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80字以内)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80字以内)

 

(1)画面内容:画面中,有四个人推重物前行,其中三人推着方形重物居后,一人推一球形重物走在最前面,此人身后不远处有一堆碎屑和一把插在地上的刀。 (2)寓意:(示例一)创新才能进步。 (示例二)不知变通就会落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图的类型,如本题的图是漫画,然后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描述漫画的内容,二是揭示漫画的寓意。对于第一个问题,考生要观察漫画由哪些部分组成,从图上来看,漫画由两大部分组成,图上有四人,这四个人都是推着重物前行,推着方形重物的三人在后面,推着圆形重物的人走在最前面,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在走在最前面那人身后有很多碎屑和一把插在地上的刀,考生把这些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拟写即可。对于第二个问题,考生要分析漫画反映的是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或问题,抓住漫画的主体,从图上来看,走在最前面的人可以是主体,落后的三人也可以是主体,如果以前者为主体就要分析他之所以能走在前面的原因,而以落后三人为主体要分析他们落后的原因,图上的关键部分是那把刀和碎屑,应是走在前面的人从方形的重物上砍下来的,这也他能走在前面的原因,即没有拘泥于既有的形式,能够变通创新;而另外三人就是没有变通,遵循既有的东西,所以才落在后面,围绕这个来拟写寓意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同学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网上购书与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方便,实体书店遭遇了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在     中艰难生存着。近年来,火爆的楼市使得房屋租金也       ,实体书店销售面积较大,房租的上涨切实增加了经营成本。在数字化的时代,(    ),更多读者成为数字原住民,不仅消费方式数字化,而且阅读方式也数字化,这样的变化对整个图书销售行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实体书店用什么留住读者?一些书店经营者     ,更新经营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最美书店、尝试24小时不打烊、开启书店住宿新模式邀你与书同眠……一时间,新型书店     。国家也出台了免收营业税等措施,从政策上扶持实体书店。根据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O15年开始以每年7%的速度发展着。转型后的实体书店正在迈进春天。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风雨飘摇   随波逐流    改弦易辙    与时俱进

B. 朝不保夕   水涨船高    改头换面    层出不穷

C. 风雨飘摇   水涨船高    改弦易辙    层出不穷

D. 朝不保夕   随波逐流    改头换面    与时俱进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O15年开始以7%的速度每年发展着。

B. 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15年开始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着。

C. 根据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015年开始以每年7%的速度发展着。

D. 根据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015年开始以7%的速度每年增长着。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过去那种去书店购书、与书相遇的生活方式已改变了读者

B. 过去与书相遇、去书店购书的读者的生活方式已发生改变

C. 过去那种与书相遇、去书店购书的生活方式已改变了读者

D. 过去读者去书店购书、与书相遇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好古文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 ”一句,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从东山之上升起的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形。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大弦和小弦交错演奏时的美妙感受。

(4)在庄子的《逍遥游》中,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

杨万里①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②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③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注)①杨万里,江西吉水人,做此诗时他正离家宦游,在广州任内。②社:社日。古时祭灶神(土地神)之日,有春、秋二社,春社是向社神祈请丰年之祭,秋社是收获后报谢社神之祭。③无那:无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锦绣堆”形容海棠花团锦簇,如堆锦织绣。诗人眼前的这一片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使他联想到故园的春日。

