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村舍 赵执信① 乱峰重叠水横斜,村舍依稀在若耶...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村舍

赵执信①

乱峰重叠水横斜,村舍依稀在若耶②。

垂老渐能分菽麦,全家合得住烟霞。

催风笋作低头竹,倾日葵开卫足花③。

雨玩山姿晴对月,莫辞闲澹送生涯。

注①赵执信: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②若耶:在浙江绍兴之南,是著名的风景胜地。③卫足花:据《左传武王十七年》记,其大夫鲍庄子,为人所谗,被齐君处以断足之刑。孔子说:“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取远观视角,从整体上对村舍风光做了描绘,展现论文重恋叠峰、河道纵横的山村风光。

B. “村舍依稀在若耶”将诗人所居山村的风光与若耶的风光对比,突出了山村风光的美好。

C. 颔联的上句表现了诗人的天真性情,下句既描写了山村的景色,也表现出诗人自得的心境。

D. “雨玩山姿晴对月”写诗人在山村游山,赏月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山村生活的喜爱,自然引出末句的议论。

E. 这首诗所写村舍之景有淡远朦胧之美,营造出一种空朦的意境,与诗人闲淡的心境恰好相合。

2.颈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BD 2.(1)写了初夏村舍周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避祸保全自身的感情。 (2)运用鲍庄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避祸全身、在生活中宁愿“低头”“卫足”以求保全自己的感情。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B项,错在“将诗人所居山村的风光与若耶的风光对比”。题中“村舍”,指诗人修建于故乡山东博山城东五十里的“红叶山楼”。诗人说,他的红叶山庄虽地处山东博山,风景之优美则仿佛如绍兴的若耶一样。诗人把他红叶山楼的风景比之若耶,可见这里富于山光水色。D项,错在“诗人在山村游山,赏月的活动”。“雨玩山姿晴对月”是说,雨中的山,烟雾空濛;晴夜的月,清幽悄悄,两者都呈现淡远朦胧之美。这句话是描写雨中山和晴夜月的景色,并不是说诗人“在山村游山,赏月的活动”。故选BD。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赏析诗人思想情感要从意象、意境、情感几个角度考虑。分析诗歌中某一联的思想情感,即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心境,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重视诗中哪些诗句带有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词语;二是诗中描述图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即抓住诗句中的众多意象,渲染了意境怎样的特点;三是关注注释暗示信息。回答本题首先要读懂全诗,精读颈联“催风笋作低头竹,倾日葵开卫足花”,这句话描绘了竹子和向日葵的形象特点,进一步写出诗人的心情,写他的自处之道:“催风笋作低头竹,倾日葵开卫足花”,这两句从字面看,描写了初夏村舍周围的景色。暖风吹拂,竹笋一天天长大,变成了嫩竹子。嫩竹子的笋箨尚未完全脱落,顶部枝叶也没有完全散开,因此迎风作低头之状。向日葵开了,那花很大,似乎俯视根部,自护其足。诗中“卫足花”用典故,笋变成竹子,向日葵开花,诗人何独着眼于竹之“低头”,葵之“卫足”呢?这自然象征了诗人一种心态:他自从二十八岁削职还乡,心中纵有许多牢骚,这个正直的诗人愈老而愈懂得避祸全身,他从忤世、傲世转而变成避世。他在诗中欣赏那“低头竹”、“卫足花”,正是自己在生活中宁愿“低头”“卫足”以求自全的曲折体现。由于能“低头”“卫足”,才换得心态安详,才能享受那一分闲澹、翛然之乐。综上分析,本题从诗人为避祸而保全自身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了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季弟,幽州人,后迁濮州。生而孤,肃之鞠育诲道,至于成人。性严重,有忠节。从兄李柬之将仕以官,辞不受,而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参军。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守怒曰:“曹掾敢如是邪?”承之曰:“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守惮其言。尝建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召见。神宗语执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他日,谓之曰:“朕即位以来,不轻与人改秩,今以命汝,异恩也。”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加集贤校理。又察访陕西,时郡县昧于奉法,敛羡余过制。承之曰:“是岂朝廷意邪?”悉裁正其数。迁集贤殿修撰,擢宝文阁待制,为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枢密都承旨,出知延州,入,权三司使。蔡确治相州狱,多引朝士,皆望风自折服。承之为帝言其险诐之状,帝意始悟,趣使诘竟。迁龙图阁直学士,恳辞,乞授兄肃之,曰:“臣少鞠于兄,且兄为待制十年矣。”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商人犯禁货北珠,乃为公主售,三司久不敢决。承之曰:“朝廷法令,畏王姬乎?”亟索之。帝闻之曰:“有司当如此矣。”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历应天府、河阳、陈、郓、扬州而卒。

