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英国学者罗素也说“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关于同情 同情是人类道德的基本体现,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互助行为。拥有了同情,人在灾难来临,孤立无援之时,就有了一双强而有力的手支撑,让人可以依靠着这个走到希望的彼岸。 薄伽丘说过,对不幸的人寄予同情,是一种德行,确实地,在遭遇苦难的人面前,其他人相对而言就成了强者。当“强者”站在自我的制高点,俯瞰着这蝼蚁一般的芸芸众生,一种优越感就会油然而生。而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强者”能自发地产生一种去帮助他人的想法,就完全需要依靠其自身的修为了。品德的高尚与低劣也在此立马分晓。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仁者,爱人”,其中就包含着同情的含义。所以广义上说,《论语》中的各章节差不多都体现孔子的同情心;狭义上说,也可以从一些典型的话语中体现出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推己及人的态度,深刻反映了对他人的深切关怀。因此试想,当你处于弱势地位时,是否也不希望他人对你抱以冷漠态度,甚至落井下石加以奚戏嘲弄呢? 这也就引出了同情的本质内涵。同情二字,从字面上剖析理解,就是感同身受的情感。这不是一种高位者对低位者的恩赐、施予,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爱的理解和传递。在这种同情大爱面前,接受者也是有人格尊严的,给予者决不能因给予一些恩惠而自觉高人一等,妄图踩着这些底层人士的脊梁骨夸夸自耀。虽然有时接受者迫于生存压力也会无奈地接受这种同情,比如那些贫困学生,只因接受了一些企业家区区几千的助学金,就被要求戴着块牌子站在台上,以便让虚伪的企业家洋洋自得地向外人夸耀和展示他的丰功伟绩。在这种虚伪的同情面前,精神被烙印上了强烈的屈辱的痕迹。 同情作为一种美德,是一种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界限的大爱。但在同情心发挥作用的时候,请时刻不要忘记,对方是一个和你一样有人格有尊严的人,不要打着同情之旗而行侮辱之实。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年轻的乞丐,在地上铺了个卖铅笔的小摊。一天,一个商人经过,出于同情,买了一大把铅笔,但留下钱却未带走铅笔。因为他觉得这些铅笔还能让这个年轻人再赚一笔。但走出几步远后,他一想又觉不对,于是匆匆返回说是忘拿了铅笔,毕竟大家都是商人。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高级酒会,被一衣冠楚楚的人士致谢,此人竟是当年的乞丐,因商人的那句“大家都是商人”而发奋努力,现在生活改变重大。所以,对于身处困苦的他人来说,你举手投足间的一个小细节也足以改变他们的命运。正如马尔登所说,同情是你所能给别人的最佳礼物。 有同情心是好事,但是不能太过泛滥以致事非不分。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的故事想必也是耳熟能详,这也说明不辨真伪地滥用同情,只会让一些坏人钻了空子,同时更会危害自己。 愿每一个人都有真正的同情之爱,也愿这种同情之爱更加理性,富有真正的人情味。 【解析】 本文要紧扣“同情”一词,有些同学写了一篇精彩的故事,但和话题关系不大,有的理解成了“爱心”,有的理解成了“怜悯”,其实都和“同情”关系不大。“爱心”的含义较宽泛,如一些大企业家捐资修建大学图书馆甚至大学,就并不具有同情的因素。怜悯一词虽然和同情近似,但并不完全相同,这一点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在范文中有详细解释,在此不多说明。 很多同学也扣住了话题,但思路狭窄,一写就是路边的乞丐,或者是《感动中国》的几个人物,其实同学们认真阅读范文中的记叙文,会发现,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身边的人和事,更能打动人。如王江良的《天亮了吗》一文,写同学们都深有感触的事,但大多同学大都没有认真思考,一写出来,就显得发人深醒。记叙文最要紧的是要有详细的描写和刻画,如郭俊婷同学的《人类,不要吝惜你的同情之心》。另外,记叙文的写法也可以多样化,如构思一个精巧的故事,类似于小小说,如张佳宾的一杯牛奶,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还可以写成寓言故事,如《人类,不要吝惜你的同情之心》,描写细腻生动,唤起人们对小生命的爱怜与同情,可以软化人们日渐僵硬的心灵。 文章的思路还可以再打开一些,很多文学作品都表现了对人类深切的同情,如白居易的《卖炭翁》等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恻隐之心”,同情心。“端”,开始。这句话的意思是:同情之心是仁德的开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出自罗素的名言“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被折磨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两句话的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围绕“同情”来写自己的体验、认识。可以记叙“同情”立意下自己的经历、体验、事件、阅读过的作品,也可以发表对“同情”的看法,写成议论文。本次作文写作的审题难度不大,只要围绕“同情”来写就可看作符合题意。参考立意: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社会需要同情心;同情心是为人的基础;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准;同情不是恩赐和怜悯等。记叙文要能够体现生活的真实,通过细节去打动人;议论文要能观点明确,进行恰当的分析论证。所有文章都应该弘扬正能量,主题积极向上。结构思路,可以采用议论文的一般模式,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围绕“同情”这个话题,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出“什么是同情,即同情的本质是什么”的论点,然后分析论述“哪些人(事)值得同情,为什么”,如同情是对不幸的人的遭遇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可以结合白居易的《卖炭翁》《琵琶行》等分析,同情心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最后,表达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去同情。 【素材】 同情,是一种美。它不是居高临下的恩赐,不是装模作样的慈悲,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和谐的连结,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同等的情感流动。 同情不是一种炫耀、一种交换,而是一种与功利全然无关的情感享受。只有达到主客相投,物我两忘,天地间只有一个实际的行动,才能达到善行的顶峰。 同情的美是一种完善自我的崇高感,犹如一面镜子。人们常说,人应该有同情心。不能想象,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会没有同情心。因此,把同情心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去张扬,看来是极其必要的,在与被同情者的关系中,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这便是镜子的功能。 同情是一份礼物。有人为了求名而同情,而其中潜藏的欲望使他的礼物不完美。同情与功利无关,二是人最基本的一种感情。同情源自人们的善良与爱心。只有拥有爱心并且善良的人,在面对别人不幸的遭遇时,才会理解并心生同情而不会冷漠的离开。只有这样的人所给予的同情才是被同情者真正需要的,才会真正给他人带去温暖。而所谓同情也不是单单嘴上说的,必须要实践才能达到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市教育局中小学学生申诉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四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

