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结合漫画内容写一段文字,表达阅读后的感想。要求:①运用比喻、比拟、夸张、对偶中的...

结合漫画内容写一段文字,表达阅读后的感想。要求:①运用比喻、比拟、夸张、对偶中的一种修辞。②不超过50字。

 

脚踩吹捧的气球,仿佛站在地球之上唯我独尊;头顶测量的横杆,好像身在苍天之下,舍我其谁被吹捧者的狂妄和吹捧者的无耻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联袂上演着一出出丑恶的人间闹剧吹捧的气球总有一天会像肥皂泡一样无情地破灭,不是让吹捧者的无耻吹破就是让被吹捧者的狂妄踩破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鲜明、生动的能力。解析该题的解题关键是“看了这幅漫画后的感想”,并且在表达时有修辞方面的要求。从漫画中不难看出,无论是吹捧者还是被吹捧者的嘴脸都是可憎的,所以表达感想时,选择批判其中一个可以,选择批判二者也可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英语诗的译诗,完成后面题目。

我以前来过这里

但何时或如何我不知道

我知道那门外的绿草

香甜的味道,叹息声,还有岸边的灯火

[附]英语原诗:I have been here before/But when or how I cannot tell/I know the grass beyond the door/The sweet keen smell/The sighing sound,the lights around the shore

有人以古诗的形式将译诗的前两句进行了改写,请参考这两句改写后两句。

此地恍若旧曾谙,

不晓谁遣是何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四个词语概括中华文明的四个特征。

回顾历史,能清晰地看到中华文明诸多优秀、深邃的特征。中华文明的中和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对于解决当前中国和世界面临的种种问题,无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中华文明以华夏文明为核心,向周围扩散,与周围互相补充,吸收,融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开明的中华文明的核心有四点,一是民为贵,二是广开言路,三是举贤授能,四是以法为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过了无数次的革新,而每一次革新都带来长足的发展,正如《周易》所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关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男子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日夜思念。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自己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手法细致入微地描写楼阁廊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咏梅月

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倦,格调还依旧。

(注)①南宋淳熙十五年冬,词人赴江西探望辛弃疾,共商抗金大计,返回后写下此词。②僝(chán):折磨。与(zhòu)”同义。

(1)分析上阙“水边清浅横枝瘦”中“瘦”字的表达效果。

(2)“雨僝云僽倦,格调还依旧”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鼋鼍鱼鳖之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者也,使弟子傍流而之。丈夫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孔子从而问之,曰:“悬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鼋鼍鱼鳖所不能游,向吾见子蹈之,以为有苦而欲死者,使弟子傍流将承子。子出而被发行歌,吾以子为鬼也。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赍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也?”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仲尼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也,若橛株拘;吾执臂若槁木之枝。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拟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丈人曰:“汝逢衣徒也,亦何知问是乎?修汝所以,而后载言其上。”

赵襄子率徒十万狩于中山,藉芿燔林,煽赫百里。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襄子怪而留之。徐而察之:形色七窍,人也;气息音声,人也。问:“奚道而处石?奚道而入火?”其人曰:“奚物而谓石?奚物而谓火?”襄子曰:“而向之所出者,石也;而向之所涉者,火也。”其人曰:“不知也。”魏文侯闻之,问子夏曰:“彼何人哉?”子夏曰:“以商所闻夫子之言,和者大同于物,物无得伤阂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文侯曰:“吾子奚不为之?”子夏曰:“刳心去智,商未之能;虽然,试语之有暇矣。”

    (节选自《列子·黄帝》,有删改)

(注)①赍:漩涡。②逢衣:儒生所穿的衣服。③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见一丈夫游之                丈夫:古时称成年的男子

B. 使弟子傍流而之            承:通“拯”,救

C. 仲尼楚                    适:游学

D. 则失者锱铢                锱铢:很小的重量单位,此处指很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鼋鼍鱼鳖之不能游也        失其与,不知

B. 从水之道而不为私        积土成山,风雨兴

C. 长于水而安水            州司临门,急星火

D. 天地之大                苟非吾之所有,一毫而莫取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

B. 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

C. 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

D. 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吕梁丈夫之所以能在水中畅游无碍,是因为他顺而不逆,达到了“不知所以然而然”的境界。

B. 佝偻丈人认为循序渐进是能够轻松粘到蝉的关键,而孔子则从他身上看到了专心致志的重要作用。

C. “处石人火”的人堪称“和者”,他能做到物我一体,与外物高度融合而不为外物所伤害和阻碍。

D. 本文通过有趣的故事、采用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对我们有启发意义的抽象道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出而被发行歌,吾以子为鬼也。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

(2)用志不分,乃拟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