(节选自《宋史?李承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肃之季弟    季弟:最小的弟弟

B. 肃之鞠育诲道  鞠育:抚育

C. 集贤校理    加:增加

D. 知延州      出:出京城

2.下列句式与例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例句:笆少鞠于兄。

A. 渐见愁被迫

B. 謇朝谇而夕替

C. 为仲卿母所遣

D.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对于原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承之独立性强,不求外援。本家哥哥李柬之想要直接给他个官职,却遭 到他的拒绝,后来他/是借科举考中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

B. 李承之做事认真,颏受赏识。曾经因建议免除百姓徭役而受到王安石的称 赏;熙宁年间,谈论制置司的倩况非常详细而受到宋神宗的恩赏。

C. 李承之纠察诸事,尽职尽责。担任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地区日常政务 及农由水利时发现郡县执法混乱,超标征敛赋税,便加以纠正。

D. 李承之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有商人违法为公主贩卖北方的珍珠,因涉及 皇族,三司一直不敢追究,李承之秉公办理,立即下令缉拿案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

(2)“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散文就是散文,何来快餐化

郭军平

时下散文领域有一些学人喜欢把那些精短类的散文称为“快餐化散文”,我实在认为不妥。

散文就是散文,何来快餐化。在散文前面冠以“快餐化”总感觉是对精短类散文的蔑视。持这种观点的学人无非就是喜好那些长篇大论的三五千字以上或者洋洋万言的散文,总认为这样的散文就是大散文,就是厚重、有分量、有历史责任感、有生命感悟力的好散文,就是耐人寻味、耐人咀嚼、流传百世万世千古流芳的好散文;甚至有些学人还极力指责批评各类报纸副刊的散文,称为其大都是些快餐型散文。这种狭隘散文观的错误认识,其实是严重缺乏文学常识的,是对散文创作领域的错误指导。

散文创作和其他文学体裁创作一样,都要反映生活,提炼生活,升华生活,指导生活,以其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为散文素材的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包罗万象的,大到天文地理,小到家长里短,中到国家大事,人物春秋,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在所有的文学体裁里,最有表现力的最能够表现生活真实的恐怕还是散文家族,散文其实就是所有文学体裁里的一个泱泱大国。自古及今,从中到外,几乎所有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文学大师们都有散文著作,更不用说许许多多的无名之辈的散文作者了。

散文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还不是因为其表现形式灵活,不像诗歌那样受到这样那样的约束。散文,名为散,顾名思义,放开之文,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所可写你自然可以洋洋万言,甚至几万言自由挥洒,无人嫌你长;无所可写你自然也可以几百字或者千把字来表现,也无人嫌你短。散文的质量高低好坏不能以长短来评定,评定散文质量的高低好坏最终还是以其是否有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表现形式为准的。

有些散文看起来短,但是却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打动着千百年来的无数读者。以中国古代散文来看,无论是《论语》的简短的对话体,还是孟子的论辩体,或者是《老子》的格言体,以至于到《荀子》《韩非子》《庄子》的学者体,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是因为其内容的长和短来确定的,而是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决定的。唐宋八大家,明清散文,甚至包括影响较大的《古文观止》里所收录的所有散文,哪一个不是依照这样的标准。如果要按照有些学人的标准以字数来论短长,这些岂不都成了快餐散文,如果给它们加上快餐二字,岂不是对他们的亵渎和不尊吗?