(1)《晨曦》是我们文学社成员智慧的结晶,请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拜读,为这本书写篇序言。(信函)

(2)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9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3)因为我们的疏忽,发错了货物,表示抱歉。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我们将惠赠您一份小小的礼物,请您收下。(致歉函)

(4)本人热爱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自荐信)

(1)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一个世纪以来,在象形的方块字四处漂流的经历中,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作品的鲁迅,沈从文、老舍们,也绝不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的文字印证了别人的理论和体验,正是因为有他们的文字作证,我们才以可肯定地说,所谓“全球一体化”是一条千差万别的苍茫之河,在这个非人可料的历史洪流中,(       )。无论是昆仑山还是黄河,无论是基纳巴卢山还是霹雳河,都不会是生命和精神永恒不变的家园。无论是金字塔、万里长城、万神庙,都不可能________地为我们解决精神和情感的困惑。金字塔、万里长城。万神庙代替不了的生命体验,我们眼前这台万能的说英语的电脑照样还是代替不了,在有网络神话之前,人类已经有过太多太多的神话,“他们的历史”发生在“别处”,而“我们的历史”也正发生在“别处”。让我们用方块字记录下这________的一切,让我们用象形的方块字讲述自己的故事,并用这故事为自己留下生命的航标,在我们的前面已经有许多人这样做了,我们不过是把别人做过的事情_______地做下去。

1.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驾乘着自己方块字的木舟,四处漂流远离家园。

B. 我们远离家园四处漂流,驾乘着自己方块字的木舟。

C. 我们远离家园,驾乘着自己方块字的木舟,四处漂流。

D. 我们以方块字为自己的木舟,驾乘着远离家园四处漂流。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一蹴而就         铭肌镂骨         坚忍不拔

B. 一劳永逸         刻骨铭心         坚持不懈

C. 一蹴而就         刻骨铭心         坚持不懈

D. 一劳永逸         铭肌镂骨         坚忍不拔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兄弟》)

(5)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总结了士大夫之族师道不复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