河滩边,趁闲拿出拖把,在河水中使劲鼓捣几下,提起来拧干水,开始擦洗船头上、船舱里的泥巴脚印。野马河不宽,但水流急,河滩一年四季潮乎乎的。
不管是穿鞋的还是赤脚的,都得走过这段十多米的河滩路,才能上船。从早上六点钟到现在, 渡船穿梭般一来一去,渡多少人便留下多少沾泥巴和不沾泥巴的脚印。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学生伢妹子的脚印都不会沾上泥巴,因为是他一个一个背上船的。
老人说:“水生呀,我的儿孙都没你这样耐得烦。”
小学生说:“穿再漂亮的鞋子,也不会弄脏,谢谢钟伯伯。”
钟水生笑了,说:“应该的,应该的。我小时候都是由摆渡人背来背去的,我是比着他的样子学哩。”
有人问:“那个摆渡人是谁呀?”
“他叫宫子山。我叫他宫大爷。他老人家不在了。三十年前的那个春天,野马河发大水。他为了救一个坐船不慎落水的妇女,卷进了一个大漩涡……那个被救起的人,就是我娘。那一年,宫大爷六十五岁,我二十二岁。”
……
钟水生把船弄得干干净净,然后坐在船头抽烟、喝茶。阳光下,他的影子凝然不动。
他高中毕业后参军,分配到潜艇上当水兵。潜艇像一尾深水鱼,常在海洋深处巡航。一次在潜望镜里,他看见一条刚死去的鲸鱼,庞大尸体慢慢沉入海底,很凄美,也很惊心动魄。艇长告诉他,死去的鲸鱼会创造出一整套完整的生态系统,可以维持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动物学家把这个悲壮的过程叫“鲸落”。
钟水生当了四年海军,转业到地方本可以在城里安排工作,他却回老家摆渡。
桨声里的野马河,流了三十年,潮涨潮退,周而复始。
钟水生知道,他也会有划不动船的那一天,好在他有两个儿子,都在本乡本土做泥工、木工,都乐意做摆渡人。
想到这,钟水生不由得仰天打了个哈哈。
岸上忽然有人喊:“摆渡的,我要过河。”
钟水生抬眼一望,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手提大公文包,西装西裤一色白,黑衬衣上系一根红领带,一双黑皮鞋贼亮贼亮。他站在河滩那一端,头昂得高高的。
“要过河?走过来上船。”
“我是去镇政府谈投资的,这烂泥巴路怎么走?麻烦你背我过去,我付钱就是了。”
钟水生说:“你既是来这里投资的,虽不是老人、小孩,我破例背你一次。”
钟水生赤脚下船,走过河滩,背起年轻人。离船还有四五米远时,年轻人嘀咕了一句:“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话音未落,钟水生双手一松,腰一挺,把年轻人丢在烂泥里,厉声说道:
“背人上船,我从不收钱。你有钱,去找鬼推磨吧!”
年轻人跌得一身泥,气得大喊大叫。
钟水生大步走向渡船。
这时候,河对岸有人招手、喊话,有人要到南岸来。
钟水生抄起桨,划着空空的船飞快地过河去了。
一河波浪,在阳光下闪着金子般的光泽。
忽然有一天,省报记者到这个县采写扶贫攻坚的新闻,无意中听到了钟水生和金络渡的故事,于是,兴致勃勃地实地采访后,写了一篇人物特写在报上登载,题目是《鲸落金络渡》。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对金络渡的地理位置等相关情况的描述,为主人公钟水生的活动提供了背景,也解决了读者“为什么不架桥”的疑惑,使情节发展更趋合理。
B. 小说的情节安排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如前面写了 钟水生之父嘱咐他“你就当好摆渡人,代我们全家去感恩”,后面通过钟水生之口交待了原因。
C. 小说对人物的描写颇为传神,寓有褒贬:对钟水生的肖像描写,突出其威武有力和饱经沧桑;对年轻人的语言描写,突出其趾高气扬、高高在上。
D. 小说对主人公的刻画既有正面描写,如对钟水生的动作、语言的描写,也有侧面描写,如小学生的话“穿再漂亮的鞋子,也不会弄脏,谢谢钟伯伯”。
2.小说主人公钟水生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以省报记者发表关于钟水生的人物特写为结尾,这个结尾对表现小说的中心主题有 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散文的非对称原则
要谈非对称,首先要回答何为对称。所谓对称,原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如飞机、蜻蜓的两翼,人体的四肢等。这既是数学、物理上的专有用词,也是哲学上的。譬如上下、左右、前后、黑白、虚实等等。
文学创作有没有对称的关系呢?显然是有的。这种对称,反映在作家身上,主要是对作品认识的程度,可以说是概念上的。有人说,散文无外乎叙事、议论、抒情三种,但也有人说,谁规定这三种模式了,难道公文不算散文吗?