古代散文是这样,那么现代散文呢?像鲁迅、郭沫若、巴金、胡适、周作人、冰心、郁达夫等他们的精美散文何尝是以长篇大论独领风骚的,恰恰相反,他们的散文大都很精短,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因此才成为后人们不断学习和借鉴的范本。特别一提的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有一个观点就是“力求散文精和短”,并且他也是追求“散文精和短”艺术的实践者。那么外国散文家呢?像培根的哲理散文、蒙田的随笔哪一个是因为长篇大论而驰名中外的呢?因此,散文的长并不标志着思想容量大,艺术性强;散文的短也不标志着思想内容贫乏,艺术性弱。有些散文的长反而让人感到啰嗦、乏味、无聊;而有些短,反而让人感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因此,散文的写作尽可以依照真情真性真识来写,没有必要以文字的长短来确定其艺术价值的高低。朱自清的《背影》既不华丽,内容也不长,但是却登上了散文的高峰,指引着散文的创作。如果以字数长短来评价,岂不是连朱自清这样的大家的文章也成了快餐化散文,这真是对散文的亵渎,对大师的污蔑。

散文本来就是不拘形式、自由灵活的一种文体,大师们可以写,无名作者就是老百姓也可以写,“以吾手写吾心”,自由倾吐,自由抒发,何来那么多的规矩,何必规定这样写、那样写。东指点,西指点,好像他就是散文大师一样,其实让他自己来写,也不见得就比谁高明。所以,要让散文创作繁荣,还是应以一种包容宽宏的视野来看,不要随便框定形式,框定名词,随意贬低报纸副刊上发表的各类散文;毕竟报纸副刊上的散文无论艺术性还是思想性,其实都是很不错的,去掉“快餐化”的贬称,恢复散文就是散文的称呼。

(选自《新华副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快餐化散文”是对精短类散文的蔑视,其判断标准是错误的。

B. 散文素材广泛,因此,根据不同素材进行写作,就会出现形式长短的不同。

C. 散文只关思想内涵和艺术性,与长短无关;散文的质量是以真情真性真识来决定的。

D. 散文创作的繁荣容不得一些批评,要多包容,多鼓励,才会出现精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2段用充分的事例说明有些学人提出“快餐化散文”观点的基础,为下文批驳打下基础。

B. 文章第3段作者宕开一笔,阐述了散文文体的本质特点,在第4段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论证做好铺垫。

C. 文章第5、6段分别分别从古今中外著名散文家的写作实践来谈论这个道理,显得论证严密,无懈可击。

D. 文章第7段提出了散文写作的依据,这与作者最后一段的论述某些方面有些矛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文前面加一个“快餐化”是对散文的贬称,文章呼吁去掉,不要乱扣帽子,如果这样,不利于散文的繁荣。

B. 散文的长与短无关质量的高低,所以我们不能以散文的长和短来评价散文的高低。

C. 如果依照作者提出的观点,那么长文章里可能也有劣品,短文章里可能也有精品。

D. 文章呼吁去掉“快餐化散文”名称,其实是为短文章张目,不利于散文向深度厚重开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微信微博;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现在与过去对比,会引起我们许多联想和感慨。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明确文体;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夜郎自大,井中之蛙,见树木不见森林,突显了自我封闭的严重危害。

材料:团结    退步     失职

众人划桨开大船      前怕狼后怕虎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孤掌难鸣      得过且过       裹足不前     独木难支       畏首畏尾    敷衍塞责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正文,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毕业生。我谨向您呈上我的个人资料,请你拜读。

我即将走完四年的求知之旅,我相信我的能力和知识正是贵单位所没有的,我真诚企图能为贵单位的明天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21世纪呼唤综合性人才,我个性开朗活波,兴趣广泛;思路开阔,办事沉稳;关心集体,责任心强;待人和气一团。

亲爱的领导,如果能录用我,将是我的荣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