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微信微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微信微博;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现在与过去对比,会引起我们许多联想和感慨。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明确文体;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 如果说经济的主体是物质丰富的创造,政治的主体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的主体则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保障;传统文化则是民族的认同与归属。然而,在一个人心愈发浮躁功利化的社会,文化俨然成为一种奢侈品,似乎给人以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因此,我们应该重建文化家园,解决精神的归宿与寄托问题,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须要求。 文化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归宿。泱泱大国,不曾断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在这曲折迂回但又不曾断流的文化潮流中,我们有着无可比拟的传统建筑,我们有着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着修身养性的史书典籍。我们可以游故宫,览皇家王室之恢宏;登长城,观群山环抱之雄伟;赏园林,品江南水乡之柔情;我们可以包饺子,盼游子归家之团圆;赛龙舟,思爱国屈原之情怀;插茱萸,念异乡亲友之安危;我们可以吟唐诗,赞平仄音韵之美妙;诵宋词,叹国家兴亡之苍茫;读小说,慨人生命运之起伏……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徜徉,我们乐此不疲,流连忘返。传承悠悠大国之风范,继承光辉文明之伟大,不断地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才能不断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文化虚无,是对民族文化的否定,是信仰的坍塌时代的悲哀。大文豪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曾批判过对文化的不正确做法。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既充满梦想又不乏困惑的时代;这是一个抛弃传统,丢掉根本,一味奉行“民族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时代;这是一个崇洋媚外,一切都是外国的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正在割断自己的精神血脉,努力把自己打扮成老外的时代,这种虚无主义盛行、缺乏信仰的时代,它正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研究生考试出现的问题,就能理解。中华文化强调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仁者爱人”等等思想。这些思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滋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血脉,深深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基因中,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材料内容中信封信纸、笔墨纸砚、书香墨宝,代表的是传统文化;飞信微信、鼠标键盘、手机电脑是现代科技。这则材料实际上引导我们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现在与过去的对比。(1)可以从“守住传统文化”的角度立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看来,传统文化不能丢,应该坚守。(2)可以从“没有发展便没有一切”的角度立意。如果一味抓住传统文化而不知变通,势必会造成畏步不前的情况。因此,要注重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3)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来谈,既要注重传统文化,又要重视科技发展,两者并不是水火不容,矛盾对立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夜郎自大,井中之蛙,见树木不见森林,突显了自我封闭的严重危害。

材料:团结    退步     失职

众人划桨开大船      前怕狼后怕虎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孤掌难鸣      得过且过       裹足不前     独木难支       畏首畏尾    敷衍塞责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正文,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毕业生。我谨向您呈上我的个人资料,请你拜读。

我即将走完四年的求知之旅,我相信我的能力和知识正是贵单位所没有的,我真诚企图能为贵单位的明天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21世纪呼唤综合性人才,我个性开朗活波,兴趣广泛;思路开阔,办事沉稳;关心集体,责任心强;待人和气一团。

亲爱的领导,如果能录用我,将是我的荣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改革开放见证着我国铁路的发展。改革开放加快了铁路建设的节奏,拉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这是个                    、共同成长的过程。在40年          的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经过中国人民                   ,开拓创造,中国的发展浩浩荡荡,不可阻挡,我国铁路也逐渐由牙牙学语的稚童成长为能够              、意气风发的少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长到2017年底的12.7万公里,路网的现代化建设一日千里。自从我国“八纵八横”高铁运营网已初步建成,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快、速度最高的国家以来,我国的铁路发展事业今世人惊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下一个40年里,我们必将迎来更伟大的新跨越、新辉煌!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而且铁路飞速发展,又进一步使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了

B. 而且加快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又进一步使铁路飞速发展了

C. 反过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又进一步促进了铁路飞速发展

D. 反过来铁路飞速发展,又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步伐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相辅相成    波澜壮阔    筚路蓝缕    独当一面

B. 相反相成    波澜壮阔    筚路蓝缕    独立自主

C. 相反相成    声势浩大    栉风沐雨    独当一面

D. 相辅相成    声势浩大    栉风沐雨    独立自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从“八纵八横”高铁运营网初步建成,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快的国家以来,我国的铁路发展事业令世人惊叹。

B. 自从我国初步建成“八纵八横”高铁运营网,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以来,我国的铁路发展事业令世人惊叹。

C. 自从我国“八纵八横”高铁运营网初步建成,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以来,我国的铁路发展事业令世人惊叹。

D. 自从“八纵八横”高铁运营网初步建成,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快、速度最高的国家以来,我国的铁路发展事业令世人惊叹。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自然的循环法自比,表示自己虽辞官,仍关心国家命运。

(2)李商隐《锦瑟》中,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并且当时就不太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江中清冷月影烘托江边送别、举酒难欢的惨淡氛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芭蕉 郑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咏春笋 杜甫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郑诗前两句,以比拟的手法,写出了芭蕉叶叶递生、生生不息的情状,为后文的抒情作铺垫。

B. 郑诗第三句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将情具体化,表达了相思之情的悠远缠绵,无穷无尽。

C. 杜诗前两句,用几近夸张的笔法,描绘了春笋生机勃勃、繁密满林的生长态势,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D. 郑诗由描写到抒情,情感正面点出;杜诗由描写到叙事,但仍以抒情为内核,情感含而不露,恰到好处。

2.两诗的末句,一“怨”一“嗔”,字面意思相近,但表达的情感和艺术效果实则大相径庭。试结合诗句作比较鉴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