B. “万物皆春”明点“春”,“一年过社”说的是春社,暗点“春”。海棠花开、燕子飞回,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

C. 诗人从春日海棠开花、万物春回,联想到自己老了,并以生机勃勃的春景反衬自己的衰飒老气。

D. 第三联“似青似白”句写空中浮云,时多时少,故天色像青像白,或浓或淡,正是初晴景象,照应题目“晴”字。

E. 最后一联说,无奈这美好的春日风光吃不得,那么就让诗歌把他招引到翡翠琼瑶做的酒杯中来吧。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虞奕字纯臣。第进士。崇宁,提举河北西常平,洺、相饥,徙之东路。入对,徽宗问行期,对曰:“臣退即行,流民不以时还,则来岁耕桑皆废矣。”帝悦。既而西部盗起,复徙提点刑狱。时朝廷将遣兵逐捕,奕条上方略,请罢勿用,而自计讨贼,不阅月可定。转运使张抟以为不可,宰相主抟策,数月不效,卒用奕议,悉降之。擢监察御史。亲祭北郊,燕人赵良嗣为秘书丞侍祠,奕白其长曰:“今亲卫不用三路人,而良嗣以外国降子,顾得预祠事,可乎?”长用其言,具以请,不报。阳武民佣于富家,其室美,富子欲私之,弗得,怒杀之,而赂其夫使勿言。事觉,府县及大理鬻狱,奕受诏鞫讯,皆伏辜。自何承矩创边地为塘泺,有定界。既中贵人典领,以屯田开拓为功,肆侵民田,民上诉,屡出使者按治,皆不敢与直。奕曲折上之,疏其五不可,诏罢屯田。加直秘阁、淮南转运副使。入为开封少尹。故时大理、开封治狱,得请实蔽罪,其后率任情弃法,法益不用。奕言:“廷 尉 持 天 下 平 京 师 诸 夏 本 法 且 不 行 何 以 示 万 国 请 自 今 非 情 法实 不 相 当 毋 得 辄 请 从之。迁光禄卿、户部侍郎。睦州乱,以龙图阁直学士知镇江府。寇平,论劳增两。还为户部。内侍总领内藏,予夺专己,视户部如僚属。奕白宰相曰:“计臣不才,当去之而易能者,不可使他人侵其官。”即自劾不称职。诏徙奕工部。袭庆守张漴使郡人诣阙请登,东平守王靓谏以京东岁凶多盗,不当请封。为政者不悦,将罪靓,奕言:“靓忧民爱君,所当奖激,奈何用为罪乎?”靓获免。未几卒,年六十,赠龙图阁学士。

(节选自《宋史•虞奕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廷尉持天下平 / 京师诸夏 / 本法且不行 / 何以示万国 / 请自今非情 / 法实不相当/ 毋得辄请 /

B. 廷尉持天下平 / 京师诸夏本 / 法且不行 / 何以示万国 / 请自今非情 / 法实不相当/ 毋得辄请 /

C. 廷尉持天下平 / 京师诸夏本 / 法且不行 / 何以示万国 / 请自今非 / 情法实不相当/ 毋得辄请 /

D. 廷尉持天下平 / 京师诸夏 / 本法且不行 / 何以示万国 / 请自今非 / 情法实不相当/ 毋得辄请 /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路是宋朝行政区划名,河北路地处北宋北部,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

B. 秩指年终考评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文中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职级别。

C. 工部,六部之一,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事宜。

D. 封指封禅,历代帝王都把封禅作为国家祭祀大典,封指祭天,禅指祭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虞奕善用策略,剿灭贼寇。西部出现盗贼,朝廷派兵追捕无效,最终采用虞奕计谋,降服了盗贼;睦州出现叛乱,虞奕因平定贼寇有功而加官。

B. 虞奕忠于职守,尽心履职。皇帝要去北郊祭祀,虞奕对秘书丞赵良嗣以降臣的身份陪同祭祀提出质疑,得到上级长官支持,此事得以上报朝廷。

C. 虞奕秉公执法,据实断案。阳武富家子对民妻欲行不轨,未遂而杀人,府县及大理官员受贿后枉断官司,虞奕接受诏命据实审案,涉案人员最终伏罪。

D. 虞奕仗义执言,奏罢屯田。中贵人以屯田开荒邀功,侵占民田,激起民愤,虞奕不顾前来查处的使者阻拦,上疏反对屯田,朝廷最终取消屯田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退即行,流民不以时还,则来岁耕桑皆废矣。

(2)计臣不才,当去之而易能者,不可使他人侵其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