2016年12月17日,《新京报》刊发《江苏80后女法官‘诗意判决书’走红》一文,大意是女法官因在一起婚姻判决书中写出了“生活平淡,相辅相成,享受婚姻的快乐与承受生活的苦痛是人人必修的功课”“人生如梦,当婚姻出现裂痕,陷于危机的时刻,男女双方均应该努力挽救,而不是轻言放弃”等感性文字而遭到质疑。到底判决书该不该出现这样的文字?我个人认为,这个判决书是带有一定非确定性的,它的非确定是相对于传统固有的判决书模式而言。但女法官的感性文字也并非违背判决书文字确定性的要求,她的文字意义不是模糊的。因而这个判决书是成立的,甚至是一篇独特而优秀的判决书。
近些年,文学界出现一个术语,叫“类型化写作”,指的是在内容或表现形式上的接近。这种类型化我倒喜欢用对称性写作来形容,即许多人的文章在写作题材、表现手法上类似,作品里有别的作家的影子。以散文来论,当某一类散文受到欢迎时,很快就有一大批的跟随者、效仿者。必须说明的是,我并不极端否定向他人学习,我写散文学习过鲁迅和朱自清,近些年也借鉴了孙犁的风格。但我们在继承前辈作家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的条件,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文艺在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人们有更多期待,即如何从高原走向高峰。我觉得,当下的作家不缺少对称性的常规武器,缺的是非对称性的一剑封喉性的利器,要获得这个利器,必须在向前人、他国借鉴的同时,学会思考,根据中国国情做出自己的判断,放弃自我是不能过分提倡的。离开自己熟悉的土地,你不可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利器。至于在散文创作上,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非对称手段,那就要看不同人的不同智慧了。相信再过几年、十几年,新的散文风格一定会出现。
(摘自中国百家文化网《文学理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对称”本来是数学物理上的专有用词,用在散文创作方面,指的是学习借鉴别人的写作题材和表现手法等。
B. 作者认为,相对于传统固有的判决书,女法官的判决书带有一定的非确定性,但她的感性文字意义并不模糊。
C. 文学界把在内容或表现形式上接近的创作方式叫做“类型化写作”,作者认为并不准确,应叫做“对称性写作”。
D. 写散文应该学习鲁迅、朱自清、孙犁的创作风格,但更可贵的是,要结合自身条件,进行 创造性的实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前两段“提出问题”,由“非对称”到“对称”,由“数学、物理”“哲学”到“文学”再到“散文”,论证有条不紊。
B. 文章第三、四段“分析问题”,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论证思路,即由一篇判决书延展到散文创作。
C. 文章第五段“解决问题”,提出倡议和办法,表达乐观预期。全文语言委婉含蓄,既切中时弊,又不咄咄逼人。
D. 文章谈论文学创作这貌似严肃的问题,却尽量避免枯燥的术语阐释,代之以形象化的举例和比喻,增强了表现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飞机的两翼大小、形状和排列等都能一一对应,那么它们是对称的,人体的四肢对称也是相同的道理。
B. 如果创作者对散文的概念认识有误,认为只有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形式,那么他很容易落入对称的窠臼。
C. 一篇独特而优秀的判决书可以使用“生活平淡”“人生如梦”等感性文字,因此判决书也属于散文的范畴。
D. 在学习借鉴前人、他国的同时,多观察、思考,有自己的判断,才能避免人云亦云,写出有创造性的散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8年已进入尾声,回首这一年,多数人和这个国家都经历了许多事情。有的在情理之中,有的在预料之外,有的令人激动自豪,有的促人反思感伤。但无论哪一种情形,都值得化成记忆,并据此展望未来。
请结合个人经历与所见所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某校对高一28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问卷调查,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对研究性学习态度 | 人 数 | 比 例 | 其中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情况与比例 | |
喜欢或比较喜欢 | 229 | 81.8﹪ | 有参与经历者占57.6﹪ | 无参与经历者占42.4﹪ |
不喜欢 | 51 | 18.2﹪ | 有参与经历者占9.8﹪ | 无参与经历者占90.2﹪ |
请根据以上图表数据,得出两条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光明小区的一则通告,其中有四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通告
各位老板:
为了配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保障“创建和谐小区、争当文明业主”活动的顺利开展,特提出如下要求:
①严禁在小区内拉绳搭竿晾晒衣被,一旦发现,物业将叫有关人员没收衣被并对物主处以50元罚款。
②进入小区的车辆要按指示标志开,不要为一己之便损坏草坪和排水管道等配套设施。
③小区温泉泡池不是公共澡堂子,泡池内严禁洗头、洗脚和搓澡等不文明行为。
光明小区物业管理中心
2018年7月1日
(1)将_______改成_______
(2)将_______改成_______
(3)将_______改成_______
(4)将_______改成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国庆期间,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千年蜀源古村落数百亩向日葵花 ,金黄耀眼的田园风光与粉墙黛瓦马头墙古村落 ,花以景衬,景以花容,勾勒出一幅绝美的水墨徽州画卷,各地游人 ,赏花拍照, 。为国庆假日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蜀源村以“花海”业态打造为抓手,加速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每年春季,次第开放的油菜花遍布村庄各处,( )。点缀于经典徽式建筑间的油菜花田色彩明丽,呈现出一派悠闲、惬意的田园情调。
秋季开放的向阳花分了三批种植的,基本上花期末尾要到大约10月底前后就结束了。今年蜀源村进一步改良了品种和种植方式,引进兼具观赏和食用型的种子,提高葵花品相,提升附加值,同时拓宽增收渠道,将“葵花经济”做得更加红火。
1.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竞相怒放 交相辉映 纷至沓来 流连忘返
B. 交相辉映 竞相怒放 纷至沓来 流连忘返
C. 交相辉映 竞相怒放 流连忘返 纷至沓来
D. 竞相怒放 交相辉映 流连忘返 纷至沓来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走进村庄就好像置身在一片花海之中
B. 整个村子犹如处在了花海之中
C. 进入村庄就像在花的海洋中游泳
D. 在花的海洋里隐藏着一幢幢民居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秋季开放的向阳花是分了三批种植的,基本上花期末尾到大约10月底就结束了。
B. 秋季开放的向阳花分了三批种植,基本上花期末尾要到10月底前后就结束了。
C. 秋季开放的向阳花是分了三批种植的,基本上花期到10月底就结束了。
D. 秋季开放的向阳花分三批种植,基本上花期要到大约10月底前后就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